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奥米克戎情人节/周若鹏

每日确诊数字在短短一周内破两万,总有些男人在心里偷笑:“亲,为了健康,不如取消情人节烛光晚餐,改成打包云吞面吧!”

潜在病例料更多

这波奥米克戎的两万,和去年的两万多少有些不同。首先,我的感觉是四面楚歌,每天都听说朋友同事确诊,虽无数据支持,但我估计潜在病例比两万多太多。尽管如此,比起去年我倒不觉得那么担忧了。虽说每日确诊数字高,但重症病例锐减九成,死亡病例更少。在没有其他显著变数影响下,可推断一大原因是八成人民已接种两剂疫苗,还有四成打了加强剂。

卫长凯利鼓励大家尽快打加强剂,卫生部的立场本来是提倡混打疫苗的,但民间居然出现科兴胶。科兴特许经销商发马制药公司引用耶鲁大学的数据,说混打辉瑞所产生的免疫力较低(但没定义怎样才算“低”),而“95%接受三剂科兴疫苗者产生更多抗体,比接种两剂者的3.3%多”。若你单看数字会觉得科兴是仙丹,但你看仔细一点,它并不是在比较科兴和其他疫苗,而是科兴本身三剂对比两剂,证明三比二多罢了。

凯利后来也向科兴胶妥协了,容许人民选择牌子,总之有打好过没打,反正三的确比二多,希望能尽快提高加强剂接种率。顺便一提,他日前发布了的一些数据让我有点纳闷:华人八成已接受加强剂,印裔五成,马来人还不到一半。呃,为什么连这也要考量种族呢?我十分欣赏凯利,有时会忘了他毕竟是巫统要员。

曾有专家估计奥米克戎也许是上天赐予人类的圣诞礼物,它传播快、病情轻,或能迅速达成全人类的群体免疫,这样的预测准不准只能交给时间来证明。目前欧洲已逐渐把防疫限制放宽,甚至连口罩也免了,马来西亚迟早也会这样发展。

“亲,如果今天的云吞面,要你用一辈子的和牛来还,你还敢说云吞面吗?!”的确有一些情侣取消情人节外食,但据餐饮业受访者反馈,影响不大,情人节订桌量还是很高,看来大家都学会保持谨慎的乐观了……其实我哪在乎情人节,估计柔佛州选的投票率也不会受疫情影响吧!我们真不能让他们完胜啊!

反应

 

保健

冠病得过一次就不怕了? 病毒仍暗藏着未知数…

报道|游燕燕   图|Pixabay

你现在还会查看冠病病例的最新数据吗?
你现在还会因为身体稍微不适做自我检测吗?
你现在出门还会戴口罩吗?

如果你的答案全都是“不会”,那证明你的生活已经恢复了疫情前常态,但你并没有做到“与病毒共存”这件事。所谓的“与病毒共存”并不是放弃防疫,相反的,我们必须抱持谨慎的态度持续做好防疫措施,确保永远存在的病毒不会再对全人类构成致命威胁!

别天真了,病毒是不会完全消失的!新加坡近日发布的感染人数上升数据逾30%病患二度感染;马来西亚4月2日至8日的确诊数据为4574宗,平均每天增加653,而且是上升趋势,无疑就是最重大的警惕!

众所周知,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是由SARS-CoV-2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简单来说,病毒就是源头,而病毒是永远无法消除殆尽的。

本地传染病资深顾问医生拿督曹定思解释,尽管冠状病毒与导致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的冠状病毒在基因上相互关联,但却是不同的病毒,冠状病毒在某程度上更难搞!

保护群体被忽略

“目前疫情看似受控制了,但我们相信仍暗藏危机。冠状病毒已经肆虐了3年,为什么它无法完全被消除?主要原因是动物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病毒储存和传播宿主,这意味着病毒将永远纠缠着人类,而且毫无止境地繁殖和变异,难以除根。”

在“后疫情时代”的今天谈“病毒未死”并非是要引起恐慌或老调重弹,而是要提醒人们真相不能逃避,唯有接受才能应对。当大部分人如今仿佛回到疫情前的生活常态时,却忽略了一小群需要被保护的群体。当然,也许该小群体也忽略需要被保护这回事。

上述小群体指的是60岁以上年长者、慢性疾病患者以及未接种疫苗者,也就是高风险感染群。
曹定思语重心长地提醒,尽管他们只是一个小群体,但万一被感染,他们较容易出现重症,在治疗过程中会有生命危险,而且病毒也会扩散传播。

病毒变异难捉摸

病毒变异是最令人头痛的一件事。当病毒在人类细胞中复制时,它会不时发生变异,以致其状态非常不稳定,令科学家和医疗专家难以捉摸。

她以冠病目前最新变种奥米克戎(Omicron)为例。奥米克戎引发的症状都是轻微温和的,以致多数人认为“反正症状轻微,要来就来吧!”,但问题是,症状温和并不意味着不会引起严重问题,即使是科学家或医疗专家也无法预知奥米克戎接下来的变异情况,更无法预知感染者被感染后的症状轻重程度。

“在无法预知和掌控病毒趋向的情况下,民众应该持续做好防范措施,政府也应该持续监控,避免变异病毒再造成另一波危害。”

施打疫苗无效?
看数字说话!

