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彼岸

人类不是土地继承者,只是租户

法筏渡江:薛振荣

法国电影《给我翅膀·Spread Your Wings》,是一部引领白额雁迁徙的真人真事影片。

影片主人公是一位14岁少年,父母早年离异,典型沉溺于电脑游戏的都市男孩。某年暑假,少年的母亲因为工作关系,无法照顾他,也不放心少年独自在家,把少年送往关系生疏父亲的住处。

父亲从事自然生态保育工作,一直计划教导没有“父母”且濒临绝种野雁迁徙的计划。

父亲从友人那里,得到大约20颗濒临绝种白额雁的蛋。在孵育雁蛋过程中,少年好奇父亲穿着怪异,不时对雁蛋发出“咔咔咔”的叫声,也在孵育箱内制造引擎的声响。父亲说,这是为了让小雁习惯这些声音与打扮,在它们出生时,就会认定第一眼见到的人类为其“父母”。

原来父亲有意在大雁长成后,在冬天来临时,带领它们从北极迁徙到法国的湿地。父亲告诉少年,大雁的记忆力非常强,一次的迁徙路线,就能让它们永生记得,这样就能一代传一代,繁衍开来。

这充满疯狂的旅程,开启了少年投入协助父亲育雁的决心。他跟父亲学习如何与大雁沟通,父亲也因此教少年如何驾驶轻航机,引领大雁。

独自带领大雁迁徙

父亲带着少年从法国北上,抵达挪威接近北极的边界后,少年才得知父亲要带领大雁迁徙的批准函是伪造的。少年坚决独自带领白额雁,展开迁徙的冒险之旅。

少年独自历险,靠的是父亲之前教导如何辨识天气、掌控风向、操作轻航机的技巧,但更多时候,是他的毅力与决心,战胜了旅途中的重重难关。

这是一部结合科学与人文的影片,是真实发生在人类史上的故事。它教会我们,人类与万物是共生共荣。

我们以为大地上的资源是属于我们消费的资产,可随意让我们撷取,却忽略了如何去保护它,甚至有责任促使万物继续繁衍开来。

印度每年有3个月是雨季,草木、虫蚁这时候繁殖最旺盛。两千六百年前,除了为方便弟子能安居一处修行用功,佛陀也不忍僧团因四处托钵与游行而踩踏草木及弱小生命,要求弟子这3个月不随意外出。

戒律护己也护他人

佛教谈戒律,其功能在保护自己,也保护身旁的人事物,有其被动层面——“离”,也有积极的含义——“护”。而五戒则是为人最基本需要持守的戒律。我们每次谈不杀生戒,即以为如何远离杀害生命的行径与动机,但更积极的层面是思虑如何保护生命。

佛陀告诉弟子,这世界是一个缘起共生的链接。一个生命的变异,也会改变另一组生命的生态。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影响其他人。地球资源被严重破坏,导致地球毁灭之时,也是人类绝灭的那一天。

佛教社群需关注生态保育或环保工作,我们不该只有修行与修心,或争取宗教权益与自由而已,还需要关注我们每一天呼吸的空气、踩踏的大地,还有天空上那一片蓝天。

影片的最后,套用了印第安人世代沿袭的一句话:我们从来不是从祖先那里,继承了这片土地的,而是向未来的子孙借用的。

这句话,在在说明,如何让地球永续经营的重要。

我想,人类从来都不是这片土地的继承者。我们跟万物一样,只是租户,我们没有资格破坏它!

反应

 

登彼岸

“佛教社区化”的危机 ——探思佛教社区化(5)完结篇/薛振荣

法筏渡江:薛振荣

佛教社区化,是佛教(态度与形式)与生活(形态与模式)的结合。当我们过于着重一般大众的生活形态与喜好,而忽略了佛教本身的元素,这与一般的组织或单位在推广的生活价值无异,而逐渐失去其宗教化的生活态度。

●俗化弘扬佛法的本义

为了让佛教弘法不这么沉闷,我们会以一些较现代且通俗的标题来吸引人,我们甚至要求讲师以“生活化”带出讲题。更多时候,讲师在拿捏不好主办单位的要求,也许弘法课程成了心灵成长课程。

我们也会以读书会来取代佛学班。这是一种小众制,让与会者能有更直接与紧密的互动。可是,为了减少读书会的呆板式学习,我们也许从一些生活散文或大师的语录开始。可惜的是,我们没有以佛教的基本教义来贯通,往往沦落成与会者的个人生活分享。

我们也使用其他信仰或世俗的典籍,成为所谓“佛学班”的课程。也许我们会认为道道相同,借用其他信仰的基本教义与价值观,有助于展现,甚至凸显佛教教义的圆融。当我们需要使用其他信仰的教义当教材,才能更容易吸引学生时,意即佛教的教义是高深难懂,一般平民百姓难以明白的?

类似想要通俗化佛教教义的本意,却本末倒置,最后把佛教教义给俗化了,甚至在有意无意间,把佛教义理给抽出来,以让大众更能接近我们的组织与道场。

这犹如后期佛教在古印度的发展,为了与印度教竞争,搞到自己梵化、神秘化。最后,却失去了佛教原有的精神与特色,也在发展的洪流中,被取代了。

●不重视宗教化生活态度

马佛青曾与其他佛教组织联办佛教青年交流计划。也许另一方的参与筹备的委员对佛教也不甚了解,其委员要求不该有早课、晚课的内容,这样会吓走想要报名的青年朋友。这是一个佛教青年的活动,我们不在活动之中,让青年去认识、学习,甚至行持佛教一些基本的行仪,那我们又待何时?

佛教社区化不是去除“带有宗教元素的生活态度与作息”;佛教社区化是如何在贴近社群的当儿,展现佛教的生命力与生活的结合。

当宗教是宗教,生活是生活时,宗教与生活成了两个不同的世界。我们行持宗教仪轨时,是远离人群;当我们回到生活时,会把宗教的教诲放在一边。当宗教无法滋养生活,当生活不需要宗教时,任何微小的破坏力,都可以是让宗教自身走向绝灭的一刻。

800年前,回教传入印度,佛教无法幸免被。可是,同时期的印度教,尽管也收到严重破坏,但却在后期复苏得非常快,成为印度主要的宗教信仰。印度教的信仰,不管是在回教传入前后,早已融入在印度人的生活当中,成了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佛教的教义无法融入在当代人心中与生活中,唯有在时代的进程中,被淘汰了。

●结语

“佛教社区化”的理念,不是一个噱头,更不是要在现代搞另一个名堂来推动佛教。“佛教社区化”只是对佛教在融入社区方面,如何提供现代性的诠释,如何让佛教更能够顺接地气。从佛陀时代到祖师大德,都不断在其时代,以不同的方式、理念与面貌,走向人群,达致弘法利生的本怀。

佛教的精神就是教导我们如何与大环境和谐相处,佛教的特色更是引导我们在自我成长的当儿,利益其他人。所以,就如文中所提及的“佛教社区化”特质,是适应社会、是以人为本、是顺接地气,也是不离法义的。

“佛教社区化”的成功因素,是需要从活动、道场,甚至领导人本身的思维模式开始,让佛教在各阶层与领域,展现佛教融入社群与生活的力度及亲和度。

世间法往往都存在一体两面的现象。“佛教社区化”有其契机的一面,也有我们需要很好拿捏的部分。什么是促进“佛教社区化”的终极目标,这是我们在推动“佛教社区化”时,需不断提醒,时时检讨。绝对不能让方法取代了目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