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拉菲兹的咖啡逻辑/东之盈

拉菲兹
经济部长拉菲兹说,对抗通货膨胀必须是集体努力,他以自己只会花3令吉左右购买咖啡,绝对不会购买10或11令吉的咖啡喝。
拉菲兹喝咖啡的逻辑,绝对不是年轻人的倾向。若是鼓励年轻人到咖啡店喝拉菲兹认可的咖啡,那年轻人宁愿转喝其他饮料。看来拉菲兹与年轻人的思维脱节了。
鼓励年轻人不喝贵咖啡,绝对不是解决年轻人钱不够花的问题。年轻人崇尚喝贵咖啡,认为才能显示年轻人的状态。普通咖啡店可以看到长者在喝咖啡,但甚少会有年轻人光顾这些旧式咖啡店。
年轻人的习惯是与时俱进的,才会让有生意头脑的商家推动这门生意。许多新式咖啡馆如雨后春笋,就是想赚年轻人的钱,而年轻人相当愿意购买比较贵的咖啡。
大马市场已经迈向国际化,这些国际性品牌商家涌入大马,已经改变了年轻人的生活习惯。这些年轻人跟随外国人的步伐,就是向往这种外国式的生活习惯,若是完全被改变,他们将难以接受。
若是每个人都听从拉菲兹的话,那么这个已经被开拓的市场岂不是会崩溃?
政治人物所推崇的政治理念是节俭,然后告诉年轻人不可挥霍无度,必须过着绑紧腰带的作法,一起面对拮据的经济。
年轻人却认为,只要国家领袖推崇良好的政策,国家经济就会逐渐复苏,他们将能赚更多的收入,然后再花费更多的钱,市场经过一番循环,就会变得坚韧无比。
应带年轻人冲破经济枷锁
不论是拉菲兹的咖啡理论,或者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的袜子理论,都是在表达政治人物的生活没有奢侈。他们懂得通过撙节措施来控制自己的开销,但看来年轻人是不会学习拉菲兹去喝便宜的咖啡,也不会学安华穿便宜的袜子。他们崇尚名牌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政治人物难以改变他们的心态。
现代年轻人崇尚高品质食物、穿着与用品,吃的、穿的与用的,都属于名牌,对于便宜的东西是不屑一顾。
政府必须加快本身的步伐,带领年轻人冲破经济枷锁。虽然节省是美德,但若是社会变得毫无生气,停留在落后的阶段,那么生活在市区的年轻人必然变得更消极。
年轻人喝贵的咖啡,具有开创新气象的象征,年轻人是以自我喜好为衡量标准,是不会计较东西多贵,只要快乐至上就好。拉菲兹想享受阿伯在咖啡店喝的咖啡,是一种想过着写意生活的倾向,年轻人那里会喜欢呢?
拉菲兹鼓励毕业生 投身特许会计师

SPM放榜
(吉隆坡25日讯)经济部长拉菲兹呼吁2024年大马教育文凭(SPM)毕业生认真考虑投入会计领域,尤其是成为特许注册会计师,因该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
他今日在社交媒体发文指出,土著教育领导基金会作为经济部旗下政府机构,正致力于提升土著注册会计师人数,目标是将现有培训规模由每年500人提升至1500人,3倍增长,自今年起落实。
他表示,只要顺利完成所有专业考试,学生最早可在21岁成为注册会计师,并有机会在大公司任职。受训学生将被安排在双威大学、莎阿南INTEC教育学院、Tymba等专业机构学习,并有机会获得表现奖学金。
拉菲兹坦言,理解学生与家长在选科时会感到迷茫,因此建议在兴趣和就业前景之间取得平衡。他以个人经历勉励学生,指出自己虽是理科出身,主修电气工程,但毕业后也曾担任审计师与注册会计师。
他补充,成为特许会计师无需相关学位,只需通过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或特许公认会计师协会(ACCA)等考试,即可取得资格。
25戒毒学员考获佳绩
全国共有25名正在戒毒康复中心接受治疗的学员,在2024年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试中顺利及格,展现他们重建人生的努力和决心。
国家反毒机构总监拿督鲁斯林今日发文告指出,这批考生分别来自霹雳斯里依斯干达(PUSPEN)和沙巴吧巴两所戒毒康复中心,其中14人和11人成功应考并取得佳绩。
有机会进一步升学
他表示,反毒机构为学员设有系统化的教育计划,并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让他们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重返社会正轨。
他也指出,通过考试的学员将有机会进一步升学。
离世男生景观科获A-
教师悼念令人唏嘘
一名曾一度面临辍学的男生,在2024年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试中于景观园艺科考获A-佳绩,却不幸在成绩公布前一周因术后感染离世,令人不胜唏嘘。
“他在景观园艺科考获A-,但我却再也无法亲口恭喜他。”
其任教老师在社交媒体发文悼念,指出该学生尽管其他科目多数不及格,但在景观园艺科上表现突出,令人欣慰却也遗憾。
老师回忆,这名学生曾因长期缺课几乎被学校开除,在副校长与辅导老师的劝导下才重返校园。他虽在学术上感到吃力,但在景观课上始终努力完成作业,从不懈怠。
教师透露,他不是一名坏学生,只是对学业感到吃力。或许学校环境对他太过于竞争和攀比,让他因理解力和记忆力较弱而远离。他曾因喜欢唱歌而被邀请加入诗歌与歌曲团,也许是他感到被赏识,后来才慢慢喜欢上学。
教师提出,尽管学习上有困难,这名学生在景观课上一直努力完成作业。他从没考过及格,但他有认真做,教师理解他的困难,也从没责怪过他。
令人悲痛的是,该生在成绩放榜前一周接受阑尾手术,手术后不幸感染,最终离世,未能亲眼见证自己努力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