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向美深层政府开战?/霍咏强
踏入蛇年之际、发生了一件笔者认为属于核爆级的新闻事件,美国效率部主管马斯克(Elon Musk)向总统特朗普提出解散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开发署)的建议,特朗普同意后由国务卿鲁比奥署理。由于开发署属于独立机构,不属于内阁部门,是国会依据相应法律设立的,尽管总统有管辖权,但无权撤销,所以才先由国务院“先管理、再合并”。
马斯克进入美国政府的关键任务,就是扫除内部淤血,所以一开始向各部门发送“肥鸡餐”的自愿辞职补偿,以至于裁撤多元平权(DEI)部门都没有掀起太大风浪,但杀到开发署头上,就是另一回事,不少评论都视之为马斯克向美国“深层政府”开战,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开发署的真实任务,就是作为美国向世界各地发动“颜色革命”的推手!
按照官方说法,开发署代表美国政府管理世界各地的人道援助计划,拥有约1万名员工,其中三分之二在海外工作。在60 多个国家设有基地,并在其他数十个国家开展工作。
拜登过去的4年任期里,开发署总计获得超过2000亿美元的资金,对于马斯克提出的“4年节省2万亿美元”的目标,很有吸引力。
暂停美国对外援助90天
特朗普就职后签署行政令,要求美国所有对外援助暂停90天,以评估项目是否有效、是否与本届政府对外政策保持一致,导致数以千计由开发署主导的援助项目暂停,开发署约60名职员在1月27日被要求休假。连带影响下,以此为财政来源的公共卫生研究院(NIH)1月28日就因对外援助项目冻结,解雇600名员工。
表面上,开发署的大部分预算都用于卫生项目,但这只是明显的单一大项,如果将一些难以分类,例如政府管治、青年事务、甚至所谓和平项目,都和策划推动或推翻当地政权的意识形态工作有关。就连BBC旗下的《媒体行动》组织,2024年亦获得开发署的323万美元资助,是第二大捐助者。
正因为开发署是各国亲美NGO的最大金主,是美国策动颜色革命的推手,比如在对华援助项目,主要就是援助西藏和新疆,对象是异见分子,甚至通过资助NDI和NED等所谓“民间组织”在全球推动名为民主、实为颠覆的活动。由于开发署拥有庞大的资源和影响力,亦被视为美国官员其中一个重要的“旋转门”,在退任后转战私人企业。
乌3个月获超过5亿元
10年前,笔者就因为乌克兰第二次颜色革命,深入分析过开发署的资金流向。当时是在乌克兰出现暴力抗争推翻时任总统亚努科维奇后,解构美国如何利用所谓“教育”工作、和“对抗大杀伤力武器”渗透乌克兰,提供了9000万美元的支援。当时开发署的开支已经高达157亿美元,时至今日、水涨船高,在2023年就更突破500亿,乌克兰今年度短短3个月已经获得超过5亿元。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用极尽鄙视的言词攻击开发署,也转发了其他人的攻击帖文,直指“美国国际开发署是一个犯罪组织,是时候让它消亡了”,并提及开发署用美国纳税人的税款资助了生物武器研发,而这些武器杀害了数百万人,这项指控说的就是NIH资助的民间机构在武汉展开病毒研究。
追查过程同样精彩,白宫曾将开发署的两名高级安全负责人停职,原因是他们认为有法律义务,拒绝向马斯克的政府审查团队交出查核受限区域机密资料的权限。马斯克的团队并不具备足够的安全权限来访问这些信息,最终需要由财政部出手,审查团队才能取得各项支出资料。
解散“颜色革命发展局”是多伟大、多神圣的任务?马斯克甚至因为连串调查行动,资金涉及克林顿家族等众多政界大腕,招来生命威胁。但是策动“颜色革命”这样重要的美国策略,又是否真的能轻易放弃?融入国务院会否令这些革命开支更难追查?
美国启用对等关税政策 对大马出口构成新挑战

(吉隆坡3日讯)美国政府于当地时间4月2日正式启用全新的关税体系,全面推行“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s)政策,对所有贸易伙伴实施基于其对美关税水平的一半比例征税。此举标志着美国贸易政策重大转向,引发全球市场震荡,也令马来西亚等出口导向型国家面临新挑战。
根据美国总统府发布的关税列表,美国将不再统一征收10%的进口关税,而是依照各国对美出口产品的平均关税税率,按“对半征收”原则实施。例如,越南对美商品平均征收90%关税,美国将回征46%;中国对美关税为67%,美国征收34%;而马来西亚对美出口商品征收47%,美国将对马国产品征收24%。
该政策涵盖了包括中、印、日、欧盟、东南亚等主要贸易国,并以图表形式公开对各国关税对应标准。对美国关税原本低于10%的国家,如英国、纽西兰、阿根廷等,美国则继续征收10%的“基准关税”。
此举大幅超出市场预期。此前多家国际投行,包括高盛,曾预测美国将以10%-15%为关税平均水平,最终经由谈判可能降至9%。然而,根据此次实际公布的数据,多数国家面临的美国关税水平远高于15%,使全球市场对美国通胀上行和经济放缓的忧虑迅速升温。
据估计,该政策可能导致进口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受压,加剧供应链紧张局势,并提升美国国内通胀风险。部分经济机构预期,美联储可能被迫提前降息以稳定市场和维持就业。
大马出口产品对美竞争力下降
对马来西亚而言,此项政策的直接影响体现在出口产品对美竞争力的下降。美国是马来西亚的重要出口市场,涵盖电子、电气设备、橡胶制品、家具等多个关键行业。根据新规,美国将对来自马来西亚的产品征收24%的平均关税,远高于以往实际税负。
尽管该政策并未完全“对等”反制,而是实行“对半征税”,但对马来西亚厂商而言,增加的关税成本可能迫使买家转向关税较低国家,或要求压价,从而影响出口订单与利润空间。
除东南亚外,日本、韩国、欧盟、印度等国亦被列入关税调整清单。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此次“对等关税”政策将重塑全球贸易谈判逻辑,未来不排除其他国家效仿设立“对等机制”,进而加剧全球贸易壁垒化趋势。
目前尚未有消息显示,美国是否会开放对个别国家进行豁免或重新协商。但政策的突然推行已让全球市场高度紧张,黄金、原油等避险资产价格随即上涨,反映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