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社媒是法国暴乱元凶?/霍咏强

法国巴黎郊外一名17岁少年在交通检查时遭警方枪击致死,演变成全国大范围暴乱。总统马克龙批评社交媒体煽动暴乱:“在近几日的社会运动中,社交媒体扮演了重要角色。我们看到TikTok、Snapchat还有许多平台上,有聚集并组织暴力行为,青少年受电子游戏影响、模仿暴力内容。这让年轻人脱离现实。”

流量产业链煽风点火

火上加油的是现代社交媒体“曝光链”特性,当有可供炒作的事件发生,网台就会组织策划主题,并且“借东风”增加曝光量,夸大事件推波助澜。一些平台也参与进来,不仅乐见负面信息刷屏,以迎合受众心理,还穿插真真假假资讯,吸引网友转传。可以说,并不是网友决定了热搜,而是流量产业链上的各方配合网友对“色、腥、膻”的起哄心态,对所谓热门话题煽风点火。

所以,马克龙在遭受舖天盖地的负面舆情下,把责任归咎于社交媒体,也是自然反应,再加上这些年发达地区撕裂情况严重,新兴国家又屡次发生通过社群策动的颜色革命,自然更为警剔。然而、社交媒体又是否真正元凶?

这次暴乱最令笔者感到印象深刻的地方,正是不同立场对事件有不同的看法。

作为当事人的非洲及中东少数族裔和难民组织,自然申诉几十年来从未真正得到关注的贫穷悲歌。然而更真实的景况,却是政府长期以来逃避核心责任,漠视社群撕裂的现象。正如当地人都习惯了巴黎螺旋型的“分区鄙视链”,由中央区域出发、越往外、收入越低、治安愈差、环境愈混乱,外围地区住的都是黑人和阿拉伯人,生活困境又形成吸毒、抢劫和打斗,警察都是提着枪巡逻。

非法移民破坏治安

从数据上, 这些来自非洲和中东地区的非法移民犯罪比例,远较其他族裔高,所以就他们被视为问题的根源。然而,这种情况到底是因还是果?是成长背景令他们走入歧途?还是贫困被歧视铤而走险?

在中东人眼中,欧洲白人一直带着永恒不变的种族歧视,而欧洲就认为自己种族平等,法国本地人并不认同种族歧视,反过来认为这是非法移民长期破坏社会治安,从而引起不幸的个别事件。

日积月累的矛盾又反过来激化居民的不满情绪。2022年12月23日,一名69岁的法国白人手持自动手枪,冲进巴黎第10区的一家餐馆和一家美容院,连开了十几枪,当场打死3人、打伤3人。

第10区住着许多库尔德族人,虽然该区已经并不属于最混乱的区域,但显然社会矛盾都被转嫁在外来人身上,令当地白人老头变成种族主义者,形成对外国人的病态仇恨。

对香港人来说,法国暴乱令他们回忆起2019年香港黑暴,对社会遭受暴力破坏犹有余悸。一件全民关注的社会事件、社交媒体催化情绪、外国媒体推波助澜,让一些潜藏的社会问题演化成躁动情绪、街头暴力,而更类似的是大批未成年少年在前线冲锋陷阵,成为破坏社会的罪犯。这不就是香港人“熟口熟面”的剧情?

美国人认定,这是另一次弗洛伊德“黑命贵”事件。当法国因暴动而疲于奔命的时候,美国主流传媒不仅对骚乱大肆炒作,同时还冷嘲热讽,法国和美国一样、也有着“系统性种族主义”。从利益角度来看,在法国大暴乱期间,曾有高达46亿美元从欧洲流入美国。显而易见,只要欧洲的动荡无法平息,美国就能毫不费力地收割欧洲资本。

社会缺乏真正公平

法国暴动是难民问题、是种族歧视、是族群排挤、是社会撕裂、是社交媒体煽风点火、是美国对欧洲的另一次收割,但是一个最基础的关键是缺乏真正公平的社会,而且还越走越远。

当然法国并不想深入问题、更不打算捅破天,于是要找替罪羊,但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把责任推向当事人却是不道德的,正如美国与英国把矛头指向警察执法不当,要改革警务工作。所以法国风向也变了,似乎准备把矛头转向“制度错误”:只因为警察动用武力的条例过度放宽了、条文也不够仔细了?

但,这是根源所在吗?让执法人员动辄得咎、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这不就成强盗社会了吗?

