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2023年要大祸临头了吗?/霍咏强

踏入新的一年,环球经济和国际安全都浮现各种隐忧,不少评论认为今年危机四伏、甚至有崩溃的风险,2023将会是怎样的一年?
从经济发展角度:崩坏?没那么恶劣。从社会民生角度:放飞?没那么轻松。从国际安全角度:停火可以?停战不成!
为什么经济不至于瓦解?目前世界之危、源于美国对金融和贸易系统的肆意操控,挑起俄乌冲突、欧洲走入死局。然而,解铃还须系铃人,正因为美国要面对未来的艰苦日子,反而是支撑经济不会崩溃的关键。
同一时间,世界的另一个臂膀中国,宣布完全开放防疫措施,解除出入境限制,大量感染之余也是危中有机,只要能跨过医疗系统所承受的压力,除了为重启内外双循环的经济发展外,也变相代替了世卫组织、宣布冠病疫情结束!
欧美对华战略变脸
中国迅速扭转政策,却暴露出欧美国家对中国各方面战略上的“变脸”。
正如《纽约时报》总结去年新闻时,还刚提到苹果连续增长的势头现在正面临风险,原因在于中国“清零”政策对供应链和消费信心构成巨大威胁。中国在12月初取消对冠病的防控措施,《纽约时报》却反过来指中国许多行业因为工人染病,导致短时间内人手短缺,业务无法正常运转,面对难以预测且不受控制的疫情及金融的不确定性,复苏之路将是崎岖且痛苦的。
这种“打倒昨日的我”的报道,正好表明过去中国的防疫政策非常正确,而不是所谓威权的捆绑,而今天的改变,也是回应社会复常的要求;如果春节后,中国经济重回正轨,那中国在3年防疫中,称得上是成功中的成功。
美国眼中只有对手
《纽约时报》的态度同样代表着美国眼中只有对手、没有盟友!美国通过北约监控着欧盟,在俄乌战争中欧洲成了大输家,这并非美国的失误、而是实际的操作目的。在这场欧洲能源危机牟暴利的,正是美国燃油商人,用几近危机前十倍价钱180欧元(约850令吉)的所谓“价格上限”、把自己的液化天然气高价送往欧洲。这种情况美国人明白、欧洲人同样明白,但欧洲国家永远摆脱不了美国,正如大不列颠帝国在脱欧后迅速衰落,彻底走入历史。
反观中国,强调不称霸、不结盟,不但已被赶入穷巷的俄罗斯和伊朗都站在中国一方。近年经济发展迅速的东盟拥虽不想选边站,但现实角度必须向中国倾斜,美国对它们的坏影响远远高于正面效果,更要慎防“被搞革命”。
中国素来得到人口同样高达14亿的非洲的广泛支持、前景乐观。中东产油国原来靠美国“保护”,但近年局面大变,尤其沙地阿拉伯王储和美国闹翻,所以对习近平来访作出了超高礼遇,并逐步推动以人民币作为购买石油的货币,态度同样鲜明。
在新年期间的两宗新闻,或许更能代表中美双方的态度和策略。
拉丁美洲本来是美国后花园,但从近年这些国家屡屡不怕得罪美国,可见它们的独立性大增。厄瓜多尔总统拉索日前表示,已与中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并称这是“开启2023年的好消息。中国和厄瓜多尔之间的贸易谈判已经圆满结束”,该协定将提高厄瓜多尔的出口量,并促进工业领域的增长。厄瓜多尔的产品将优先出口至中国,该国制造商将能以更低成本获得中国的设备和产品。
明争暗斗不会减少
哪美国又如何?《防务新闻》称今年夏天,美军将建立有史以来首支水面无人舰队,承接2021年9月成立特遣队。美国海军的无人机部队一直在中东海域测试和开发无人机平台,在过去的一年中,他们在该海域操作水面无人航行器超过2.5万小时。
名为“数字新世代”的演习,将新型海上无人系统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海军作战行动,所谓“通过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结合,增强区域海上安全并加强威慑”,真正意义不过是用来巩固霸权地位。
中国不断扩展经济贸易伙伴,为的是以正面外交关系来突破美国封锁。美国发展无人舰队关键则在于强化武力。双方的正面对抗虽说会在经济危机下有所收敛,但明争暗斗却也不会减少,虽不成风暴、却也难免风雨飘摇。
评美国关税措施 中国官媒:天塌不下来

(北京7日讯)中国官媒《人民日报》再度针对美国最新关税措施发文,指美国滥施关税将对中国造成冲击,但天塌不下来,并说未来根据形势需要,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调整余地,随时可以出台。
《人民日报》星期一(4月7日)在评论员文章中说,此次美国政府对中国加征34%的关税,加上此前加征的关税,将严重抑制双边贸易,短期内不可避免地对中国出口造成负面影响,加大经济下行压力,但中国是超大规模经济体,“面对美国的关税霸凌冲击,我们具有强大的抗压能力”。
文章称,近年来中国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对美市场依赖已在下降。中国对美出口占全部出口的份额已从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的14.7%,对美出口下降不会对整体经济造成颠覆性影响。
该报也说,美国内不少产品对中国依存度较高。当前美国不仅在很多消费品上离不开中国,很多投资品和中间产品也需要从中国进口,有若干品类依存度超过50%,短期内在国际市场上很难找到替代来源。在全球产供链深度交融的大背景下,中美贸易不可能完全中断。
《人民日报》强调,中国已与美国打了八年贸易战,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虽然国际市场普遍认为美国滥施关税超预期,但中共中央对美国对中国实施新一轮经贸遏压已有预判,对其可能造成的冲击有充分估计,应对预案的提前量和富余量也打得较足。
文章称,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就如何应对美新一轮对华遏制打压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根据外部影响程度动态调整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该报续称,未来根据形势需要,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调整余地,随时可以出台;财政政策已明确要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财政赤字、专项债、特别国债等视情仍有进一步扩张空间;将以超常规力度提振国内消费,加快落实既定政策,并适时出台一批储备政策;以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坚决稳住资本市场,稳定市场信心,相关预案政策将陆续出台;各级政府将“一行一案”“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受冲击较大的行业和企业,支持企业调整经营策略,指导帮助企业在尽可能维持对美贸易的同时,开拓国内市场和非美市场。
《人民日报》也呼吁美国“纠正错误做法,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方式,同中国和世界各国磋商,妥善解决贸易分歧”。
《人民日报》在星期六和星期天(5日和6日)针对美国关税措施发表署名“钟声”的评论,警告美国滥用对等关税终将让美国陷入自我反噬的恶性循环,并说中国将与各方一道,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新闻来源: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