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彼岸

从缘起看绘画的演变历史(下篇)

法理探思:吴德福

(续上篇)

许多人将浪漫主义视为对启蒙运动的反思。启蒙思想强调演绎推理的绝对性,而浪漫主义则强调直觉、想像力和感觉,甚至被批评为“非理性主义”。

浪漫主义最为人知的影响就是带起民族主义思潮,这是由于浪漫主义注重国家语言和民俗发展,强调地方传统和习俗。当欧洲国家重塑版图,便掀起民族自决风潮。民族主义一直是浪漫主义的主要题材、主要角色、表达方式和内涵。

浪漫主义画派的思想原则,乃肯定与颂扬人的精神价值,争取个性解放和人权。他们主张有个性、有特征的描绘和情感表达。画面之构图变化丰富,色彩对比强烈,笔触奔放流畅,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同是理想型,画面筛选并重组周遭事物,不是日常生活的翻版。两者之不同,乃浪漫主义根据自己的感受,追求新的、美的世界,主张艺术即使面对相同对象,也因人而千差万别。浪漫主义是重视感受的特殊性。新古典主义重视理性的普遍性。一般人所谓的丑、恐怖,如果能够诉诸自己的感受,浪漫主义认为这种艺术就是美。理想美所不允许的怪异性、奇怪幻想、死亡现象等在浪漫世界扮演重要角色。新古典主义,则以万人共通的理想美为目标。理想美具有普遍性。

重视题材独创性

浪漫主义以各式各样的个性美代替唯一绝对的理想美。画家们重视题材的独创性。由于强调个性,画家倾向于反抗社会,形成逃避现实社会的历史品味及异国品味,或显现革命热情,试图改变现实社会。技法上,强调个性的浪漫主义画家重视色彩而非线描。线描是经由明确的轮廓线获得形态的把握,乃新古典主义的技法。浪漫主义彻底追求诉诸感觉的大块面色彩效果,更把奔放的笔触原本地留于画面,构成多动态的动感表现。

浪漫主义在绘画上,与官方学院派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相对立。

十九世纪中后期,西方文化中出现了另一场艺术运动,即是现实主义或写实主义。现实主义,以准确观察为基础,表现民众及民众的日常生活。现实主义挑战数个世纪以来的传统,即崇高艺术所追求的理想化图绘形式与英雄题材。他们认为视觉真实就是画家之“真诚”的象征。

现实画派描绘真实存在物质

无论是面对真实存在的物体,抑或想像出来的对象,现实画派总是在描绘真实存在的物质而不是抽象的符号。这就是写实。与现实主义或具象主义相对的概念是抽象主义。最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是库尔贝,其画反映底层人民的生活,如“碎石工”。他有一句名言:“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没有见过他”。

相对于古典主义艺术,浪漫主义运动掀起第一次革命浪潮,现实主义运动接着掀起第二次革命浪潮。印象主义运动就是第三次革命浪潮。

画面的演变历史不是偶然的,皆有历史与哲理的背景关系。历史更迭与哲思流变,是缘起的,乃成住异灭,而在时间与空间上演化。留于画面的历史场景、人物、感情、哲思等等是无常的,随当代因缘而变化。因于无常,所以无我。画面所追求的艺术美,理想美、个性美,抑或印象美,大多是当代画家主观之追求,乃我之对于美的执求。随着缘起缘灭的历史演化与哲思流变,占据主流之美也跟着更迭与流变。这是画家们所无法掌控的事实真相。这即是无我的最真体现!这就是真理!

观诸画面的演变历史,无常无我是最真最有趣的画面!

