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菲越领导访华的启示/魏开星

中美竞争关系在东南亚表现地最为明显。美国近年来在实施印太战略的过程中构建了印太经济框架、美日印澳“四国机制”、美英澳安全战略同盟“奥库斯”及半导体行业组织“芯片联盟”等;中国依据中国东盟10+1对话机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南海各方行为宣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及亚投行等机制与倡议等,在区内持续发挥影响力。

东南亚不应选边站

一直以来,善意的意见认为,东南亚国家在中美之间不应选边站,而应对两强在区内的影响力乐观其成;并以此左右逢源、利用双方的矛盾为本国谋取最大的利益;简单地说,在经济上依赖中国,在安全上仰仗美国。

然而,东南亚国家在面对中美两国时要实现上述目的并不容易。经贸利益与国家安全不仅不能简单地割裂,还是紧密攸关的。

随着经贸利益的共享,共同安全就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比较中美与东南亚的关系可知,就经贸层面而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利益显然大于美国与东盟的经贸利益。若以双边贸易总额来论,美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在2021年为3790亿美元(约1万6690亿令吉),同期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为8782亿美元(约3万8672亿令吉),中国与东盟彼此已成最大贸易伙伴。

另一方面,就印太地区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模范区来说,美方给东南亚提供的安全保障意义何在?就是美方挂在嘴边的“互联、繁荣、安全和健强的开放与自由的印太地区”吗? 除非刻意树立一个假想敌,否则,“开放与自由”如何受到威胁?于是,区内的新兴力量——中国便成了这样一种“威胁”。

东南亚国家从与中国最近40多年发生经贸关系中,逐渐体认到中国不但不是威胁,而且还是可靠的伙伴与邻居。这时,这些东南亚国家即使再不选边站,也有所倾向了。

菲越与中美最纠结

东盟十国中,在中美之间最纠结的要算越南与菲律宾,这两国在海洋主权上又与中国争议最激烈。近年来,菲越两国与中国的关系呈现出从敌意、冷漠、徘徊到重新审视,进而确立稳固关系的过程。尽管菲越国情不同,与中美关系的历史问题与现实矛盾各异,然而,与中国关系的进程却殊途同归。

越南历史上曾是中国的藩属国,起码在唐朝时期,现在越南的部分国土是中国的一部分。现代越南的国家统一离不开新中国的支持;独立后的越南与新中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在越南抗击美国侵略的时候,中国是越南的坚强后盾。

之后,中越分道扬镳,双方甚至还爆发海上及陆地的战争。中国改革开放后,中越关系改善,紧随其后的越南国家面貌的变化还以中国为借鉴。中越的现实矛盾是南海的岛礁主权争议,美国亦藉此见缝插针,美越关系破冰与此不无关系。

当中国发展40多年之后,越南逐渐认识无论是经贸还是地缘政治,都离不开中国。于是,将争议搁置并管控分歧,加上同属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关系经螺旋式上升达到更高层次上的成熟。标志事件是,中共二十大之后,越共总书记阮富仲成为中方第一个接待的访华客人。

横亘在中菲之间的障碍是黄岩岛等岛屿主权争端,以及以此相关的海上油气开发及两国渔业活动的纠纷。若将岛礁争议搁置,共同开发海上油气将给两国带来利益;同时,两国在其它领域的合作便不受阻碍。此次菲总统小马科斯访华,双方签署多达14项协议,确立农业、基建、能源、人文,四大重点合作领域。

美利用东南亚抗衡中

拜登政府在2022年2月11日发布《美国印太战略》。其中,美方也对与东盟展开经贸合作有所著墨,以补齐其相关方面的短板。然而,美方始终视东南亚国家为抗衡中国的抓手,挑唆南海海权矛盾,煽动与中国抗争。同时,美方觊觎东南亚国家的军事基地,以此作为遏制中国军事力量的桥头堡。

近年来,美方试图在东亚地区打造印太版“北约”的意图昭然若揭,可见其印太战略的“军事化”“武器化”内核。爆发于2022年2月24日的俄乌战争,已持续10个多月,至今未见停火的迹象。欧洲军事集团——北约起码是此战的肇事方之一。

战争还是和平?东南亚各国早有了答案!

反应

 

言论

特朗普向习近平示好?/谢诗坚博士

 2024年对美国来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特朗普经过4年的卧薪尝胆后奇迹般熬出头来,成为继1884年罗弗克利夫兰后第二位隔一届重回白宫的总统。

对于特朗普的回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看来态度谨慎,希望迎接一个晴朗的中美关系。而特朗普到目前的表现,表面上也是积极向上的,让人感到继奥巴马总统之后,特朗普会改变对习近平的态度。

中美关系大倒退

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时于2018年向中国发动贸易战,令中国措手不及。除了提高关税征抽外,美国也对中国一些产品实行禁令。

因为这一突如其来的巨变,导致中美关系友好近50年后,又再出现大倒退。主要是美国指责中国在双方贸易上,一直占出超地位,而美国的入超却越来越大。

对此,特朗普要中国以最快的时间调整偏差。但这种长年累月压积下来的大出超,已非短时间可以弥补。

今次,特朗普第二次上台之后再次提出“美国优先”的口号,但他又不能否认由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ByteDance)独资拥有的短影音平台TikTok救了他,不少选民也利用这个平台传布对特朗普选举有利的短片和宣传。

反之,美国民主党的拜登则少有从TikTok中获得利益,也就借故指中国发明的玩意儿有窃取情报的功能而通过禁令。特朗普上任后,他第一件事就是给TikTok75天宽限期,以观后效。

当然,我们不能期望特朗普会改变他的反华反共政策,更何况他的内阁中也有不少鹰派人物,如国务卿卢比奥和国防部长海格塞斯,这也是一个令中国头痛的问题。

除非特朗普能够压下鹰派人物的歧见,减少对中国的仇视和怀恨,否则中美关系将不可能恢复常态,甚至会发生预想不到的擦枪走火。

反共立场不会改变

正是这种关系不被看好之际,特朗普今次突然心血来潮,决定邀请一些国家领袖参观就职典礼,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被邀请成为嘉宾,可以说是特朗普费尽心思想出来的高招。

美国的反共立场不会改变,尤其对于让中国走在前头,就美国而言,万万不能允许。只要中国不在现代化武器方面过于耀眼,美国就会当作中国还赶不上美国,正如拜登离职前说,中国永远赶不上美国。

在此情况下,中国让美国占第一位也不是坏事,因为在今天的世界博弈中,实际上,离开了中国就无法解决问题,例如以巴达成的停火协议、俄乌战争有望结束、南海不再兴风作浪及台海事务减少国际化,也是因为中国介入促成的。

如果特朗普对于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和气候组织,最终没有收回成命,就是对人类安全不负责任。除非联合国有能力负起这两大重责,否则人类的健康和空气的污染又由谁来管?

说来说去,特朗普并没有将重心放在争议的焦点上,而是一切以美国为主。在发出善言之后,又来个下马威(估计会对中国产品入口美国再加征10%,也会对中国实施更多的禁令)。因此,期待特朗普在百天内与习近平会谈而达成成果,也许并不容易,可能是一场“持久战”。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