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禁赌吗?/廖国民

风声雨声:廖国民
近日因为吉打州政府议决不再更新州内的赌博营业执照,于是又在国内掀起赌博话题。
我又听到有人提出一个引人叹息的说辞:赌博是华人文化,政府不该禁止赌博。当然对我而言,我更关心的还是佛教是否禁赌?
明显的,佛教基本戒律中,五戒乃至八戒里都没有明文的“不赌博”戒律。然而有人认为第五戒可以引申包括不赌博,因为第五戒为“不服用任何麻醉意识而导致我们犯错的酒或麻醉品”。而在一行禅师的重新诠释中,他还把第五戒包含“不再摄取含有毒素的食品和其他东西”,也即是任何会麻醉意识的事物都是禁止的,这应该也包括赌博。当然这是指那些沉迷于赌博(即俗称烂赌)或染上赌瘾的人。另外,也有人主张在八戒中的“不歌舞倡伎”其实也包括了赌博,而且不只是上瘾的赌博,还包括一般娱乐的赌博,或我们喜欢美其名的所谓“小赌”。
佛陀在《善生经》里也提到赌博是“恶行”。佛陀说由恶行引发,会导致我们蒙受经济财物上的损失的有:一者耽湎于酒,二者博戏,三者放荡,四者迷于伎乐,五者恶友相得,六者懈惰,是为六损财业。排在第二的博戏也即是今日所说的赌博。佛陀在同一部经中也进一步指出赌博会带来六种过失,即一者财产日耗,二者虽胜生怨,三者智者所责,四者人不敬信,五者为人疏外,六者生盗窃心。
倾家荡产欠赌债
俗话说十赌九输,因为赌博损失钱财的事,我们时有所闻。甚至因此倾家荡产并欠下一大笔赌债,也是常有的事。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赌博会导致我们财富日减无疑是很好的劝告。而且即使有时我们偶尔赢了一回,几乎所有人都不会因此满足,而是继续赌,甚至可能因此赌得更凶,直到最后我们把原本的本钱也输光。
赌博除了给我们带来财务上的损失,也会折损我们的信誉。一般上我们对于嗜赌的人都比较缺乏信任,他们自然也不太会得到他人的尊敬,甚至也必然会遭到他人的责备,特别是关心他们的人。于是他身边的亲友甚至家人都会对他敬而远之。更犹有甚者,嗜赌的人还会生起其他恶念,比如想用不当的方式或欺骗的手法在赌局赢钱。这样的话,他们就会因为赌博而犯下其他戒律。
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我们也不难发现,赌博其实是在助长我们的贪嗔痴三毒。最明显的自然是贪念。赌博的人几乎都是因为贪财。当他赢钱的时候,贪念受到滋养,于是他们会继续赌。当他们输钱时,贪念会套着他们,诱惑他们继续赌,期望可以把输的钱赢回来,结果往往是越输越多。当他们一直输的时候,嗔心就会生起。最后他们可能会被自己的嗔恚心和贪念控制,让自己无明生起而犯下更严重的戒律,如杀、盗等等。
据以上所述,我们应该可以总结说,佛教没有明文在戒律中禁止赌博,也许我们可以因此辩称说佛教没有禁赌,但是其实我们也很清楚的看到,赌博绝对不是佛陀所赞许的行为。
因此我认为赌博是佛教徒都应该远离的行为。当然就像饮酒一样,必定会有人提出说只要不嗜赌,作为消遣的小赌应该是可以的。我也许无法说他们是错的,但是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有嗜赌的人,应该都是从小赌开始的吧?
登嘉楼7佛会向州政府 申请卫塞节拨款

(甘马仕18日讯)登嘉楼佛教会联合登州州内7所佛教团体,向登嘉楼州政府申请拨款,庆祝本年度的卫塞节。
鉴于州内佛教团体每年庆祝卫塞节的费用浩大,除了信徒的捐助,还是入不敷出,登嘉楼佛教会特此协助州内的佛教团体,联合向州政府申请拨款。
这个由登嘉楼佛教会带头的申请,联合了州内7所佛教会,包括登嘉楼佛教会、甘马挽佛教会、龙运佛教会、华嘉达北佛教会、亚益仁耐佛教会、日底佛教会和北加佛教会,通过登州州务大臣非回教徒事务官峇拉医生,向州务大臣申请上述拨款,以资助州内各地佛教会庆祝卫塞节。
登嘉楼佛教会冯嘉宝及张秋成奔波州内北部到南部的佛教会,收集各友会的签名申请书,集体申请拨款。
登州政府去年曾经拨款给登州7所佛教会举办卫塞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