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德国商人带路 中国敞开大门/蔡元评

德国总理肖尔茨在乌克兰战争打得不可开交、德国内外争论非常激烈时力排众议,领头飞往北京。西方舆论指其没头没脑,不识大体。

德国政府由三党组建:社民党(SPD)、绿党(Greens)、自民党(FDP),是战后首次的联合政体。社民党选票小幅领先,由党魁肖尔茨出任首相。多头马车使政纲分歧,加以肖尔茨的份量不如前任的默克尔,政府的权威,以及德国担任欧洲领头羊的角色,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大品牌护航肖尔茨

肖尔茨访华之际,唱反调的外长贝尔伯克,却另赴中亚,希望开展能源合作。绿党的贝尔伯克提示肖尔茨,必须在人权议题坚持底线,向中国强硬表达诉求。贝尔伯克在外交,或对华态度上往往自行其是,让总理异常难堪。

另一个由绿党主席出任副总理兼经济部长的哈贝克则力陈,必须降低中国元素。他说,部分德企对中国市场依赖甚至超过六成,若不重新制定对策,德国最终必然受损。

肖尔茨访华,陪同的不是外交和经济部长;而是一组企业天团——大众、宝马、西门子、阿迪达斯、拜耳等的掌门。德国最知名品牌的负责人都到齐了。当初,搭便车的企业竞争激烈,上百人申请随行,肖尔茨只挑了12位“大咖”登机。

肖尔茨为表善意,访华前,批准了一直受到重大阻力,中远海运持汉堡港集装箱码头,24.9% 的股份。中国航空器材则宣布,采购140架空客飞机回应,总值170亿美元。

脱离中国不再繁荣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全球排名第4,以微差落后日本。外贸实力全球第3,出口大于进口,是中国之后,全球外贸盈余最高的国家。中国是德国最大外贸国,2021年进出口总共2900亿美元,占总额的9.5%;美国其次,2290亿,7.5%。扎实的工业基础,厚实的财经架构,使德国成为欧洲的首席。

汽车产业是德国的“命脉”。大众、宝马、马赛地,在中国的业绩,占其营收三成以上。大众甚至到新疆成立生产线,稳定其竞争力。中国是全球汽车第一市场,每卖3辆车,其中有1辆在中国。

德国其他大比重的企业,例如机械、电子、光学等,在冠病疫情与俄乌战争爆发后,仍然有盈利的一个因素,是中国的消费力。简言之,若听政客夸夸之言,漠视中国,肯定两头不到岸。

肖尔茨北京之行,明朗的传递了一个务实讯号:“中国市场庞大,不能没有中国,德国不能和中国脱钩!”德国工商总会总干事长直言:“脱离中国,德国将不再繁荣”。

对肖尔茨个人而言,冒着千夫之指,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飞向中国,虽然只停留了12小时,却给个人的格调,撂下了起手式;对欧洲的政治闷局,则展示了一个排忧解难的选择。

从冷战升高成反中

政治字典有一个名词叫“冷战”—— 一种对抗的情绪。对手相互排挤,但又避免一对一,真刀实枪的火拼。换言之,在意识形态中怄气。

冷战是二战结束后,美国超级强大的产物。人在巅峰,应有尽有,独霸天下的时候,“高处不胜寒”,会产生一股逆向情绪 ——心理学专题叫恐惧感。越富裕,越强大,越在高处,恐惧感就越强烈。总是担心别人超越他,把别人的奋斗视为踢馆,践踏他,给他难堪!

当年,苏联被设定为美国冷战目标,白宫将其描述为“铁幕”、红色的恐怖;自己是“自由世界”,上国之治。白宫费尽心机,拉动盟友,逼迫苏联解体,结束了冷战。更成功的,是通过传媒,把残存的俄罗斯贴上“十恶不赦”的标签!

美国瓦解苏联后,将剩下的俄罗斯推给欧洲围堵,自己则转过身来,对付高速崛起,“咄咄逼人”的中国。

可中国“不好玩”,中国人不寻常的工艺能力、耐力和调适力,使其一再的浴火重生,经得起煎熬。14亿人的重磅,对迟暮之年的美国,不啻是梦魇,是苦水!

重拾旧欢脱胎换骨

白宫当年对苏联的冷战样式,已不够应付马力强劲的中国。当前使出的,是对敌人历来最犀利,滴水不漏的攻势:贸易战、科技战、法律战、岛链战、舆论战、离间战;再附上中国威胁论、崩溃论、攻台论……上天下海,层层围堵。新名词叫“反中”,逢中必反!

毋庸置疑,“反中”达到了一定的目的。美国盟友无不戴着有色眼镜从鸡蛋里挑骨头,即便因为生意需要,非与中国挂钩不可,也必须装模作样,虚伪出列!

肖尔茨访华,创造了“反中”的一个转折点。若因此淡化了“反中”议题,对其个人,是“进阶”欧洲掌柜的起手式;对美国而言,则老实不客气,在白宫头上泼了盆冷水!

人间有两种事很难摆平:重拾旧欢、脱胎换骨。中国与欧洲的裂缝补正,重拾旧欢;肖尔茨破蛹而出,脱胎换骨,成为默克尔第二,都不容易。

国际情势诡谲,谁能冲线,待看其谋略!

反应

 

国际财经

福特将在欧洲裁员约14% 德国岗位遭巨大打击

(纽约21日讯)美国汽车巨头福特将在欧洲裁员约14%,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亏损严重、电动汽车需求疲软、政府对电动汽车转型支持不足,以及竞争加剧。

外媒报道,福特星期三(11月20日)宣布4000个裁员岗位,主要在英国和德国。在全球范围内,裁员人数约占福特17万4000人名员工总数的2.3%。福特也成为继日产、斯泰兰蒂斯(Stellantis)和通用之后,又一家削减成本的汽车制造商,它在欧洲的裁员预计将在2027年底完成。

汽车行业在欧洲正面临来自中国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中国需求减弱和向电动汽车转型等挑战。不过,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电动汽车仍然过于昂贵。

福特这次的裁员举措将对德国造成巨大打击。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也是世界汽车制造强国,汽车是德国最重要的出口产品。不过,德国如今的形势更加严峻,本土车企巨头大众汽车此前透露,可能关闭德国的数家工厂、削减工资并裁员数千人,以提高竞争力。

福特呼吁德国政府提供更多激励措施

德国企业正在应对与中国紧张的贸易关系,以及美国共和党前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等问题,德国近期陷入政治危机,也给这些公司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截至今年9月,福特在欧洲的销量下降17.9%,远超过全行业6.1%的降幅。福特曾在2023年2月宣布裁员3800人,公司明年将关闭位于德国萨尔路易斯的工厂,并进一步裁员。

福特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说,欧洲的汽车制造商面临巨大的竞争和经济逆风,同时还要应对二氧化碳法规与消费者对电动汽车需求之间的错位。

福特还特别呼吁德国政府提供更多激励措施和更好的充电基础设施,以便帮助消费者向电动汽车过渡。

德国政府2023年12月终止电动汽车补贴。今年前九个月,德国电动汽车销量下滑28.6%。

新闻来源:联合早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