 

(续完)

视频推荐:

反应

 

登彼岸

入世佛教·人间佛教/吴德福

法理探思:吴德福 

入世佛教认为世间的苦难(Dukkha)乃建制的问题(Institionalised)。根据此根本理念乃要解决苦难必须从建制着手;比如医疗服务崩溃,就要找出祸首,找出问题源头,在根本上解决它。

人间佛教的理念是,苦难的解决办法是协助受难者,如捐点医药费或捐点医药物品什么的。

入世佛教认为人间佛教是弥补建制的缺陷,间接助长建制的继续腐烂,继续衍生苦难。说不好听一点就是制造困难的帮凶(借用Sulak. Sivaraksa的话)。

人间佛教认为入世佛教太理想,不实际。

是故,佛教长者拿督洪祖丰居士打蛇随棍而有所询问: 你走哪一条路线?入世佛教还是人间佛教?

我探思,检阅自己的想法。我发现,我不太理会过于理论的人间佛教,抑或入世佛教。人间,抑或入世,不能让理论束缚佛教佛法解除众生苦难的活泼性。历史中的释尊,其建立的僧团制度,也以灵活处理为要。若理念成为约束,释尊当会舍弃阻碍的教条,改以有效处理的方法,才有许多针对性的方法 (北传称之十万八千法门)。

灵活有效 才是方策

于我,人间,抑或入世,一旦是障碍,当舍而寻思,落实有效的针对性方法。在地球上,求其那一方净土法门,都不是当下处理地球苦难的方法。我信仰的人间佛法,以有效处理和解决地球众生苦难:政治制度是障碍,就算所谓的佛教国家,也要示威抗争,争取有效的执政。我当然理解因缘的约束,故无法推翻不良政治,那当争取有限空间,动用资源去解除地球众生的苦难。故,人间佛教,入世佛教都不应成为教条,约束行动策略。自我约束的人间,抑或入世,都不是释尊的方式。我所言及,人间或入世的中心原则,灵活有效,才是方策。绑死自己,怎会是寻求解脱苦难,包括生死!

也是佛教的长者,黄学海居士,则请教这是那家定义的人间佛教,抑或入世佛教? 拿督洪祖丰居士前此曾论及佛青受不受到印老人间佛教思想的影响。

我探思,再想一想。

人间佛教,与入世佛教,乃学术研究的自我定义,方便解释历史现状,以能写成论文,整理方向。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差别在于此。对此诠释之工具,无须费神追究出自那家。学术研究的,继续容他们学术研究,也有好处,厘清社会实践的盲点。社会实践有学术研究分析,当能整理方策。我一向看看读读,比较在乎不断改良的社会实践,有部份当感谢学术研究。出自那家,不是重点!

社会实践 非治学研究

佛青受不受到印老人间佛教思想的影响?影响是有,只取有功能性的。佛青是社会实践,非治学研究。我们人力有限,不容浪费资源。在最有限的时空,达到推动大马佛教社会的改变。老实说,为了满足部份无用的安排做法,是资源浪费。若有出席当年的佛青代表大会,就能体会那是怎样的人间佛教,抑或入世佛教。治学研究提供理论,社会实践当依因缘达至目的为重心。

我们要的是改善的成就,当取有用的部份,舍弃无用。也正因为如此,佛青当年对一些所谓人间佛教的部份做法,有所批判,是自然会有的发声,毕竟大马佛教人力物力资源有限。我参与佛青,领导过佛青,很是清楚治学研究,和佛教社会改良,有实践上的差别。我们不拒绝研究,指出佛青之不足,但也不做花巧门面功夫。这是我的体会。佛青们有没有这体会? 问佛青!

根据拿督洪祖丰居士,学术研究者往往在观察实际的实践后整理出自己的理论,若以理论来约束实践,恐怕本末倒置了。

所以他的问题,其实是一个 catch! 佛教讲缘起中道, 实际行动看缘起思中道, 不是简单的是非题。只不过他也观察到, 一些从事人间佛教的组织, 几乎都彻底谢绝入世佛教。 

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实修的差别。个人有资质差别,要修道有得,后来的改善调适,很重要。组织也有资质差别,要有效救度苦难,改善调适,一样重要。裹足不前,抑或壮大扩展,抉择在自己。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