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宗教化政治里突围不易/胡逸山博士

自马来亚独立,及后来马来西亚建国以来,族群政治一直占据本地政治主轴;在绝大多数时候,这也被看成是此消彼长的政治游戏,唯有其他族群的“你死”,方有一个族群的“我活”。

这种激烈的族群政治博弈,蔓延入经济、文化、教育等地其他生活领域里。一些族群寻求唯我独尊,另一些则宁死不屈,族群关系长期处于紧绷、一触即发状态。多年来也有一些见过世面的有识之士,寻求摆脱族群政治的枷锁,迈向多元或超越族群的政治运作。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有点成效,否则就不会促成了2018年及去年底相对具有进步与多元思维的党派得以上台参与执政。但在本地绝大多数选民仍然具有浓厚族群意识的大前提下,族群政治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本地政治运作里的中流砥柱。

在宪法里,马来族裔的定义除了习惯性地实践马来风俗习惯以及以马来语为日常用语外,也包括必须信仰回教。这也意味着,在马来族裔的政治社会认知里,是包含着相互牵连的种族与宗教元素,这一点与本地其他族群不同。

强调种族宗教元素

因此,绝大多数以马来族裔政治权益为基础的政党,就必须同时强调种族与宗教元素,但在实践起来时,在不同时段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就相对地更突出其中一个元素。例如巫统,在绝大多数时候是以种族元素为主,宗教元素为辅;而与巫统分庭抗礼的伊斯兰党,则以宗教元素为主,种族元素为辅。

但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以至至少90年代初,随着伊朗宗教革命而掀起一股高潮的全球回教复兴运动的兴起,巫统为求得以伊党在政治上一争高下,就更为积极地主打宗教元素,所以才有当时的首相敦马哈迪医生选择重用之前在回教学生运动里蜚声国际的拿督斯里安华,来企图重振巫统雄风的做法。

而在马哈迪与安华交恶后上台任相的阿都拉,因为自身的宗教理念较为浓厚,也曾尝试提高巫统的宗教元素。而另一边的伊党,在离开希盟的前身民联后,也开始更为突出自身的种族元素形象,以寻求获得更广泛的马来族裔支持。

宗教复兴席卷世界

端看世界的社会文化形势演变,尤其土耳其、印尼等人口以回教徒占大多数的国度里,传统上崇尚中庸、尊重多元的政治力量正逐步衰退,被坚持宗教至上,且独尊一教的政治力量所侵蚀、取代,可以看到又一股宗教复兴浪潮正在席卷世界。

本地也未能置身度外,如去年底的大选里,所谓的绿潮不但在马来半岛北部与东北部州属赢得多个议席,甚至在西部与南部也大有斩获,且城、乡都有所得。伊党赢得空前数目的席位,几乎占了绿潮席位里的三分之二,也是巫统所赢得的议席的翻倍。

所以,在可见的未来里,主导本地政治运作的马来政治里,宗教元素应该会扮演着比种族元素更为突出的角色,这对于即将来临的6州州选也将有着重大的影响。

主导当下联邦团结政府的希盟,坦白说无论如何努力也还是很难获得哪怕只是双位数巴仙率的马来选民支持,所以只有靠着友党巫统来重振当年获得大多马来选民支持的雄风。但被党争内斗缠身不断的巫统,目前能够搬山台面主打的政治主张,也还是以种族元素为主。

在当下整个主流政治气候,看来是要对比政治分野里哪一边更为具备宗教元素号召下,这种希盟的进步多元加上巫统的种族元素的组合,要对垒宗教元素浓厚、种族元素不弱(有土团党的加持)的绿潮国盟,可能得要加倍努力方能有所突围。

反应

 

政治

袁怀绍:为公众利益声援纳吉 土团伊党关系不变

(八打灵再也9日讯)土团党对伊斯兰党大力声援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的行径,不觉得有任何的问题,指毕竟声援纳吉集会是涉及公众利益。

对1MDB立场一致

土团党最高理事袁怀绍澄清,两个盟党关系依旧。尽管国盟领袖出席周一在布城司法宫举行的声援纳吉集会,但是他们对于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1MDB)丑闻的立场,始终一致。

他强调,国盟领袖参与声援纳吉集会,是因为纳吉附加谕令的课题,涉及公众利益。

“我认为伊党与土团党的关系,与集会的课题无关,因为赴会的国盟领袖关注的不是身为巫统政治人物的纳吉,而是他的处境,他们促政府为‘不诚实行为’负起责任。”

“当今大马”引述袁怀绍的谈话说:“政府对(附加谕令)是否存在的问题,拖延了近1年。国盟领袖的立场是基于维护正义并尊重君主机构。

“我们出席集会,反映我们对公共利益和法治的广泛关注,我们在这一问题上是一致的。为什么会有(与伊党的关系)问题?”

捍卫元首谕令

此外,土团党宣传主任顿费沙相信,土团党和伊党关系依旧,因为参与集会都是为了捍卫国家元首的谕令。

“为什么会有问题?两党都是为了元首谕令而集会,这没有课题。只是集会由伊党组织而已。

“为何会举办集会,这是因为政府对附加谕令没有所为。

“所以不存在问题。土团党和伊党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捍卫元首的谕令和联邦宪法。”

他认为,不同之处在于巫统,巫统现在分成了原来的巫统,以及称之为“巫统加行动党”(UMDAP)的派系。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