【灼见】国羽长征路崎岖/许元龙

我国羽毛球队总体表现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羽总衮衮诸公有何长远的培训计划?众男女队员是否有信心在各国赛会与杯赛中,拿出优越的战果献给国家与支持者?
我国羽毛球员出征各国赛项、大师赛、亚锦赛及亚州杯、全英赛、世羽总决赛、汤杯、尤杯及重点奥运赛,表现多乏善可陈。
负面战果排山倒海
我们作为赛会全力支持者,很多时候都让华文报的精典字句所震撼,如某男单、某女单、男女单双或混双,男单强人李梓嘉、黄智勇、男双谢定锋与苏伟译、吴世飞与诺伊祖丁、王耀新与张御宇,女双陈康乐与蒂娜,及混双陈堂杰与杜依蔚,在预赛、复赛、16强、8强……一轮游、某球员止步、某国赛会男女全军覆没。这排山倒海的负面战果,真的令我们不想观看前段赛会,免影响我们的观赛情绪,甚至不想观看其余的赛会。
当然,观赏球赛不止是为支持国羽而来,其他各国优秀运动员精彩优越表现,也是羽运爱好者不可错失的重中之重,每场皆不会错过。他们的卓越表现,也是给国羽选手一个学习提高技术与临场心理状况的机会。
当今世界羽坛是新人辈出,优秀的男女运动员真的是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而积极参与羽毛球运动的国家,除中国、印尼、日本、韩国、丹麦等传统强国外,在后穷追不舍的印度、泰国、香港、台湾等及各别优秀选手,也皆有能力在各国赛会与杯赛中分一杯羹,而且很多时候,是以黑马的姿态一黑到底,杀入决赛而夺冠。
我国早年曾是羽毛球王国,夺过5次汤杯,而最后一次在1992年强势夺得汤杯,从此就在此杯赛中交了白卷(2014年晋决赛却失利),而男单李梓嘉及男双数年前夺得世界冠军而“名成利就”风光一时后,便飘浮不定的乏善可陈。而谢苏这回夺得全英杯亚军,也算是给国人有个交代。
得奖球员昙花一现
我国羽毛球运动员明显是青黄不接,仅依靠一些旧将撑大局,这问题是出自羽总、教练或球员本身?为什么一些球员在夺冠之后,便不再有所突破,飘浮不定的输多胜少呢?这种球员昙花一现的现象,真值得羽总衮衮诸公关注。
羽坛猛将李宗伟语重心长表示,为了专注备战2024年汤尤杯赛,选手们近期应远离让交媒体,以免干扰训练。李忠言逆耳,国羽选手听到了吗?
国羽远征汤尤杯及争取巴黎奥运门票,其胜算如何?男女球员是否皆抱着背水一战的心态参战?让国人拭目以待吧!
国羽长征路崎岖,战场没有捷径、也没有幸运之神眷顾,大家只有全神投入战役,才能取得好成绩,给国人一个交代。
杨巧双:勿急于求成 职业球员不易当

(吉隆坡9日讯)青年及体育部长杨巧双提醒我国羽球选手,若有意朝职业化发展,不应急于求成和企图走捷径,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李梓嘉。
她指出,并非所有选择转当职业球员都能如愿获得稳定的赞助支持。
“有时候这些赞助看似来得容易、回报也很诱人,但其实并不会持久。一旦世界排名下滑,赞助商往往就会撤离,届时选手也会陷入求助无门的困境。”
她指出,职业选手在争取赞助时需靠自身的努力,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李梓嘉那样成功,因此不要轻易跟风。
自2022年脱离大马羽总后,李梓嘉曾赢得2022年亚洲赛冠军并在2024年巴黎奥运夺得男单铜牌。
另一对离队后表现突出的组合是男双吴世飞与伊祖汀,自去年8月离开羽总后斩获4个世界巡回赛冠军,目前高居世界第二。
近期,大马头号女双陈康乐与蒂娜的未来也引发外界关注。有消息指出,两人尚未与大马羽总续签今年1月到期的合约,盛传他们正考虑脱离国家队。
杨巧双也提醒包括企业在内的赞助单位,一旦选手在赛事中取得佳绩,应履行先前作出的承诺。
她也呼吁职业选手若在赛场收获奖金,包括通过国家体育奖励计划(SHAKAM)所获的奖励,可回馈部分资源,用于栽培本地年轻羽球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