 

 
 

 

反应

 

品酒

法国玛歌酒庄 一级园垂直品鉴

图/文|刘锦龙  

玛歌生产优质葡萄酒的历史悠久。酒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2 世纪,当时它被称为“La Mothe de Margaux”。最初,这片土地是一座防御城堡,16 世纪转型为葡萄酒庄园。莱斯顿纳克 (Lestonnac)家族将庄园从粮食生产转向酿酒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7世纪,葡萄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8 世纪玛歌酒庄的葡萄酒品质的显著提高。

法国大革命后,酒庄经历了所有权变更。19 世纪初,科洛尼利亚侯爵(Marquis de la Colonilla)下令建造现在的城堡。玛歌酒庄在 1855 年梅多克列级分级中被列为一级酒庄。

葡萄酒界巅峰盛宴

玛歌酒庄的建筑非常具有标志性,外观是反映了 18 世纪流行的帕拉第奥风格的体现,展现出优雅、宏伟和永恒之美,也反映了这著名葡萄酒庄园的声望和历史。游客们包括曾经的我,往往只能止步于酒庄冰冷的铁门之后……

2025年3月,一场顶级品鉴晚宴“玛歌之夜”将波尔多顶级酒庄的百年底蕴完美复刻至吉隆玻。“街头酒巷大叔”担任侍酒顾问,协助服务团体侍酒。从2020年份的玛歌副牌白葡萄酒到罕见的2009、1996、1990一级园垂直品鉴,配合主厨量身定制的6道式餐酒搭配,每个细节都彰显着对葡萄酒文化的极致追求。这一夜,玛歌酒庄的大门为我们打开了。

当晚,玛歌酒庄副总经理 Aurélien Valance 为宾客们讲解了每一支葡萄酒年份的独特性,让我们仿佛身处酒庄当时的酿酒车间,了解发生的每一个点点滴滴。

一生难得的经历

玛歌酒庄的葡萄酒在市场上虽并不罕见,但能够直接从酒庄古老酒窖中取出、以垂直品鉴方式体验其传奇年份——2009、1996、1990这3个被罗伯特·帕克团队分别给予100、99、100分的世纪佳酿,却是可遇不可求的珍稀机缘。

即便是我的职业生涯中,也是第一次同一天亲手侍奉这些被誉为“玛歌三杰”的梦幻年份。当软木塞被缓缓拔出的瞬间,不仅是沉睡的酒液在杯中苏醒,更是一段跨越三十载的风土史记在眼前展开。这样的经历,足以让我在履历上留下骄傲的一笔——毕竟,能与玛歌酒庄的黄金时代对话,本身就是对专业生涯的最高加冕。

玛歌也有白葡萄酒

当天的2020年份 Pavillon Blanc du Chateau Margaux 2020 是一款特好的干白葡萄酒,仅采用长相思酿造而成。这酒非常芳香,散发出复杂的浓郁柑橘香味,包括新鲜的葡萄柚、柠檬水和柚子。酒体中等,具有非凡的张力和能量。充满活力的柑橘和矿物风味被精确地表达出来。海螯虾、扇贝鱼生薄片和鱼子酱,是当晚配搭的前菜与葡萄酒相得益彰。

油封鹿肉,配上米粒意大利面及浆果酱被安排配搭2019 及 2009 玛歌酒庄的副牌红葡萄酒。

增添了层次感

2019 年玛歌酒庄副牌获得了广泛好评,体现了该年份的卓越品质。紫罗兰和玫瑰花瓣的花香与檀香的辛辣香味交织在一起。烟草、泥土和雪松的淡淡气息在口腔增添了层次感。

2009 年玛歌副牌酒也被广泛认为是一个非凡的年份,得益于当年有利的生长条件。拉开软木塞时鼻子闻起来芳香浓郁,散发出黑醋栗、黑莓等的复杂混合香味,清尝一口尽管存在单宁,但其口感却异常顺滑且融合良好。

鹿肉带一点骚,我偏爱较年轻的2019!

玛歌三杰

当日搭配,如下:

●玛歌酒庄 2009

●配搭鸽胸及32月陈年帕尔马干奶酪

这个年份是温暖、干燥的生长季节的结果。香气呈现浓郁而富有表现力,带有成熟的黑醋栗、紫罗兰的花香。香料、雪松和淡淡的泥土气息增添了复杂性。口中酒体饱满,单宁丝滑,果味浓郁。平衡性极佳,回味持久。很好地展现了该年份成熟的果味特征,同时保留了玛歌酒庄的优雅。

●玛歌酒庄 1996

●配搭爱尔兰鸭胸及鸭腿肉馅意大利馄饨

1996 年份酒以其经典的结构和优雅而闻名,是较凉爽、更传统的波尔多生长季节的产物。香气比2009更加内敛和优雅,具有黑醋栗、雪松和烟草等经典赤霞珠香气。口感中度至浓郁,单宁紧实但分明,果味浓郁。结构和平衡性极佳,余味悠长优雅。这款年份酒强调了经典的波尔多特色。

●玛歌酒庄 1990

●配搭风干熟成里脊肉

1990 年份的葡萄酒以其早熟的口感和成熟、丰富的果实而闻名,这是温暖、早期收获的结果。香气成熟而富有表现力,带有黑醋栗、李子和香料,还有有雪松、烟草和泥土的气息。果实非常成熟,葡萄酒非常芳香。喝进口里酒体饱满,单宁柔软柔顺,果味丰富,余味悠长和谐。

1996年王者

那晚的王者无疑是1996年份的玛歌!

经典、深邃、余韵如丝绸般绵长——这款酒以无与伦比的优雅征服了我。我甚至对主厨有些歉意,因为无论菜肴多么精湛,在这款传世佳酿面前都稍显失色。这并非厨艺的不足,而是玛歌1996太过耀眼,它的卓越让任何搭配都成了陪衬。

反应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