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彼岸

在疫情下迎接卫塞

文: 郭华盈

卫塞节和萨嘎达瓦月(藏历的四月),藏区普遍庆祝一个节日——“萨嘎达瓦节”(Saga Dawa)。 萨噶达瓦节又称佛吉祥日,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得道和圆寂的日子,全世界佛教徒都隆重纪念这一日子。萨嘎达瓦节主要的庆祝日子落在第15天(月圆)的日子,即卫塞节。

长达一个月的“萨噶达瓦节”期间,信徒们不杀生不吃肉,朝佛供佛,有些还会持戒修行,或是去转经做大礼拜。世界其他地区的佛教徒也会在这个月庆祝佛陀诞辰、得道和涅槃的日子,他们庆祝的是落在该月第15天的卫塞节。

在卫塞节,世界各地信徒的传统的庆祝方式各有不同,主要包括供养三宝鲜花、香、蜡烛和食物等,浴佛、持八关斋戒、放生和诵经。有些地方的信徒会在这天供养袈裟、到寺庙里当志工、在夜间花车游行等。

疫情冲击下的庆祝方式

自去年冠病肆虐以来,世界各地寺庙已无法在卫塞节当天开放让信徒参与庆祝活动。“克切拉”将多个佛教节日包括卫塞节,以线上直播的方式举办。各大寺庙尽量提供信徒接近亲身体验的经验。

许多寺庙提供的线上祈福和供养,填补了缺憾。值得一提的是,卫塞节或萨嘎达瓦月内进行的善行,所累积的功德是平时所做的十万倍。即使是线上做供养,功德主获得的福德资粮并没有因此而减少,诵经和八关斋戒等善行也同样能进行。

线上庆祝和传统方式的异同

或许还有部分的群众还未适应或接纳相对新的参与活动或学习的方式,无可否认的是这场大灾难,的确让网络传播信息的步伐加快了。从积极的一面来看,传播方式的改变,也扩大了从中获益群众的范围和数量。

佛教教诲随着网络传播到更远更广泛的区域和人群之中。换言之,疫情冲击下,线上活动和学习形式变得更趋成熟和普及,世界各地的道场顺应变化善用科技发展的做法,也恰恰体现了佛陀为了利益有情而善巧方便,而不吝随时伸出援手的慈悲精神。

许多佛教导师会将佛教资料包括佛经、祈愿文本、诸佛菩萨造像、佛法开示和讲座等,以数码的方式储存起来,放在网络,免费让世界各地的佛教徒或有需要的人自由取用。如此做法,不仅说明了导师和道场的远见,他们也身体力行地体现佛陀的慈悲精神——开放资源放便大家取用,应对人生各种遭遇和挑战,远离生活中的苦。佛陀的教诲不仅是哲学,它们从来都是能帮助我们观察人事物,提供面对个人生活挑战新视角,以及化解问题新途径的教育。

不管是佛法讲座或祈愿法会活动以直播方式呈现在面簿或YouTube等平台,对无法踏出家门,精神生活和健康受到疫情冲击的群众而言,不仅是一种福利和方便,它是许多在经济,身体和精神层皆面对层层压力的大众所亟需的。原因无他,因为大家仍旧能在艰辛时期积极学习,仍能看到希望的曙光,获得所需的正能量面对种种挑战。

卫塞节精神不变

简言之,即便是线上庆祝方式,卫塞节的精神不变——卫塞节为的是提醒信徒佛陀修行佛法的宗旨为何,谨记将佛陀的教诲落实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将苦从我们的心续里剔除是办得到,而非遥不可及。

或许不少人不了解卫塞节的意义,对许多人而言不过是另一个法定公假。事实上,卫塞节或萨嘎达瓦月是大家累积福德资粮的最佳机会。

马来西亚许多公众即使没有真正进行皈依仪式,也会在这一天生起善念,参与诵经、放生或茹素,将所累积的功德回向给父母家人健康快乐,祈祷疫情早日结束,以及世界和平。即使只是一天的时间,许多人会许愿在这殊胜的日子做一个更无我和善良的人。

(备注:浴佛——象征净化我们的身、语与意,摒除自身的贪、嗔、痴,从而培养善根与智慧。)

反应

 

东海岸

关丹觉之家赴马六甲 与逾百囚友同庆卫塞节

(关丹29日讯)配合卫塞节的到来,关丹觉之家远赴马六甲,与3所监狱包括亨利葛尼少年感化院、马六甲野新监狱和爱极乐拿督穆勒监狱逾百名囚友同庆卫塞节。

3场活动开始之际皆由马六甲资深监狱弘法老师黄锦河与颜雪燕的带领下诵唱国歌与三宝歌,随后黄锦河为囚友们解说卫塞节浴佛是洗去自身的污垢、罪业与烦恼,为过去的贪嗔痴,进行仪式上的洗礼。

接下来,监狱佛学班的囚友们逐一向悉达多太子进行浴佛仪式。仪式完毕后,囚友们趁在享用素食之际,与老师们和觉之家志工学员做进一步近距离交流。老师们与觉之家也热心为每一位囚友解答心中的烦恼与疑问。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