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人

走在正确道路,必不疲乏!——巴生基督教华人卫理公会原住民事工

报道:吴兆慧

“巴生卫理公会原住民事工”创立初期,一名原住民牧师“提醒”事工团队:踏入这项事工,必须预备经历4件事——忘恩负义(Ungratefulness)、失望(Disappointment)、心痛(eartache)、流泪(Tears)。

这13年来,他们都经历了。

事工创始人童贵顺说:“我们曾为这些原住民哭过好多次。有时候也想,我们付出这么多,给他们最好的,他们为何不珍惜?”

其中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个服事了3年的原住民村。“我们曾用心教导他们、预备食物给他们吃,有次去到,他们却说“Jangan Masuk Lagi”(别再进来了)。我们感到心痛,也为此流了不少泪,只能向神倾诉。”

至今,他们仍不知为何遭拒。

即便如此,他们坚持做下去——“当生命经历了神,便会明白基督为我们牺牲,祂为我们流泪,甚至为我们死。事工再困难,我们都愿意为神走下去。”

爱神所爱

彭亨州柏道原住民事工除了巴生堂会友,也吸引来自不同教会的人参与,他们多数生活在市区,注重卫生整洁;但是,大部分原住民的卫生意识并不高。“当大家发自内心爱这些原住民,即使有的原住民小孩流着鼻涕、仪容不整,团员仍伸出双手拥抱他们。”

在村里留宿过夜时,大家在又冷又硬的地板铺上睡袋,在各种“怪异”声响、蚊虫的伴随下入眠。翌日,大伙又坐长途车回到巴生。即便如此,每每结束后,大家都会热烈讨论——下次来,要为原住民做些什么?

“大家原本能在家看电视、休息,为何愿意到原住民村服事?愿意在简陋的厕所洗澡?愿意睡在冷冰冰的地板上?都是因为神的爱!”              

最让童贵顺感动的是,有次聚会,共有93名原住民洗礼,是他从未见过的景象!“这发生在我们进去第二年,那是以前的宣教团队所种下的种子,我们负责收割。”之后,许多原住民也陆续信主。

这13年来,他们的付出一点一滴地渗入原住民的生活——信仰、教育、习性……每个微乎其微的改变,都足以让他们欣慰。

做神工作,神必供应

职场上,童贵顺是一名会计师,与太太合伙创办一间事务所。为了原住民事工,他常“公器私用”——到办公室策划、预备事工,一度引来太太不满。他笑称,太太老早就想退休,他却让太太再“撑一下”,因为需要一个工作空间,策划事工需要!

每次出发前,他早晨5时30分就到菜市场选购食材,7时许回到家分类、收拾。团员随后到他的住家外集合,再由他分配岗位、车辆;他们同心祷告,然后出发。

每年12月雨季期间,他们会在其中一个原住民村举办圣诞庆典;奇妙的是,庆典进行时,从未下雨。非但如此,原住民的族群意识强烈,甚少与其他村庄的人过多交流。有次,他们举办的庆典吸引了其他村民前往,参加人数近千,让他们措手不及!

童贵顺认为,持续一项事工最大的挑战是人手不足,因此在开始原住民事工时,他告诉神:“我不要四处‘求人’参与,若你给我5个人,我们就做5个人的工作;10个人,就做10个人的工作。”

“神很信实,至今为止,我们从未缺乏。好几次,有团员因有要事,出发数天前通知我他们无法参加。可之后,总会接获另一些人致电,询问是否能临时加入。”

他坚信,只要以神的方式做神的工作,神必定会保守和供应。

“圣经的教导是,施比受更为有福。我一直以为,是我们在帮助他们,其实,我因这事工获得最大的祝福——从来没有感受过的喜乐!当你在正确的服事中,你不会感到疲乏。”

至今为止,神不断应允他们的祷告。“只有一个祈求神未回应,即赐给我们一对愿意留在原住民村里,服事他们的基督徒夫妇。”

是否会继续做这项事工?童贵顺语气坚定地说——“直到我见主面为止。”

失而复得的四轮驱动车

为了原住民事工,时任财政陈存帆特意购买一辆丰田Hilux四轮驱动车。他向神说:“这辆车奉献给你,为做主工而用。”

当时,许多Hilux四轮驱动车频频被偷,陈存帆未曾想,自己也会成为目标。

有次,他驾着那车,要到家时,一辆同款Hilux超越他,然后忽然停下。“我很疑惑,我并没有撞到他,他怎么突然停下?”直到那车忽然倒退,他才意识不妙;正想倒车驶走,后方竟出现另一辆四轮驱动车,把他“夹”在中间。

