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精英“轮换”锦上添花/陈文坪

新加坡、香港两城过去同是英国殖民地,因而形成了两地在历史人文、教育文化、法律法规、语文语言等方方面面都相通与接近。

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后,人民虽当家作主,却尊重历史发生过的事,并没有将殖民地政府推行的那一套政策全盘剔除,另起炉灶;而是沿用或将之改良利用,如英式教育制度,普通法法制。

正是如此,新加坡中学教育考试如“O”水准、“A”水准制度至今还与英国剑桥中学离校考试挂钩。新加坡学校的考试成绩也获得英美等西方国家的认同而直接升学,教育制度与西方完全接轨。

新加坡法律也保留英式的普通法。法治在社会各层面的推行,为良好治安建设、经济繁荣起着有力保证。

香港九七回归后,《基本法》在港实施,教育、法律制度大致没有多大改变。

新港大学交流无缝接轨

新港两地由于官方语文都使用英文,两地的文书来往省却了许多翻译上出现词不达意的误解,可说是“一脉相承”、毫无隔阂。

新加坡、香港的大学在国际上都享有盛名。学术氛围都采用开放式的管理,大学之间的交流更是无缝接轨,教职员来往于两地任职是常见之事。高层次的人才交流为两地大学增添不少亮点、亮光、亮度,让学校、学院、学生都能从中获益。

2010年至2017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大)第七任校长的沈祖尧教授,是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中大在他多年的执掌下,名气享誉全球。过去5年QS全球大学排名在50大之内,亚洲排名在十大上下,是一所一流的综合性大学。

沈教授不但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欧亚科学院院士,在学术界、医学界享有很高盛誉。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学、医、科学界多面性的人才。他离任后,应聘到新加坡高等学府任高职。

于2021年4月1日履新的沈祖尧(62岁),获委任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李光前医学院院长及高级副校长(健康与生命科学)。

沈教授是肠胃研究的权威,研究范围包括肠胃出血、幽门螺旋菌、消化性溃疡、肝炎、大肠癌以及与消化系统相关的癌症。此外,他也是领导全球肠胃及肝科研究的先驱,带领15个亚太国家的专家展开大肠癌筛查研究,议定清晰的普查指引,并在亚太地区提倡大肠癌筛查。

新加坡高等学府能吸引到像沈教授这样的国际精英专才,的确是难能可贵、甚至可说是不可多得。这样的专才,随时随地都可能被世界顶尖学府聘走。但新加坡能抢先半步,把沈教授请来这里,多少可说明,在新加坡的工作环境与学术氛围让沈教授有一种回家的归属感。

无独有偶,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简称国大)常务副校长(创新与企业)梅彦昌教授,2023年5月将到香港受聘,出任香港城市大学(简称城大)校长,接替现任校长郭位教授的职务,任期5年。

梅彦昌教授今年66岁,2018年1月加入国大,担任高级副校长(研究生教育与转化研究),并于2019年4月受委为国大常务副校长(创新与企业),负责掌管国大的创新、创业和转化研究领域的活动。

在国大执教前,梅教授曾于2004年至2010年,担任南洋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11年1月至2017年9月,出任南大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

梅彦昌对创新与发明充满热忱与干劲,他在新加坡率先把高性能生物材料用于医疗器材上,目前已申请至少127项专利。除此之外,他还创立数家衍生公司,可说是“教”以致用。

为大学带进创新视野

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2022年的QS全球大学排名分别是11、12,亚洲是数一数二。梅教授在这两所高校都执掌过,对校务管理、创新研究、高校发展、教职员需求、学生期望可说了如指掌。明年5月到香港城市大学担任校长,这些可贵的经验,必定能惠及城大、城大师生,进而惠及香港社会。

新港两地大学高层次精英人才“轮换”,就如沈祖尧教授、梅彦昌教授把各自领域的学术知识、研究经验带到不同的大学里,不但为大学间的治理提供不同的思维,也为大学间带进了不同的创新视野及开拓新的领域。两者可相辅相成,也能锦上添花。

反应

 

灼见

狮城学生为何名列前茅?/陈文坪

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IEA)去年展开一项国际数理评估调查中,新加坡中小学生的数理表现展现高水平,再次名列榜首。

狮城小四生在数学取得615平均分,台湾以607分名列第二,韩国、香港以594并列第三;而国际平均为503分。中二生的数学,新加坡以605分蝉联榜首,台湾以602分居次、韩国以596分第三。国际平均为478分。

科学方面,狮城小学生的平均分为607分,韩国、台湾分别是583分、573分,而国际平均494分。中学生的平均分为606分,台湾为572分、日本为557分。国际平均为478分。

无论是数学,还是科学,狮城学生的得分都超出国际平均分数100分以上,展现很强的应用和推理能力,能利用数理概念解决问题。

新国教育部12月4日发文告,公布学生在“2023年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TIMSS)的表现。这项调查针对小学四年级和中学二年级学生,每4年进行一次。抽样选出接受调查的6500多名小学生和4700多名中学生来自全国各校,共有64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这一轮调查。

从这里可以看出,接受调查人数分别数千名,而且来自全国各校,不但抽样数量之大,范围也广,既有名校学生,也有普通学校的学生,是比较全面性的一次调查,准确反映学生所学习与掌握的知识。

回看2004年,时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国庆群众大会上提出“全国教师要教得少一点,以便学生能够学得多一点”(Teach Less,Learn More)。

2005年,新国教育部正式推介“少教多学”理念。 即倡导将传统上以“教师为主体的多教”转换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学”,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当“少教多学”制度刚推行时,许多家长都持“存疑”心态。说教师少教了,学生如何能多学?一些来自大中华区的长辈对新加坡教育制度也不太放心,生怕学生学不到知识。因为,上课半天就放学,回家也没作业,认为学校教导太少。上一辈的也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误导”学子,生怕学子没能学到更多知识。

不过,每每国际调查或测试,新加坡学生所取得的成绩都名列前茅。如于2012年在PISA创意解题能力项目与韩国同时排名第一。于2015年和2018年分别在协作式解题能力,以及全球素养项目高居榜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22年的报告,国际创意思维调查,新加坡学生名列第一。

新国教育制度具前瞻

多年以后,从多项国际赛事或国际组织报告可以看出,狮城学生的成绩、能力都比平均水平高出许多,狮城的学生比起其它国家的表现更好。说明新国的教育制度,还是具前瞻的,其教育体制相对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身心更健康,学与乐并行的教学方式。

“少教多学”的教育制度,就是致力于帮助学生施展自己的才华、发挥各自的潜能,激发探索学习的热忱。让学生着力于思考力、进取心、自信心的培养,而老师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主动性、自发性最大限度地被开启、被激发。

在互联网时代下,“少教多学”的教育模式,或许有值得参考的地方。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