在政府采取鼓励措施推动下,我国大部分民众现今已至少接种了两剂疫苗,但依然有一小部分群体还未施打加强剂。

曹定思认为,该群体抗拒打加强剂可能有两大原因,一是受负面报导和假消息的影响,二是抱持接种了疫苗还是会确诊的心态。

“自从疫情爆发后,网络充斥着大量相关的负面新闻和假消息,像是打疫苗引致死亡、心脏病、中风、瘫痪、记忆力变差等等,引起了大众恐慌,这些说法都太偏激和毫无科学依据。如果打疫苗真的会导致死亡,为什么这两年半以来大部分人接种了疫苗却没发生大量的死亡案例?再来,根据数据显示,这段期间的心脏病和中风病例也没有暴增,比起疫情前,病例并没有特别增多。

“确实有少数人在打疫苗后经历心脏病或中风,但很多人便马上把矛头指向疫苗,没想过患者原本就有潜在疾病风险的可能性。至于记忆力变差,这跟年纪增长和生活忙碌也有很大关系。”

预防严重症状

至于第二点提到的心态问题,她强调,民众必须搞清楚,打疫苗不是为了预防确诊,而是预防确诊后出现严重症状,并提醒民众勿听信毫无科学依据的消息。

感染病专科医生洪萍萍补充,也有些人觉得自己被“骗”了,本来说只要接种一剂疫苗,后来却越打越多。她认为,这是因为人们对科学和医学的常识不足。增加疫苗接种的次数不是说打就打的,而是经过数据分析和科学研究证实的。冠病并非是第一种需要重复接种疫苗的疾病,像禽流感也需要常年施打疫苗。

“也有人认为,冠病康复者已经有抗体保护就不需要打疫苗或加强剂。但根据数据显示,康复者的抗体会随着时间逐渐下降,再加上病毒一直变异,体内抗体是否还奏效也是一个未知数。因此,康复者仍需要接种疫苗或加强剂来提升抗体,尤其是高风险群体。”

鼓励施打加强剂

政府宣布第二支加强剂开打后,民众纷纷质疑是否有必要,而实际上愿意打第二加强剂的民众并不多。对此,曹定思解释,科学家经由数据发现,60岁以上或患有慢性疾病的群体在6个月后会出现抗体下降的情况,而且确诊后发展成严重型症状的机率增加,因此才鼓励高风险群体施打第二加强剂。

“至于是否需要长期重复施打疫苗,目前暂时没有新消息,科学家需要时间进行数据分析来证明和支持重复打疫苗的必要性。”

别对冠病掉以轻心
自我检测很重要!

根据早前官方的冠病数据,全国病例最近已下降到似乎足以令人安心的水平,一些人已经开始跟口罩说“拜拜”,更多人也不再做自我冠病检测。然而,病例真如官方数据所显示般那么乐观吗? 不是,近日反弹就是一个大警告!

并非是指早前的官方数据是假的,而是当人们不再做检测,数字自然会下降;即使有做自我检测,但检测结果呈阳性却没有上报,数字当然也会下降。

洪萍萍指出,奥米克戎的症状较轻微,很多人已不再做自我检测,也许他们自己也不想知道结果,反正只是轻微症状也不会有危险;但要是做了检测且结果呈阳性,他们就会犹豫要不要出门,不出门就不能工作,对收入造成影响。

“因此,我们认为病例并没有真的在减少,真实数字很大可能比官方数字更多。”

自我检测3好处

曹定思鼓励民众即使出现轻微症状也应该做自我检测,并列出检测有3大好处:

第一,    及早发现自己确诊,时时留意血氧指数和身体状况,一有异常马上就医。
第二,    对身边的人负责,避免感染年长的家人、孩子、朋友、同事等等。
第三,    属于高风险群体的确诊者可以在被感染的5天内服用一种抗病毒药物,预防症状发展成严重型,而且对长冠病也有一定程度的减缓作用。这类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示下服用,全马几乎每间政府和私人诊所和医院都有免费提供。

不要以为确诊只要经历一场伤风感冒就没事,别忘了还有长冠病这回事!目前,就连科学家或医疗专家也还摸不透长冠病症状,也还没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做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的长冠病患者会容易感到疲倦,维持长达3至6个月;也有少数患者需要服用抗忧郁药物。

提升长冠病机率

“有数据显示,如果一个人重复感染冠病,其患上长冠病的机率会随着提升。由于长冠病一般都是精神不好、长期头痛、长期胃风等等症状,这些问题也可能是因为年老或压力大所致,所以基本上是很难诊断的,严重的话也可能会影响心理健康。所以,最好就是做好防范措施避免确诊,若确诊了就要密切观察,并及早寻求治疗。”

洪萍萍劝诫民众不要对冠病病毒掉以轻心,尤其建议高风险群体施打加强剂,并在人群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地方戴上口罩,最好是尽量避开人群多的地方。此外,一旦出现轻微症状应马上做检测,若结果呈阳应马上就医。

骨痛热症病例上升

“好不容易全球才刚进入缓解期,各国的医疗系统和经济都需要一段时间来复原,目前大马还未处于复原状态,我们的医疗系统和经济已无法再承受另一波病毒灾难。最近,槟城就爆发了严重的骨痛热症,病例上升了2000%。

“要知道,世界上除了冠病以外,还有许多疾病需要医疗系统的支援,如果再爆发另一波疫情,相信我们的医疗系统会很快崩溃。因此,防疫措施不能松懈,让我们‘让路’给所有医疗人员和资源关注其他严重疾病,避免患者因延迟治疗导致病情恶化以致死亡。”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