“前方的司机下车,打开后座门,拿出一把枪,缓缓走到我的车旁敲了敲车窗。我摇下车窗,他要我交出钱包,然后下车。”

他照做,而对方上了车直接驶走。陈存帆立即到警局报案。

约两周后,警方透过陈存帆的手机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成功逮捕嫌犯,还找到失车;而陈存帆最终选择原谅了嫌犯。

他坚信,是神将车送了回来;而那车,像童贵顺与陈存帆,至今继续“忠心服事”。

后记:

2024年,童贵顺卸下主席一职,成为原住民事工顾问,主席职位则由陈存帆接任。陈存帆相信,神会继续引领、供应,他们也会继续为主坚持这项事工。“我们邀请有兴趣者先来参与我们,观察我们的事工,若圣灵感动你加入,我们无任欢迎!”

反应

 

牧羊人

55岁生日礼物——跨出第一步,服事特殊儿童

文:郑素芬

感谢神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我一直有向神祷告:“神,请差遣我,我在这里,我愿意。”

2024年头,我涌起一个念头,不确定是否神呼召,但经过无数次祷告,并与教会牧者反复讨论,内心无比踏实与平安——是时候放下企业生涯所拥有的,离开职场,向着我默默关注了多年的特殊儿童教育,跨出第一步!

我大学本科不是儿童教育,若要申请攻读特殊儿童教育硕士,必需具备至少一年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感谢神带领,我很快找到了离家少于10分钟车程、一间由教会开办的特殊儿童园地,在里头担任义工。面试时校长问:“怎么知道是神派你来的呢?”我和校长分享过往的工作经验与性质、我的意愿,还有准备从零开始,谦卑学习,以帮助有需要的家庭——事就这样成了!

特殊儿童老师助手

2024年7月3日,我开始了崭新的生涯,担任一名特殊儿童园地的老师助手。对特殊儿童及学前教育没什么概念的我,刚开始工作非常辛苦,尤其第一个星期,看到孩子们的状况,心里很悲伤难过,也很茫然无助。教会的牧者及弟兄姐妹一直为我祷告,神也通过特殊儿童园地的“天使”对我说,不用替孩子们悲伤,只管做我们能做的——全力以赴,与孩子共处,尽所能帮助并教导孩子,不用想太远。

《马太福音》6章34节,主耶稣说:“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我开始释怀,也在工作上找到了喜乐。每日晨祷,我也记念儿童园地的师长、孩子及他们的家人。

孩子们在特殊儿童园地学习规律的团体生活。每天孩子们到园地后,都会自动自发脱下鞋子,放在鞋架;洗手,把手帕挂好;进课室,把书包放好;拿凳子坐下,玩老师们事先准备好的玩具。上课时间到了,孩子们把玩具归还,并准备上课。这些看似简单重复性的常规是经过无数次训练,才进到孩子们的脑海,成为他们的日常。

浓浓的喜悦感

一位年轻老师与我分享:在特殊儿童教育里,老师们不能只凭爱心与耐心,还要为孩子们设定常规,才能有条理地处理孩子们的问题。短短一席话,让我这行外人即时开窍!确实,我们无法预知孩子们的情绪与反应,但设定了常规,安顿好孩子,就可以在不影响大环境的前提下,更有效率地处理突发状况。

体能课,是课业的一部分,增进孩子们大小肌肉的发育。经过无数次训练,看到孩子们进步,老师们的喜悦是掩盖不住的。除此,孩子们也会学习辨图认字、写字、数学、英语、国语和华语。与老师们交流得知,孩子们进入儿童园地学习,加上父母的接纳、陪伴与关怀,通常都会取得大进步。我能感受到,老师们分享孩子进展时浓浓的喜悦。

与孩子们互动多了,我对特殊儿童也多了一些认识与认知。有些孩子虽然和他人没有眼神接触,但不表示他们没有感情,他们只是不懂得表达。通过孩子们的肢体语言,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他们一些的情感及感受。

经校长推荐,我在2024年10月开始了为期10个月的特殊儿童文凭课程。专业知识非常重要,如此才能更好地装备自己,在服事特儿路上走得更长远。

2024年,一个意义非凡的年份,感谢神给我55岁生日礼物,让我不只看到自己的需要,更看到广大社区的需要,并领悟到自己有能力帮助有需要的家庭。这崭新的旅程为我翻开了人生新篇章,开拓我的视野,更坚定往前走,用神的爱,祝福更多的人!

《使徒行传》20章35节:“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