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耶伦再访华 美债求中国?/魏开星

美国联邦债务一再突破历史顶点,联邦政府在国会的临时法案中勉强避过关门的危机。
此乃权宜之计。问题是当国会放宽联邦债务上限后,联邦政府新发行的债务如何在市场中被消化、被认购,要靠世界上几个大的经济体、债权国。
当联储局将要降息之际,美债市场中却出现争先抛售的行为。这可如何是好?
对美联储而言,今年势必要减息,若不降息,持续维持5%以上的利率水平,对美国财政部的国债利息支出是巨大压力,联邦政府的债务利息支出高企,将令政府赤字雪上加霜;减息,又令美债价格下调,美元走向趋弱,美资外流;一方面,美元地位进一步受到冲击;另一方面,资本再从美国本土出走,对高科技融资及振兴本土制造业不利。
不想降息还要推销国债
对美国财政部来说,只要美债的几个大债券国家,如中国、日本等不仅不抛美债,还能增持的话,美联储即可不将降息作为今年必不可少的动作;起码不是如市场所预计的减息3次,这样就可避过美元走弱的风险,通胀也不至于即时反弹,还能更接近核心通胀率2%的目标。这样,选举年现任政府的经济目标几乎可以同时对选民有所交代,对拜登政府争取连任有利。
这就是在美国政坛只有财政部长耶伦高喊“不与中国脱钩”的声量最大,因为美方各个部门都有各自的对华目标。商务部在负责针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封锁与打压,国务院负责印太战略,在南海、台湾问题上对中国的影响力与战略扩张的牵制;只有财政部因管理联邦政府的钱袋子,在联邦财政赤字上不封顶、像一只脱缰的野马一直往前冲的局面面前,有求于中国这个外汇储备达3兆多美元的债权国。
耶伦虽求人却握有筹码
问题是,凭什么中国要在面临美方多重打压之下,要单单与财政部配合?
耶伦老太太既然再次踏上中国土地,求上门来,自然有其筹码。
其一是美方是否针对中国的出口“新三样”进行“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并课以高关税,主动权还是在美方手上。
耶伦在访华前,也先来个下马威,对外宣称中国的产能过剩不仅冲击美国市场,还危害全世界。这就是对中国的警告。
可是,美国彭博社却以数据指出,中国的电动车不存在“产能过剩”,也未倾销到国外。这算是美国媒体打脸自己的财长。
尽管如此,中国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单靠内需将难以成事,产品对外输出是高新科技产业生存、发展及壮大的外部条件之一。这点作为经济学家的耶伦了然于胸。中国看在美国庞大市场的份上,也要支持一下财政部发行新国债的动作,希望以此换取美方对中国产品进口的网开一面。
买美国债就是支持拜登
其二是,拜登连任对中方利大于弊。现在支持耶伦等于支持拜登,等于支持拜登争取连任,也等于防备特朗普卷土重来。
虽然说,美国大选是美国的内政,中国无意干涉,但是从经济政策上、从双赢角度相互协调、配合,这不算干涉吧?何况这种干涉还是美方主动求上门的?拜登在当地时间4月2日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电话时,据说有要求中国不要干涉美国的选举。这话怎么理解?一方面可以理解为“正话反说”,为中方支持其连任打掩护;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若支持其对手——特朗普,就是干涉美国内政;否则,就另说了。
其三是,拜登亲自为耶伦再访中国铺路。拜登与习近平的这通电话,起码有大半是为其部下耶伦打的。虽然拜登在电话中强调的对华几个“不”,不仅老生常谈还当场打自己的脸,基本上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但是有说总比没说好,有沟通总比没沟通好。拜登在电话里特地告诉习近平,近期将派耶伦及布林肯访华。
既然耶伦老太太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即将转向之际,再次展开长达7天的访华之旅,我们就要看看中美接下来的经济层面合作将呈现何种新局面,以助白宫现任主人总统宝座捍卫之战,以解中国经济疫情后复苏乏力之困。
民主党5前财长示警 特朗普马斯克置美国于违约风险

(华盛顿11日讯)美国5名前财政部长10日致函媒体警告,总统特朗普政府官员和科技大亨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团队近期在财政部采取一连串行动,令人“严重担忧”美国的财政承诺遭到“非法”破坏。
这5名前财长分别是鲁宾、萨默斯、盖特纳、杰克卢和耶伦,他们都在民主党籍总统执政时任职,包括克林顿、奥巴马和拜登。
这些前财长致函《纽约时报》说:“当美国债务违约阴影笼罩时,我们任职于财政部期间也曾面临危机时刻。”
特朗普经济顾问反驳
他们写道:“任何有关选择性暂停国会授权拨款的暗示都会破坏信任,最终形成某种形式的违约。我们的可信度一旦丧失,就很难再争取回来。”
但特朗普的首席经济顾问哈塞特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节目Squawk Box访问时,驳斥这些前财长的忧虑。
他说,现任财政部长贝森特“发现前任(总统拜登)政府的支出管控措施令人无法接受。他们向外发钱,却不知道流向,没标注做什么用。他们没查核钱是否被挪用就发出去……我们检查时发现很多不该发出去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