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官商“勾结”有多重要?/霍咏强
“官商勾结”一词长期被贴上负面标签,往往被定义为“政府或官员偏袒特定企业集团输送利益”,与封建时代的贪腐、权钱交易相联系。然而、在国际贸易时代,官与商同时代表着国家和地区的关键利益,两者同样需要高度合作来确保经济发展,尤其在全球化和跨域竞争的形势下,如何领先于其他地区的对手,官商民之间的关系就更变得更微妙。
眼前就有一个好例子,长和集团“卖港”遭遇的困局从何而来?
这次出售卖港口业务,所有人都明白是地缘政治支配所导致,是政商交缠的最佳例子。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前已指控中国通过长和控制巴拿马运河,扬言将“收回”巴拿马运河。美国务卿卢比奥指称“中国可以在台海或其他地区发生冲突时,利用这些港口作为军事行动的前哨基地”。
在美国施压下,巴拿马早前宣布不续签“一带一路”。上月,有两名律师在巴拿马提出诉讼,指出长和子公司“违反宪法多项规定”,连巴拿马司法部长都强调要重新审查长和在当地两个港口的经营权。
触发中方危机意识
于是在逃避政治风险的前提下长和出售港口,却又忽略中美对峙局面下,港口业务巳经充满战略味道,售予美国基金触发了中方的危机意识,尤其是在美国宣布准备向中国商船入港征收大额附加费的形势下,极有可能严重损害中国利益。
当舆论正在沸沸扬扬地讨论谁是谁非之时,竟发现港口问题并不是从巴拿马开始,却又和长和有关。2023年8月美国海军一艘滚装船,准备停泊波兰的格丁尼亚港卸货,向乌克兰运送坦克、装甲车、直升机等乌克兰急需的重型武器,并要求临时借用长和营运GCT港口的部分码头。但是,当美军无法确认“暂借多久”?而GCT又发现原来美军准备使用的BCT,其实仍有足够位置缷货,于是就拒绝了这个要求。
这件事原来也没有受关注,中国《人民日报》甚至在9月初撰文盛赞和波兰的经济合作,令港口营运大为改善。但政治干预再度发功,半年后,波兰政府介入调查港口拒泊事件,并质疑长和是在受中国政府的干预下,拒绝美军借用港口,甚至视之为支持俄罗斯,同时也成为美国以此为证据,认定香港公司也必定受中国政府控制,不复自主,必须听命。咦,长和的身分突然又改变了?
另一项关键的变化,是在这半年时间里,波兰发生了什么事情?换了政府。
2023年12月波兰大选,原来执政的法律与正义党虽然在大选中得票最高,嬴得最多议席,但却因为未能过半,反对党趁机组成联盟取得执政地位,曾担任欧洲理事会主席的图斯克成为波兰总理,这个打着反对援助乌克兰而取得执政地位的反对联盟,上台后却摇身一变,紧跟欧盟政策,成为美国和乌克兰最忠实的支持者。
美选举企业变金主
连串的港口事件同样令人感到狐疑又慨叹的转折,起因竟然是“长和听从了中国的指令”?谁是谁非要留待事态发展,但是事件中的最大启示,是官商“勾结”已经变成必然,并带着强烈的战略意义;或者说,无论是小商户或是跨国企业,要嘛受关税的突然冲击,要嘛被列入制裁名单,甚至怀疑经营动机,被迫出售业务。
尤其以美国为首,官商勾结是重要的国家工具,政权本身就有强烈的资本背景。选举时企业化身为金主,通过对所谓非政府组织的中介政治组织,向议员代理人提供无限量支持,干预选举,政客当选后对金主毫无掩饰的政治酬庸。
在政策上,硅谷科技巨头与国防部的合作、例如AI军事化应用、联邦政府对特斯拉的税收优惠,显示美国的“官商勾结”早已超越党派之争,成为维护全球霸权的核心机制。
正如多年前法国阿尔斯通被美国“长臂管辖”肢解的教训所示,政府未能在关键时刻支持深度绑定的战略性企业,往往在国际竞争中沦为牺牲品,所以,恐怕长和“卖港”协议还是充满变数。
李嘉诚长和集团拟卖港口 中方要管 审查期可能半年

李嘉诚
(香港30日讯)香港长和集团拟出售港口业务给美国公司。根据中方法规,只要对中国市场竞争产生重大影响,中方就有权审查。一旦进入审查,期限为180天,但也可能延长。审查结果可能是“附条件批准交易”或者“禁止交易”。
长江和记4日公告,拟将旗下一系列港口业务出售给美国贝莱德集团(BlackRock)主导的买方财团——贝莱德-TiL财团,总价格为227.65亿美元。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3月28日回覆媒体表示,注意到长和将与美国贝莱德签署巴拿马港口的交易协议,将依法进行审查。
财经杂志29日发文指出,根据中国的反垄断法,只要跨国交易构成经营者集中,而经营者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达到申报标准,则该交易需要向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即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进行申报,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大成律师事务所分析,取得控制权或能够施加决定性影响的经营者为申报义务人,在此交易中,贝莱德-TiL财团是本次交易的申报义务人,其他交易方则需予以配合。包括罚款在内的未依法申报的法律责任主体也是贝莱德-TiL财团,而非长江和记。
报道引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从公开信息看,交易双方与监管机构可能“在沟通但还未申报”。
他说,因为这笔交易的买方是资产管理公司,透过基金投资和管理,而非直接进行市场交易,其在中国境内的年营业额很可能未达到反垄断申报规定中的人民币8亿元。
不过,无论该交易是否符合必须申报的条件,根据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仍然可以审查那些未达到申报标準、但可能对中国市场竞争产生重大影响的桉件。
这名人士指出,在本交易中,由于航运和进出口的地域市场是全球市场,中国市场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如果全球市场竞争受影响,那么中国市场必然受到影响,受影响的包括需要向外国港口支付服务费的中国企业,以及上游的进出口公司。
报道指出,如果市场监管总局经审查认为,长江和记与贝莱德的交易影响中国相关市场的公平竞争,可以采取“附条件批准交易”或者“禁止交易”等反垄断措施。
据中国法规,经营者集中的普通审查期限合计为180天,如果审查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核实或评估,期限可能会延长。
长和是香港首富李嘉诚家族控制的公司,长和出售全球43个港口权益的最终协议原本期望于4月2日之前签定,这项决定因涉及美方施压巴拿马运河的港口业务,引来许多关注和讨论,香港亲北京的大公报近日以来持续刊文批评,并且措辞颇为激烈。接近长和高层的消息人士指出,本星期不会签订任何协议。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