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美国的“小院高墙”/霍咏强

最近美媒在报道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和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的讲座时,都可谓向中国释出了善意。
沙利文说“无意脱钩”、伯恩斯称美国从未打算“冰冻中美关系”,中美关系虽然复杂又充满竞争性,但华盛顿不寻求与北京发生冲突,并相信两国政府之间需要更好且更深入的沟通渠道,美国随时准备好与中国举行高层对话。
美媒指出伯恩斯的发言是迄今为止最明确的信号,显示出拜登政府渴望恢复中美对话。
美国未拿出诚意
然而,当前中美关系紧张的根源,并非在于美方对华的错误认知,而是在制定和执行具体压制中国的政策。正如众所周知,华为和其他中国手机厂商的差别对待,就是因为自身掌握了高新科技。再加上从外交接触层面,也看不到美国有多少诚意,正如一直说要访华的国务卿布林肯于4月中G7外长会上,仍然强调“中国必须表现出与美国接触的意愿”等言论,美国并未表现出相互尊重,善待和发展中美关系。
那美国为何展示出要缓和关系的态度?美国示好的对象是谁?那倒真不是中国、而是“市场”。尽管在调升债务上限问题,国会吵得脸红耳赤,但都是谈判手段,最终还是“印钞机一开、麻烦别人扛”,然而,美国经济状况低迷、前景悲观,却是不争的事实。
美国对这种形势,继续把问题丢到中国头上,比如说,沙利文在Brookings institution一方面强调“管控风险、无意脱钩”,但又不断大谈小院和高墙(small yard, high fence),那到底“小院高墙”是什么?
中国削弱美竞争力
美国人认为经济一体化会使各国更倚赖美国的科技和美元霸权,但中国别树一帜的经济成就,却逐渐出现摆脱美国控制的所谓“国际经济秩序”之外,对美元霸权和新科技掌控发起强大的挑战。
中国非但维持传统的工业部门,如钢铁等工业产能,更推动了未来的关键产业,如清洁能源、数字基础设施和先进的生物技术等。美国不仅失去制造业,而且在定义未来的关键技术方面也削弱了竞争力。
几十年自由化过程中累积起来的经济依赖关系,令美国丧失如同用冷战孤立苏联的方法来压制中国,尤其在半导体和关键矿物的供应链漏洞,被美国政府视作大难临头。目前,美国仅生产4%的锂、13%的钴、镍和石墨交了白卷,与此同时,超过80%的关键稀土落在中国手上。
更令美国进退两难的是,美国原来拥有全球最大的稀土矿藏,却因为劳动力和环境污染问题,将控制权双手奉上。于是把心一横通过《降低通胀法案》和《芯片与科学法案》,遏制中国创科发展,尤其是要彻底消除中国发展高端半导体技术的机会。
遏制中国科技发展
因此,这才有了“小院与高墙”,美其名保护美国的基础技术,向中国出口最先进的半导体技术实施了精心制定的限制,试图令中国在关键技术上继续受制于美国,又或扩大至是受制于欧美日韩同盟,并借法案和同盟关系,迫使台积电等半导体重点企业迁至美国,方便控制之余更收割成果。
然而,中国人看得明白,“小院高墙”不就是卡脖子吗?不就是中国一直忧虑重点工业技术受制于人的困扰吗?现在怎么成了美国洋洋得意地遏制中国自主发展的策略?美国还在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加强对外国投资的审查,同时否定北京所说的技术封锁,然而所谓不针对新兴经济体,也就因为这些地区根本不具备追上美国发展高科技的能力。
对于美国来说,保持他们对所有人的技术领先地位是一个无可反驳的理由,美国总有一种极端的自我迷恋,认为美国必须成为世界领先的技术创新强国,永远掌握最先进、最能代表掌控世界的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