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美国毁北溪管道为欧洲掘墓?/霍咏强

波罗的海的“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的4段管线在一天内遭受破坏,确认出了严重泄露,并且被记录下两次明显的水下爆炸。但是谁制造了“蓄意破坏”?事情刚发生,各国政府仍未就事件提出指控时,彭博社就发表评论说,“北溪泄露看起来是普丁的破坏行动”;德国的传媒竟然附和,北溪管道被破坏是俄罗斯的自编自演。

同时出事的“北溪-1”和“北溪-2”是两条大致平行的天然气管线,连接俄罗斯与德国,途经丹麦、瑞典附近海域,长达1000多公里。1999年时,俄罗斯重铺了一条经白俄罗斯通向德国的陆地管道后仍然不足,于是到了2005年时,通过波罗的海,修建著名的“北溪-1”并于2011年11月正式开通,成为通往欧洲的最大天然气管道,年输气量目前达592亿立方米。

“北溪-2”是第二条相同规模的管道,于2021年完工,但“北溪-1”目前因为故障有限度使用,“北溪-2”则尚未输送天然气,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与欧盟停止了管道的营运。

美国“一石四鸟”行动

从俄乌冲突一开始,世人其实都明白这是美国想要转嫁国内高通胀问题,并且中断欧洲和俄罗斯关系的又一次“一石四鸟”大行动:制裁俄罗斯、斩断欧俄关系、提高美国燃油产品收益、压制德国影响力。到今天,局势明朗得很。

去年美国开始出现通胀压力,物品涨价其实主要因为特朗普策动的贸易战,对中国产品实施额外关税,推高了货品价格,连带因为应付疫情采取宽减措施推动消费而引起的;但同时间,经济发展的动力却仍然疲弱,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的经济已经陷入滞胀的边缘。本来最合理的处理方法,是在拜登上任后取消额外关税,从而引导价格趋向平稳,但这种理性行动却受制于美国政界针对中国的极端气候。

在美国不得不调升利率之时,但又深恐如果未能成功令美元回流,引起经济连锁反应而造成严重衰退,于是拜登政府决心采取风险更高、但效果更好的方法,就是加剧地缘风险,通过“避险”来强化美汇。于是采取双线发展,一方面挑起出台海冲突制造亚太区地缘性冲突;另一方面驱使乌克兰对东部顿巴斯地区压逼当地俄罗斯语系族群,结果成功令普丁出手。

各国汇价几近崩溃

当俄罗斯发起对乌克兰的攻击,如果欧美真正本着维护乌克兰的决心,道理上北约应该作出反击,但这样会引起外界忧虑美国投入的军事开支带来长期影响,于是美国选择袖手旁观,又联同欧盟发起对俄罗斯的制裁。此举非但令北溪项目的作用自然化为乌有,欧洲原来苦心经营出来的发展势头,又因为能源价格急升而彻底泡汤,欧洲并因而出现严重的恶性通胀。

美国这时候就以遏制通胀为名大幅度加息,迫使资金回流到国内。但现实是过去的通胀并不是由经济过热引起,而是因为各种针对中国以及俄罗斯的制裁行动所引致,所以加再多的息也无法遏制通胀,于是全世界、除了中国、也只能跟随美国的步伐、不断加息,结果导致各国汇价几近崩溃,部分储备较低的地区、资产大幅度贬值。当美国完成增加资本储备后,未来又可以通过逐步减息、美其名为推动经济发展,降低投资成本来扫入这些被打残的平货。

美国的连串行动还令欧洲国家经济动荡,演变成大量政权更迭。由于目前执政的党派,在国内都无法阻止通胀恶化、挽回经济,加上汇价崩溃、人心惶惶,欧盟更没有能力和美国抗衡,于是偏偏在明知自己的执政时日无多下,仍然要唯美国是从。继续要联同美国军政界,来掠夺自己国民的资产,这是何等悲哀的命运?从欧盟的不作为,也充分表明欧洲明知跟随美国进行各种全无效果的制裁,只会对国家造成伤害,但都无法挺直腰骨作出理智选择,所谓选举轮替上台都不过是愚弄人民的手法。

金钱收益同样令人垂涎,单单在爆炸事件后,液化天然气价格急升,在已极高昂的基础上再上升两成。俄乌冲突的半年,美国向欧洲出口天然气激增3倍,而美国的能源企业在2022上半年,盈利数以倍计增长,额外的收入以十亿计,这些实际的巨大收益,不难想像可以轻易成为干犯战争罪行的驱动力。

