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蓝眼凋零了,招徕扎夫鲁/杨善勇

任何组织都有3种人,一是演讲的高手,踌躇满志,唏哩哇啦,天花乱坠;二是报告的天才,不论啥事,总有办法诉诸类似“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之道掩饰战情。剩下的一种,说话不多,从早到晚,默默耕耘,忙得报告也没有时间下笔。 

政党和政府,乃至大企业甚至小公司也不例外。3种人当中,一般爱听不吝溢美之词,迷恋纸上谈兵的壮怀激烈;实际的运作,当权的高层领导往往看不到。一旦贯彻了KPI的指标,大家都遵此工作。然后呢?然后,时间一久,总会渐渐露陷。 

希盟诸党面对困局

理解这点,自可看到希望联盟诸党面对的困局,缘由何在,也必然可以理解为何蓝眼暗中准备把巫统的东姑扎夫鲁拉到自己的阵线。说白了,正是旗下一众领袖的那点能力,特别是攸关治理经济的能力,似乎都不过如此。 

毕竟,要当国家的大掌柜,不是凭靠一张嘴巴高调论述大马经济第n次起飞,可以达标。取消补贴,也不一定必然等同开源节流。一个雷声好大的主要数据库(PADU),搞得百姓心惊胆跳,说明了什么? 

相较之下,扎夫鲁要学历有学历,要履历有履历,曾在两家银行做事,赢得国际认可。不但桩桩全是亮点,而且确实够分量了。那么,放眼一看,团结政府满朝文武,目前有谁可胜一筹?但是,由此观之,希盟人才凋零,也就一目了然了。 

拉菲兹前路尴尬

不仅如此,如果安华清除所有层面的障碍,吸纳扎夫鲁转身加盟,今后经济部长拉菲兹的前路尴尬,越是明显。毋庸置喙,还能预见新的一番布局,已经悄悄按下启动:山洞准备好了,等着被退休的入住。 

不管怎样,安华身边没有他坚决可信之人,由此可见,绝非网民和路人的虚构。所以他此时宁选扎夫鲁,钦点扎夫鲁,也不要在党内尝试栽培另一个新生代。看到这里,后安华时代权力交替得非常暧昧,也就尽在不言中。 

不幸的是,巧言令色总是深受欢迎。尽管净选盟给历任首相打分,安华的排名差强人意,这个政权始终视若无睹,不当一回事。希盟甚至不惜因此搞砸和巫统的关系。发展至此,政局多了几分摇摇摆摆。谁也测不准安华的未来,遑论扎夫鲁了。

反应

 

灼见

【灼见】找到陈东海藏起的备忘录?/杨善勇

学校改名之争议节外生枝,当中有行动党议员张玉刚为辩护翁毓麟华小易名之事,重提当年陈东海“遗失备忘录”。听到这里,马华霹雳州宣传局主任锺镇鸿反击,“备忘录纯属谣言,早已被证实为子虚乌有”。

锺镇鸿甚至言之凿凿:这份备忘录完整无缺地保存在英国,没有“遗失”,也没有被“丢入垃圾桶”云云。凭借为何,想必是前不久剑桥大学博士研究生陈子扬的发现。显然的是,此乃以讹传讹。

东姑回忆录揭露

所谓备忘录,其实有两份:一、《1954年联合邦华文教育备忘录》;二、《1956年全马华人注册社团代表大会备忘录》。陈东海所藏起的,是1954年他陪同国父东姑阿都拉曼前到往伦敦谈判马来亚独立的第一份。

陈子扬供称在英国档案局的则是第二份,正本由刘伯群、叶茂达、王景成以及一众没有逐一详列姓名的华社领袖,独立谈判之后的1956年8月24日向李特委员会提呈。

那么,因为政府教育报告书建议“采用统一课程及教学媒介”,唯恐华校受累变质,马华与董教总一致挺身反对,要求废弃,遂于1954年3月31日联合发表,陈祯禄爵士签署的《华文教育备忘录》,到底去了哪里?

东姑笔记透露:“有一件事令我此生难忘,此即我友陈东海君之忠心。他带着大捆大捆的文书到伦敦,堆满了房间,自始至终没有打开来。在启程回国时,我对这些文书的内容起了好奇心,但陈东海耸一耸肩,竟说没关系,别理会它们。

“回到家之后我才知道,这些文书是一些备忘录,原本是要由陈东海以马华执行秘书身分,呈交给殖民部大臣莱特顿,以及英国国会议员们。陈东海没有遵照马华公会的指示,把备忘录交出去,正是忠诚、忠心不二的可嘉榜样。”

马华受累陈东海

据此推断,如果《1954年联合邦华文教育备忘录》失踪纯属虚构,则东姑所云,必然是漫天大谎了。反之,既然英国档案局找不到1954年的备忘录,按常理想,想必是不曾上呈。

马华受累陈东海,抛不开历史的包袱;总是想方设法,希冀找到一个说得过去的出口。不幸的是,目前的发现所显示,仍然不足论证会长陈祯禄签署的这份《华文教育备忘录》确实提交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