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彼岸

一个人,也很好吧?

法筏渡江:薛振荣

网上看到这么一句话:害怕单身一人的,都应该去看这一部剧——《若是一个人》。我是看了这部剧,才搜索到这一段话,所以,我害怕单身吗?

《若是一个人》部分剧情内容与人物,有点像我当下的生活模式。剧情的对白与人物间的互动,给了我很多思考空间,尝试从不同的身份与形态,去看待自己目前的生活模式。

单身在目前的社会结构,是属于少数,或使用较悲观的形容词,是被边缘化的。单身群体不如女权、肤色、语言、残障人士等社会公共议题,会有更多人的关注。国家政策对于单身者的需要与保障考量,往往是缺席的。一些人更会有既定思维,认为单身人士孤家寡人,没家庭经济负担,所以可以也需要比一般人付出更多,包括时间与财富。

不过,这都是题外话,都不是《若是一个人》要探讨的话题。

女主角与男主各角别因为前一段爱情与原生家庭,对“爱”失去信心,开展了“到底一个人敢不敢或能不能去做”,但对外界而言是匪夷所思的故事线。10集的剧集,每一集都会抛出一道问题。一些我已经尝试过,一些我之前就在问自己:真的到来那一天,若只有自己一人,我可以面对吗?

你敢不敢一个人吃麻辣锅?

倘若我一个人去用餐,我会选择较小张的桌子。这样就不会出现与陌生人同桌用餐的尴尬局面。不然的话,食物送进口后,咀嚼刹那的不经意抬头,望向一个不认识的同桌人,没有话题、零交流,最后是匆匆把食物吃完,恨不得离开一个空气顿时凝注时间的场景。

一个人吃饭会尴尬,两个人呢?甚至一大群人呢?在等待餐饮送来的当下,我们看到的是大家在划手机,好像是为找不到话题而以手机来打破当下的僵局;更多时候,我们以文字短讯跟其他不在场的人作交流,反而冷落现场跟我一起用餐的伙伴。

《若是一个人》经典对白:“吃饭越来越不只是吃饭,有时候它是一种关系的确认,有时候它又是一种感情的交流;也许有些东西比较适合一个人吃,但有些东西一个人吃就是不对味。”

你吃过一人的年夜饭吗?

多年前,朋友在我第一次被公司外派到其他国家工作时,这么问我:“这么远,你不是无法在农历新年期间回国咯。”这问题像似把柠檬汁挤进我的鼻孔,酸酸的,酸到眼角突然泛泪。

人都说,佳节是亲友团聚的时刻。我当时还没娶妻生子(当然,现在还是没有啦),但我有父母与兄弟姐妹,他们都是我的家人;我还得趁新年期间,拜会一大票平时各忙各的老朋友。
佳节倍思亲。多远,我都会想办法回家过年的!

 

《若是一个人》经典对白:一个人或两人,其实都只是一种状态,就算你跟另一个人在一起或是交往,会感到孤独,那你还是一个人;有的人,虽然是一个人,但心灵上有家人与朋友的陪伴,反而不觉得是一个人。

你试过一个人旅行吗?

啊哈,这问题我比剧中的女主更能从容面对,因为我已经一人旅行好多次,尤其在法国工作那段期间,独自一人趁周末假日,往不同的欧洲国家出游去。

南欧与西欧一些国家,扒手特多,所以我改变把钱包放在裤子后袋的习惯,而塞在裤子前方的袋子。有一次我去了荷兰阿姆斯特丹,第一天就去买看风车的旅游配套。还记得那天人特多,大家都挤在一个小小的旅行社。离开旅行社后,由于刚才室内的人潮,第一个反应就是先检查前方的袋子。哎呀,糟糕,钱包不在前方的裤袋。背包内也找不着。回去旅行社,也挤了一会儿才到柜台,但他们也没看到。心跳动的旋律,仿如已经冲破我的躯壳,接着问题来了:钱与信用卡都在钱包。不见了,这几天我该怎么活?我还有可能回到巴黎吗?接踵而来的问题,直到手往后方袋子一碰,OK,钱包原来被塞在后面的裤袋。

哈哈,一个人旅行,对自己的人身安全与财务保管,更多时候会是一个行程的重要注脚。自己对自己的提醒、惊吓、开心、懊恼,都是旅程中必有的对话。

《若是一个人》经典对白: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一个人,只是你没注意到,其实,你无时无刻都在和自己对话,比如早上等巴士的时候,你会对自己说“巴士,拜托,快点来呀,不然我会迟到。”进大卖场时,你会流连在食物货架区,叮咛自己太胖了,不能再吃垃圾食物了。坐在电视前面时,你会嘲笑自己,“这种烂戏你也看得下去?你的生活是不是太凄惨了?”

你敢不敢一个人动手术

日前因为父母分别在行管控期间,在不同时候入院动小手术,所以从检查、入院、出院、复诊,前前后后到访医院接近10次。尤其在医院留宿陪伴父亲在侧,有那好几刹那,想想目前仍单身的自己,哪天自己需要入院留医,会有人陪伴吗?或我需要人陪伴吗?会有人来探望我吗?我需要人来探望我吗?

我有勇气面对医院病房内,弥漫着冰冷的空气,还有隔壁床陌生病友的忘我打呼声?自己签字入院、自己处理保险索赔、自己开车回家(还是搭车?我也一并纳入思考中),我敢孤独面对吗?

