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马英九能纾缓两岸关系?/蔡元评

“为官不为”是主政者常见的怠忽和荒政。官员曲意逢迎,明知政策歪了却明哲保身,表面一团和气,愿当好好先生。窃位素养,是国之灾患。

“在其位,谋其政”,意思是在权位上的时候,须认真的思考任务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要尽什么该尽的责任。反其义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职位上,失去了权力,再去补充当年没办的事,已是气若游丝,脚步踉跄。

八面玲珑面面俱到

2024年清明,马英九回大陆。一行人先到广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拜祭,再拜访孙中山故居、黄埔军校旧址;缅怀先烈,铭记中国国民党往日的光辉。

马英九在孙中山故居表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在七十二烈士墓园前,他多次哽咽,强调“期盼黄花岗精神能够不断传承,让后代子孙、两岸的中国人,都能永远记得先贤的牺牲与奉献。”

在“三秦大地”,华夏文化发祥地的陕西,马英九参加黄陵举行的“甲辰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几度再哽咽。此后,他往陕西扶风马援祠寻根,拜谒马氏先祖;当然,又泪如雨下。

最后,马英九到北京和习近平会谈,表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结束了大陆行。

马英九领导台湾8年,在位时,不哽咽、不落泪;不在位时,才到大陆哽咽。马英九对“官场姿态”熟门熟路,主管台湾时八面玲珑,不得罪人;到大陆时面面俱到,表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大陆听了窝心,不在话下!

藏匿在马英九内心深处的,似乎是恋恋不舍的“中华民国”国歌。

你表你的我表我的

“中华民国”是国共交战留存在台湾的政治实体。马英九以“中华民国”元老身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习主席对等接触,并承认“九二共识”;在他看来,对两岸都能交代。

2008年,马英九以58% 高票赢得大位。国民党在立法院虽以35比民进党68席落后,但仍然掌握行政权的绝对优势。2012年,马再以51% 连任,立委选举,国民党扭转乾坤,64比民进党40席,六辔在手,全面掌控台湾。在其主政的8年期间,马英九虽受民意器重,但自始至终闭口不谈统一,只提和平。

上任之初,马英九跌破各方眼镜,匪夷所思的“三顾茅庐”,请出台独的赖幸媛接掌“大陆委员会”。赖被认为是“最能精确传达李登辉意志”的人。有意无意,马复辟了李登辉鼓吹的“两国论”。

李登辉的“两国论”、陈水扁的“一边一国”,是台独上桌的大菜。蔡英文躲躲闪闪,端出“维持现状”,裹着“中华民国”外衣的甜点,里头则是“去中国化”的馅子。蔡接班人赖清德则赤裸裸,声明自己就是“台湾独立的政治工作者”,另外,还搭配一位生母是美国人,在美国长大的萧美琴当副手。

2008年马英九上任时,国民党通过新政纲,增列“三不”政策:“不统、不独、不武”。马英九说,三不的意思是:“任内保证不推动两岸统一,也不会宣布台湾独立,两岸之间不进行军事战争”。

“三不”呼应李登辉“两国论”和陈水扁的“一边一国”,国民党和民进党一起合唱“两岸两家”。国民党为了表示和民进党有别,提示大陆,党仍然认同“九二共识”;但又强调,所谓的“共识”是“你表你的、我表我的”!

落实美国对台政策

“三不”阻碍两岸追求整合、寻求共识的步伐。马英九当政8年错失了很多机遇,影响更为深远的,是未阻止民进党篡改学校课纲,抹掉年轻一代的中国意识。

2000年,陈水扁推动教科书“去中国化”,大幅调整历史跟国文科目。中国史被纳入东亚史脉络,国文则删减文言文,刻意的抽掉中国根源的价值观。孔子、孟子的品格教育一点一滴被弱化。大笔一挥,删掉了诸葛亮《出师表》、顾炎武《廉耻》等励志作品。台湾教育于是出现一股逆流,冲击学子的是非观。

马英九是国民党失落的一个清晰音符。此刻,台湾不论谁当家,只有一个愿景:落实与大陆平起平坐,互不隶属的态势。简言之,独立自主,争取美国为其靠山。

台湾政治氛围和白宫无缝结合,美国台海政策完整而具体的在台湾落实,而国民党沦为民进党的“台独”副牌!

