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平衡改革与降生活成本/勤保伟
政府即将在本周五提呈2025年财政预算案。这份预算案对于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国内外宏观环境的背景下,备受关注。
自几个月前政府落实针对性柴油补贴以来,市场普遍预期,下一步的改革将会是汽油补贴的调整。相比柴油,汽油补贴的取消对普通百姓的影响更为直接,涉及的消费群体也更加广泛,因此这一决定无论从经济还是政治层面来看,都更加敏感。
取消汽油补贴将为国家财政节省大量资金,有助减少赤字。然而,这项政策改革也带来巨大的政治风险。对于首相拿督斯里安华领导的政府来说,如何平衡国家财政压力与民众的生活负担,成为决定该政策能否顺利落实的关键。
如果政府能够成功推行这一补贴改革,将为未来的经济改革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为其他领域的财政支出提供更多空间。
消费税是讨论焦点
消费税(GST)重启的传闻尽管屡次被政府否认,但这一话题仍然广泛流传。消费税被认为是解决政府财政赤字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考虑到过去消费税推行所引发的公众不满,以及当前政府担心违背自己当初的竞选承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消费税的重新落实短期内似乎并不现实。
可是,面对财政赤字的压力,政府最终可能不得不重拾这一税制。即使不会在2025年财政预算案中提出,消费税的未来仍是不可忽视的讨论焦点。
近期,马币在国际市场上强劲回升,为政府的财政改革提供了更多信心。随着美国进入降息周期,中国也在大力宽松货币政策,这些全球宏观因素为马来西亚提供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马币的升值不仅有助于缓解进口成本,降低通胀压力,还为财政支出和改革提供更加宽裕的空间。在这个经济回暖的背景下,政府拥有更多筹码去推进更具结构性的改革措施,从而推动马来西亚经济的长期增长。
预算案是否能够结合这些宏观趋势,进一步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经济稳定性,值得观察。
隆新高铁项目多年来一直是舆论的焦点,计划的推进和搁置频繁引发热议。近期,这项备受关注的项目似乎又有了新进展。然而,关键问题依然在于巨大的建设资金来源究竟如何解决。如果项目得以重启,对于马来西亚的建筑行业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能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并带动基础设施建设。
电子发票的推行是近年来政府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已在国内企业分阶段实施。然而,电子发票的推行,旨在提高税收透明度和减少影子经济,但中小企业对政策的应对能力相对较弱,推迟实施或许能缓解其面临的压力。政府若选择延迟电子发票的全面实施,可能是在给予企业更多适应时间的同时,确保该政策的顺利落地。
省下资金如何分配
取消补贴、省下来的资金如何分配,将成为预算案的另一个焦点。政府可能将更多资金用于推动住房计划,特别是针对首购族的补贴政策,帮助年轻人实现购房梦想。此外,绿色能源的推动也是重点领域之一,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压力日益增加的背景下,马来西亚需要通过发展绿色产业,确保未来的经济的永续发展。
此外,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和教育改革等领域的资金分配也将在预算案中体现。政府如何平衡短期经济复苏与长期经济结构转型之间的需求,将直接影响国家未来几年的发展路径。
此次预算案重点将是提高经济增长和推动结构性改革,人民的期望则集中在降低生活成本和提高生活水平。政府须通过预算案实现这一平衡,既要在财政改革上有所突破,又要避免政策对普通民众生活产生过大的冲击。
预算案中的政策将直接影响到马来西亚未来几年的经济走势,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降低物价、缓解通胀压力,减轻百姓的生活负担,都是安华政府面临的重要挑战。
【灼见】2025年马企乘风破浪/勤保伟
2025年即将到来,对于马来西亚企业来说,新的一年不仅是充满希望的开端,也是诸多挑战叠加的年份。从国内政策的改革到国际局势的动荡,马来西亚企业将在2025年迎来一场严峻的考验。
新政策增营运负担
首先,从国内政策来看,最低薪金的上调和电子发票的全面推行,将对企业的成本结构和运营模式产生深远影响。最低薪金将于2025年2月1日调高至1700令吉,这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如制造业、零售业和农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
一些企业可能需要通过削减员工人数、引入自动化技术或提高产品价格来应对这一成本增加。然而,最低薪金的提高也可能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为零售和服务行业创造新的市场机会。
此外,从2025年1月1日起,年营业额超过2500万令吉的公司需落实电子发票,而从7月1日起,这一要求将扩大至年营业额超过15万令吉的中小企业。尽管电子发票能够提高税务透明度,但对于小型企业而言,缺乏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可能导致初期适应困难,增加营运负担。
与此同时,政府计划将柴油补贴的针对性分配模式扩展到汽油,尽管这一政策旨在优化资源分配,但这一举动若落实得不对将直接影响百姓的钱包。此外,汽油价格的调整可能对整体市场价格形成连锁反应,尤其是在消费品领域。
其次,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也将对马来西亚企业产生重要影响。特朗普将于2025年1月20日第二次就任美国总统,也将延续“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包括对进口产品提高关税。此前,特朗普甚至威胁对金砖国家实施100%的关税,这若付诸实施,将对全球供应链产生重大冲击。
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马来西亚依赖全球市场,尤其是美国和其他主要贸易伙伴。若出口市场受到冲击,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将面临考验。同时,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冲突引发的抵制潮仍未平息,这种地缘政治风险也对一些经营国际品牌的本地商家产生影响。
此外,中国市场的产能过剩问题和新兴市场的崛起,也在加剧竞争压力。中国企业可能利用价格优势倾销过剩产能,对本地企业造成威胁,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在价格竞争中处于劣势。
本地市场的竞争环境也在悄然变化。随着马来西亚亲商政策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将马来西亚作为投资和扩张的目标。这些企业有些带来资本和技术,但也有些带来竞争,对本地企业的生存空间形成挤压。一些外资企业以低成本策略快速占领市场,扰乱价格体系,使得本地企业在盈利压力下被迫参与价格战,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内卷化。
面对这些挑战,马来西亚企业需要积极调整策略,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企业需要通过多元化市场布局,减少对市场的依赖。与此同时,在价格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单纯依赖低价已不足以长期生存,企业需要通过研发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同时注重品牌建设,以差异化的方式吸引消费者。
政府须加大支持力度
政府在2025年也将扮演关键角色,通过政策支持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具体而言,政府可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例如提供数字化转型的培训和资金,帮助企业更快适应新的政策要求。
同时,政府应加强对外资倾销行为的监管,确保公平竞争环境,并通过外交手段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减少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对企业的冲击。
展望2025,马来西亚企业将在内外部环境的双重挑战下,经历一场优胜劣汰的市场洗礼。然而,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机遇,企业若能积极调整策略,加强自身的数字化能力、创新能力和市场多元化布局,将有机会在这一波浪潮中找到新的增长点,并为国家经济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