《若是一个人》经典对白:人都是一个人来到这世界,终究要一个人离开。但,有多少人能真正地坦然面对?

你享受一个人的孤单吗?

一些结婚的友人打趣说,羡慕我一个人的生活,不需要为家庭与家人的日常而烦恼。自由自在的,要去哪儿,就去哪儿。几时想做什么,都不需要有约束与牵绊。我通常都以笑笑不语,来回应友人不知是认真的感慨,还是玩笑的调侃。

《若是一个人》经典对白:幸福这个东西就像是月亮,远远看就觉得它很美丽,但是靠近看它就是千疮百孔。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对生活模式的选择,最后都得去面对选择后的结果。是好?是坏?没有个准则。放在我身上的,未必适合你;用在你身上的,也许却是羡煞旁人。这就像是佛法所说的“缘起”,事间没有一个人事物永远都是只有一个模式。时间、空间,还有人的思维与心境,让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变化与结果。

单身,未必是孤单的等号;两个人生活在一起,也有可能同床异梦。

你问我,享受一个人的孤单吗?我说,我享受我的选择。

一个人,还好吧?两个人,也不错啊!选择了,就坦然面对。大不了,就重新选择吧。哪天老来蓦然回首,站在灯火阑珊处,也许会是自己无憾的身影。

反应

 

登彼岸

“佛教社区化”的危机 ——探思佛教社区化(5)完结篇/薛振荣

法筏渡江:薛振荣

佛教社区化,是佛教(态度与形式)与生活(形态与模式)的结合。当我们过于着重一般大众的生活形态与喜好,而忽略了佛教本身的元素,这与一般的组织或单位在推广的生活价值无异,而逐渐失去其宗教化的生活态度。

●俗化弘扬佛法的本义

为了让佛教弘法不这么沉闷,我们会以一些较现代且通俗的标题来吸引人,我们甚至要求讲师以“生活化”带出讲题。更多时候,讲师在拿捏不好主办单位的要求,也许弘法课程成了心灵成长课程。

我们也会以读书会来取代佛学班。这是一种小众制,让与会者能有更直接与紧密的互动。可是,为了减少读书会的呆板式学习,我们也许从一些生活散文或大师的语录开始。可惜的是,我们没有以佛教的基本教义来贯通,往往沦落成与会者的个人生活分享。

我们也使用其他信仰或世俗的典籍,成为所谓“佛学班”的课程。也许我们会认为道道相同,借用其他信仰的基本教义与价值观,有助于展现,甚至凸显佛教教义的圆融。当我们需要使用其他信仰的教义当教材,才能更容易吸引学生时,意即佛教的教义是高深难懂,一般平民百姓难以明白的?

类似想要通俗化佛教教义的本意,却本末倒置,最后把佛教教义给俗化了,甚至在有意无意间,把佛教义理给抽出来,以让大众更能接近我们的组织与道场。

这犹如后期佛教在古印度的发展,为了与印度教竞争,搞到自己梵化、神秘化。最后,却失去了佛教原有的精神与特色,也在发展的洪流中,被取代了。

●不重视宗教化生活态度

马佛青曾与其他佛教组织联办佛教青年交流计划。也许另一方的参与筹备的委员对佛教也不甚了解,其委员要求不该有早课、晚课的内容,这样会吓走想要报名的青年朋友。这是一个佛教青年的活动,我们不在活动之中,让青年去认识、学习,甚至行持佛教一些基本的行仪,那我们又待何时?

佛教社区化不是去除“带有宗教元素的生活态度与作息”;佛教社区化是如何在贴近社群的当儿,展现佛教的生命力与生活的结合。

当宗教是宗教,生活是生活时,宗教与生活成了两个不同的世界。我们行持宗教仪轨时,是远离人群;当我们回到生活时,会把宗教的教诲放在一边。当宗教无法滋养生活,当生活不需要宗教时,任何微小的破坏力,都可以是让宗教自身走向绝灭的一刻。

800年前,回教传入印度,佛教无法幸免被。可是,同时期的印度教,尽管也收到严重破坏,但却在后期复苏得非常快,成为印度主要的宗教信仰。印度教的信仰,不管是在回教传入前后,早已融入在印度人的生活当中,成了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佛教的教义无法融入在当代人心中与生活中,唯有在时代的进程中,被淘汰了。

●结语

“佛教社区化”的理念,不是一个噱头,更不是要在现代搞另一个名堂来推动佛教。“佛教社区化”只是对佛教在融入社区方面,如何提供现代性的诠释,如何让佛教更能够顺接地气。从佛陀时代到祖师大德,都不断在其时代,以不同的方式、理念与面貌,走向人群,达致弘法利生的本怀。

佛教的精神就是教导我们如何与大环境和谐相处,佛教的特色更是引导我们在自我成长的当儿,利益其他人。所以,就如文中所提及的“佛教社区化”特质,是适应社会、是以人为本、是顺接地气,也是不离法义的。

“佛教社区化”的成功因素,是需要从活动、道场,甚至领导人本身的思维模式开始,让佛教在各阶层与领域,展现佛教融入社群与生活的力度及亲和度。

世间法往往都存在一体两面的现象。“佛教社区化”有其契机的一面,也有我们需要很好拿捏的部分。什么是促进“佛教社区化”的终极目标,这是我们在推动“佛教社区化”时,需不断提醒,时时检讨。绝对不能让方法取代了目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