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彼岸

淑女与俗女,都在活出自己

法筏渡江:薛振荣

从行动管控令前到第四期的行管令,我足足10周没离开工作地点。公司、宿舍、公司、宿舍,这就是我10周的生活。首相决定在第五期行管期间,允许夫妻跨州回家探望家人。我在想,单身的公民呢?就不被允许回家或回乡?单身者就没有思念的家人?未婚者就这样被忽略吗?

这社会,存在着许多不平等的价值判断,性别、地位、贫富、教育程度,甚至未婚已婚,也可以被歧视。

《俗女养成记》的女主角陈嘉玲,一为“高龄”女子,过了一般社会所定义的“适婚年龄”。身边的朋友,不是结婚生小孩,最起码也是结过婚后离婚。她与同居男友一成不变的生活模式,最后男友的存在,形同室友的生活形态。

原本打算结婚,却因为筹备婚礼期间,未来家婆的介入、与未婚夫既定的相处模式,她需要处处迁就。她开始在思虑:“我怎么一点也不像我自己?”最后,她选择放弃婚姻。

追求自由与平等

陈嘉玲小时候看到自己小姑姑,因为未婚夫家人要求小姑姑去做婚前生育鉴定,方可履行婚约,而小姑姑最后排除社会既有对女人不平等的价值观,毅然选择悔婚。小姑姑当年大胆且“叛逆”的行径,也许置入在当年陈嘉玲小小的心灵:自由与平等才是每个人需要追求的。

工作上,陈嘉玲是老板的助理,她却需要协助老板处理私事,包括安排老板与其他女人的约会;她也得服务老板的太太,成为老板娘监督老板一举一动的吹哨人。她一直逆来顺受,只求在职场上能安安稳稳打份工。就如她老板调侃的:陈嘉玲是一周24小时(24/7)为人服务。最后,她还是离开看似“高龄女子”不敢随时离开的职场舒适圈,重新为了自己而寻找方向。

回到家乡,她一直不敢告诉家人,她悔婚了。成长的背景,让她开始逃避正面回应家人,有关悔婚的决定,因为她一直认为自己没有遵循大多数人的正常轨迹来过生活。

社会既定的价值观,造成人到某个阶段,就肯定需要这样与那样——小时候,把书读好;出来社会工作,要名成利就;接下来,结婚生子;晚年则是子孙满堂,含饴弄孙。
古印度的一位释迦族太子乔达摩悉达多,打从出生就是集万宠于一身。父王为他安排一切切,就是希望他依据当时社会对帝王家的要求过生活。

悉达多太子从小学习弓箭,他却不以任何小生命为其射击对象。他过着奢华的生活,但一直思虑生命的不平等。他没有武士该有的强悍,却流露着对所有生命怜爱的帝王之心。

走出自己的路

最后,他放弃了荣华富贵,舍弃古印度对身在帝王家该有规律的观念。他没有迁就于社会的常态,走出自己的路,而且是一个颠覆社会的改革之路。悉达多太子成了后来的佛陀,那是他自己的选择,不过其选择却对几千年的社会,尤其对其信仰者注入这样的信念——人,生而自由而平等。

要活得怎样,我们可以自主,也需要自主。别人的看法,毕竟是别人的,因为他们不能代我们过活,只要不是伤天害理,我们都可以活出自己。

39岁的陈嘉玲对小时候的陈嘉玲这么说:亲爱的陈嘉玲,你是什么时候忘了一辈子很长,长到跌倒了还可以站起来;你又是什么时候忘了一辈子又很短,短到你没有时间再去勉强自己。

反应

 

登彼岸

“佛教社区化”的危机 ——探思佛教社区化(5)完结篇/薛振荣

法筏渡江:薛振荣

佛教社区化,是佛教(态度与形式)与生活(形态与模式)的结合。当我们过于着重一般大众的生活形态与喜好,而忽略了佛教本身的元素,这与一般的组织或单位在推广的生活价值无异,而逐渐失去其宗教化的生活态度。

●俗化弘扬佛法的本义

为了让佛教弘法不这么沉闷,我们会以一些较现代且通俗的标题来吸引人,我们甚至要求讲师以“生活化”带出讲题。更多时候,讲师在拿捏不好主办单位的要求,也许弘法课程成了心灵成长课程。

我们也会以读书会来取代佛学班。这是一种小众制,让与会者能有更直接与紧密的互动。可是,为了减少读书会的呆板式学习,我们也许从一些生活散文或大师的语录开始。可惜的是,我们没有以佛教的基本教义来贯通,往往沦落成与会者的个人生活分享。

我们也使用其他信仰或世俗的典籍,成为所谓“佛学班”的课程。也许我们会认为道道相同,借用其他信仰的基本教义与价值观,有助于展现,甚至凸显佛教教义的圆融。当我们需要使用其他信仰的教义当教材,才能更容易吸引学生时,意即佛教的教义是高深难懂,一般平民百姓难以明白的?

类似想要通俗化佛教教义的本意,却本末倒置,最后把佛教教义给俗化了,甚至在有意无意间,把佛教义理给抽出来,以让大众更能接近我们的组织与道场。

这犹如后期佛教在古印度的发展,为了与印度教竞争,搞到自己梵化、神秘化。最后,却失去了佛教原有的精神与特色,也在发展的洪流中,被取代了。

●不重视宗教化生活态度

马佛青曾与其他佛教组织联办佛教青年交流计划。也许另一方的参与筹备的委员对佛教也不甚了解,其委员要求不该有早课、晚课的内容,这样会吓走想要报名的青年朋友。这是一个佛教青年的活动,我们不在活动之中,让青年去认识、学习,甚至行持佛教一些基本的行仪,那我们又待何时?

佛教社区化不是去除“带有宗教元素的生活态度与作息”;佛教社区化是如何在贴近社群的当儿,展现佛教的生命力与生活的结合。

当宗教是宗教,生活是生活时,宗教与生活成了两个不同的世界。我们行持宗教仪轨时,是远离人群;当我们回到生活时,会把宗教的教诲放在一边。当宗教无法滋养生活,当生活不需要宗教时,任何微小的破坏力,都可以是让宗教自身走向绝灭的一刻。

800年前,回教传入印度,佛教无法幸免被。可是,同时期的印度教,尽管也收到严重破坏,但却在后期复苏得非常快,成为印度主要的宗教信仰。印度教的信仰,不管是在回教传入前后,早已融入在印度人的生活当中,成了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佛教的教义无法融入在当代人心中与生活中,唯有在时代的进程中,被淘汰了。

●结语

“佛教社区化”的理念,不是一个噱头,更不是要在现代搞另一个名堂来推动佛教。“佛教社区化”只是对佛教在融入社区方面,如何提供现代性的诠释,如何让佛教更能够顺接地气。从佛陀时代到祖师大德,都不断在其时代,以不同的方式、理念与面貌,走向人群,达致弘法利生的本怀。

佛教的精神就是教导我们如何与大环境和谐相处,佛教的特色更是引导我们在自我成长的当儿,利益其他人。所以,就如文中所提及的“佛教社区化”特质,是适应社会、是以人为本、是顺接地气,也是不离法义的。

“佛教社区化”的成功因素,是需要从活动、道场,甚至领导人本身的思维模式开始,让佛教在各阶层与领域,展现佛教融入社群与生活的力度及亲和度。

世间法往往都存在一体两面的现象。“佛教社区化”有其契机的一面,也有我们需要很好拿捏的部分。什么是促进“佛教社区化”的终极目标,这是我们在推动“佛教社区化”时,需不断提醒,时时检讨。绝对不能让方法取代了目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