信任美国,不信任大陆,是岛上的普遍认知。期盼台湾出现高能的领袖中流砥柱,创建新格局;水远山遥,前路朦胧!

 
 

 

反应

 

言论

台积电忘了自己忘了一切/蔡元评

全球首席的芯片工厂台湾积体电路公司决定增资美国,“台湾再见”!

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与特朗普紧握双手,宣布台积电将在美国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计划加建设多个晶圆厂,发展高档芯片。加上此前投入的650亿美元,总金额高达1650亿美元,成为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单项海外直接投资。

台积电增加美国投资,并非单纯的商业行为,而是台湾认同灭绝,归属感迷失,红灯亮起的讯号。

台积电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上,芯片制造的龙头。2024年占全球芯片出货量64%,稳坐钓鱼台;依次为韩国三星、美国英特尔,和遥落其后的中国中芯和华虹。半导体上游的巨擘,苹果、 博通、高通、英伟达 ,个个牵手台积电,为其晶圆代工。

蒋经国留下的遗产

2023年,台积电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168名。营收美元694亿、利润273亿(39.3%)、资产总值1805亿、员工7.6万。

台积电“一夫当关”,以多维度支撑台湾经济,营收占台湾GDP比重9%,出口贡献16%,税收占全台总税收6%,相当于台湾第2到第10名企业的总和,并以其“集群”魅力,带动产业链相关就业人数超过40万,占台湾总就业人口的3.5%。

台积电是蒋经国留下的遗产。1987年,小蒋看好芯片潜能,领导资政孙运璿、李国鼎部署远程计划,重金邀请张忠谋从美国回台建厂。当初连续赔了10年,但小蒋不气馁,一直押宝;凭着非凡的魄力与决心,几经蹉跎,终于开花结果,巩固了台积电的辉煌地位。

芯片制程神乎其技

全球芯片市场规模约为5300亿,年增长率8%。作为数字时代的“新石油”,芯片角色愈发凸显,成为国际政治与经济战略的利器。从手机、个人电脑、可穿戴设备,到飞机、导弹、航空航天,都需要芯片驱动。

台积电虽然是一家半导体下游的代工厂,但对芯片制程的3个关键:光刻、刻蚀、薄膜沉积技术非常独到,而且不断的突破,水平迈向2纳米的巅峰; 说是“神乎其技”绝不过分 !

此外,还有一套滴水不漏的品管流程,确保每颗芯片都符合最高的质量标准。简言之,“菁英团队”是台积电的瑰宝、台积电的心脏! 2纳米是芯片工艺最先进的节点,比一根发丝的直径还要小几千倍。每平方毫米晶体管密度超过3.5亿个;美国则拥有许多半导体的专利,例如制造技术、生产设备和材料。美国通过独一无二的ASML光刻机、泛林(LAM)芯片材料、以及英伟达提供的光刻效率计算系统(cuLitho),牢牢地在上游掌握台积电的一举一动。

台积电10名董事会成员, 美英两国占6人、台湾4人。在决策层次上唯“美命”是从!

美国为赢得芯片战争,推出了《芯片法案》,提供527亿资金补贴和各种优惠,吸引各国把产业转移美国,并限制各方往中国投资,旨在动用政府力量,强行把半导体产业集中到美国本土。

2022年,台积电开始打包,往美国大搬家。第一波动用10架包机,搭载300工程师和上千名家眷,带着设备,浩浩荡荡飞往美国定居。

台积电在美国巧取豪夺下,一步步被掏空,一点点被榨干,最终成为“美积电”。被台湾誉为“护岛神山”、“定海神针”的台积电消失后,台湾得为岛上空洞的产业寻找新的力量。

低头求活整碗端走

前路很漫长也很曲折!台积电的“龙骨”,是台湾高教培育的高科技菁英,没有这些顶尖的科技人奉献,不会有台积电,更不会有亮丽的台湾半导体产业。

台湾并非手无缚鸡之力,只要大家说“不”,美国就难以得逞!但高高在上的台湾政府对“护岛神山”被整碗端走却噤若寒蝉,慷慨地将其用作“媚美谋独”的伴手礼!

“忘了自己”是一种受挫时出现的情绪。为了逃避不愉快的记忆,人们会另找避风港作为新的落脚处,或新的出发点。此时的决策会显得仓促与凌乱。

以一句话形容台湾和台积电的场景:“忘了自己,也忘了一切”!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