北溪管道被破坏,令欧洲国家再没有回头路,也令战争变得更卑鄙。

废了北溪管道,欧洲国家只能一条心支持乌克兰,也只能继续受美国摆布;至于俄罗斯想要固守成果又试图恢复和欧洲的关系,恢复油气收入,自然随之而成为泡影,也代表著俄乌冲突,势将长期延续下去。

反应

 

灼见

【灼见】《破·地狱》观后感/霍咏强

不久前香港著名导演杜琪峯接受国广 播公司(BBC)访问,说到香港电影因为政治气候改变,压抑创作自由而“失去了灵魂”,影响香港电影业的发展,并在记者的诱导性问题下,形容香港演艺界一片灰暗。

表面上,过去几年香港电影业的确因为各种原因而走下坡,似乎的确失去了“东方好莱坞”的光采。

然而,过于重视立场,带着指定报道目标而来,往往会令这种评论“中伏”,因为言犹在耳,今年香港电影业却是过去10年最好的。

香港电影丰收年

除了年头有以80年代金融诈骗案为蓝本的《金手指》,纪录了香港纸醉金迷的日子,年中则有描述香港早期“三不管”地带《九龙城寨之围城》的破亿收入,现在更有《破·地狱》势将打破香港票房纪录,兼而因为核心是香港殡葬仪式,以死见生,在华人社区引起广泛讨论;稍后还有几年前一宗耸人听闻的伦常凶案,由刘青云主演的《爸爸》,都在显示香港电影正在重拾动力。

就连最近台湾第61届金马奖上,港片提名数目也不少,尤其是在最佳女主角项目上,在获得提名的5人中,就有3人来自香港,张艾嘉也和香港关系匪浅,最后由也在《破·地狱》中客串演出的香港年轻演员锺雪莹,凭《看我今天怎么说》演绎了聋人青年素恩,使用人工耳蜗,艰辛学习口语,带着“聋人口音”去学做个“正常人”,击败老戏骨区嘉雯、吴君如胜出。

《破·地狱》的女主角卫诗雅则为这套未来电影奖项大户,率先取得中国华鼎奖的“华语最佳影视女演员”荣誉。

从票房到奖项,今年称之为香港电影的大丰收也毫不为过,却反被杜琪峯形容为失去灵魂,实在令人啼笑皆非。不过他一向对中国有成见,如此反应也不奇怪,加上电影圈的“反叛性格”,大部分地区的制作人、艺人都倾向对当地政府不满,又或者有着极明显的政治立场。正如在美国,影艺圈中人广泛支持民主党,想要为特朗普捧场也极困难,不少人甚至形容为不随大流的政治表态会惹来被孤立,由此可见这种政治压逼、寒蝉效应,就连在强调表达自由的美国,也是禁忌。

退一步海阔天空

避免政治就失去创作自由?现实可能刚好相反,过去10年香港变得政治化,凡事讲立场、拉帮结派,连带演艺创作也不自觉地带上有色眼镜,思想空间变得狭窄。经过一场政治风暴和疫情冲击后,大家迫不得已放弃政治立场,反而“退一步海阔天空”,当思维不再受条框约束,各种题材的创作此起彼落,变得更广阔。

《破·地狱》也就在疫情冲击下诞生,黄子华饰演的婚礼策划师,因为生意不景而转投入殡葬行业,当试图采用年轻化的殡仪而遭遇挫折后,回归传统也重新认识香港特殊的宗教融合文化。

正如“破地狱”是个道教超渡仪式,但却起源于佛教“目连救母”的故事,所以说的是香港的特殊社会环境,是文化交集甚至是混合的结果。

香港最需要的情怀

通过连串的死亡和与死者家属的接触到理解,以死见生,正如电影中的核心台词“生人也有许多地狱要破”,由死亡开始,真正描述的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破·地狱》题材大胆、情节细腻、演绎精湛,然而大部分内容极度压抑,甚至有些情节令人战栗,本来就不适合大众电影市场,叫好是应该的,但却为何能叫座?

或许这也和许多人经历过冠病疫情,见尽生命无常后,反过来在灰暗的内容中,重新点燃珍惜生命,和让观众学习和尊重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间的相互关系。最终,电影卖出的也许是香港最需要的情怀:虽死犹生,重现光明。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