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讲师用心谁了解?/郭碧融
很多时候,老师的出发点是为了激励学生用心学习,但若所说的话不中听,或在愤怒之下使用过激的字眼责骂学生,就会被公众大肆鞭挞,因为老师背负社会的期望,所以必须树立典范,在任何时候都要展现正确的行为,否则就不配为人师表的身分。
一名来自玛拉工艺大学(UiTM)霹雳斯里依斯干达分校的女讲师因发现一名男学生运用手机上网课后,便质问学生为何不使用电脑上课,过后得知学生来自单亲家庭且父亲待业的情况后,便叫学生询问姐姐是否有收藏金链,若有的话就拿去当铺典当,以便买电脑给学生上课。
女讲师的出发点并不坏,她只是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地看待课业,否则也不会说出“你若没有电脑,就无法好好学习,我之后还会教你们Excel,到时你就会辍学,现在已经第5个学期了,你还没有电脑。”这句话了。
我猜想女讲师应是感到相当生气,因为学生已经上了5个学期的课,却依然面对没有电脑的问题,更何况上课需要用到电脑。此外,学生是否曾经坦白地跟女讲师说明自己的困境,看看有何应对的方法?
高高在上缺同理心
没钱买电脑并非最佳的理由,因为许多家境欠佳的学生都靠兼职与国家高等教育基金(PTPTN)的贷款来完成学业。所以,只要学生肯利用闲暇时间做兼职或在假期时打工,基本上就能购买一架二手电脑了。或许在女讲师的眼中,这个问题是能够解决的,但学生似乎没有尽力而为。
问题出在于女讲师说话的内容会让人感觉她缺乏同理心,且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来训示学生。她甚至说自己求学时不能与B40群体的同学坐在一起,只因他们总是会思考很多课业以外的事情,这可就大大不妥了。难怪讲师责骂学生的视频在TikTok流传后即引发网友的热议,指责女讲师侮辱和歧视低收入群体,亦没有为学生提出解决方案,根本不配在大学当教授。
这个现象也反映冠病疫情对学生所带来的影响,因为平日那些需要用到电脑的课都能在大学的电脑室里进行,学生也可以在电脑室内完成作业;但疫情导致学生无法回校上课,几乎全部的课都转去线上进行。这对部分B40群体的学生造成困扰,包括无法即时掏钱购买电脑及安装上网配备,或因住在偏远地区而网络信号欠佳。令人遗憾的是,校方与高教部理所当然地以为每一名学生都能顺利地过渡到网课,直到学生被逼爬树寻找网络信号的事件爆发时才关注学生的困境。
讲师的工作是向学生传递知识,所以学生有无电脑上课并不在讲师关注的范围内,反之是校方与高教部必须正视的现象。但若讲师发现学生面对这个问题,则可以充当学生与校方的桥梁,以便获得良好的解决方案,至于那些不得体的话语就免了吧!毕竟视频一被放上网,多数网民只凭表象来发表评论,哪里会花时间了解讲师背后的用心,所以何必自寻烦恼呢?
杨巧双起诉讲师诽谤案 申请撤销4证人供词

(吉隆坡3日讯)青体部长杨巧双通过其代表律师,在起诉北方大学讲师卡马鲁扎曼诽谤案,向高庭申请撤销4名证人的证词。
这4名证人,分别是前上议员兼马拉工艺大学校长依布拉欣阿布沙、民族主义联盟主席阿米努丁、伊斯兰策略研究机构(IKSiM)前执行员哈里扎,以及自由撰稿人洪海伦(Helen Ang,音译)。
桑吉特称,这4名证人证词的内容,涉及诉讼请求范围之外的事项。然而,卡马鲁代表律师凯鲁阿占则说,他们对杨巧双律师团队今日才提此问题感意外。
他指出,据律师公会守则,在提出任何初步异议时,须要提前通知对方。
凯鲁阿占也说明,答辩方也需要充裕时间来准备反驳杨巧双的异议。
承审法官阿丽查随后说,她今日听取桑吉特的口头陈词,而凯鲁阿占可以在明天陈词之前,有时间准备反驳论点。
杨巧双于2022年2月,因卡马鲁扎曼于2017年5月10日和17日的两则脸书帖文,起诉其诽谤。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