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彼岸

谈生说死

道听图说  :性道法师

生老病死是我们生命的现象,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人可以逃脱生死的束缚,直到佛陀发现解脱生死轮回的方法后,我们才获得解脱生死的机会。由此可见,佛教的创建与生死问题有极大的关系,我们甚至可以说假如没有生死问题存在的话,就不会有佛教的出现。

伟大的佛陀在2500多年前诞生在迦毗罗卫国,是当时的国王净饭王的太子。虽然,出身在高贵的家庭,但是他深深感受到生死问题的逼迫及严重性,所以,舍去了自己荣华富贵的生活,离开幸福美满的家庭,成为一无所有的出家修行者,走在寻觅解决生死问题的求道路上。由于他的发愿、坚持的意志以及过去世的善根福德因缘成熟,最后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明心见性,证悟涅槃,成为了觉者。

佛陀成道后,到鹿野苑度化五比丘,让三宝重现世间,成立了僧团承担弘法利生的责任,让佛法可以流传至今,让许多的人因此接触到这伟大清净的神圣教法,而有了解脱生死的机缘。因此作为佛教徒的我们至少对生死也要有一些了解,才不负我们今生学习佛法的因缘。

要了解生死,首先要知道生命,而佛教认为一切的生命都是由五蕴(蕴的意义是积聚或者和合)组合而成的。所谓的五蕴是指物质的色蕴,以及精神的受蕴、想蕴、行蕴及识蕴。

生命是五蕴的组合

由于,我们不明白生命是五蕴的组合,以及其无常变化得现象,所以,在面对事情时内心往往会产生贪嗔痴的念头,而造作了身口意的生死业因。因为这种无明的行为,让我们陷入了六道轮回的循环里,不断地生老病死,尝尽了痛苦及折磨。更令人感到绝望的是我们不知道如何终结这种似乎无尽无边的生死无常现象。不过,幸好佛陀的出现为宇宙漫漫的无明长夜,带来了觉悟及解脱生死的曙光。

基于人生无常的这种现象,佛教说人生是苦,然而,其主要的目的不是教导我们消极厌世,而是要我们看清世间生老病死的真相后,认真及精进地学习离苦得乐的方法,最终超越生死,解脱轮回之苦。

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就浓缩了解脱的佛法心要,阐述了如何解脱生死。如果我们能学习《心经》中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行持,我们就可以出离三界火宅,不再为生死苦恼了。

其实只要在持戒及修定的基础上,观照自身五蕴的状况,我们就能如实地发现并没有所谓的“我”的存在,而世间一切的事物都是缘生缘灭的现象,其中并没有一个实体可以永恒不变,独立的存在,一切都只不过是因缘和合而已。

如果我们对这种“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现象有真实及深刻的观察及体悟,我们就会获得般若智慧,可以对世间的一切事物看破及放下,这样就不会有贪嗔痴的产生以及纠缠,也就摆脱了业力的约束而解脱生死轮回。

简而言之,生死是生命的一种现象,也是一种苦恼的现象,但却不是唯一的现象,只要我们能够通过佛法的修持,观照到五蕴无常及无我的现象,我们就能觉悟宇宙的真相,对世间的一切不再执著,这样就可以证入不生不死的涅槃境界,彻底熄灭生死的现象,究竟离苦得乐。

欢迎读者来稿分享学佛心得(不设稿酬),另也欢迎佛教团体提供活动讯息    电邮:[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反应

 

登彼岸

略说不邪淫/性道法师

道听图说:性道法师       

孔子的名言:“食色性也”,一针见血地揭示了这两个对人类来说极为重要的事情,前者是生命的维持,后者是血脉的延续。因此,古人又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说明了看重孝道的中国人,非常重视传宗接代的事情。当然,重视传宗接代就必须靠男女的性行为才能产生结果。

不过,在真正的修行人眼中,色欲却如洪水猛兽的可怕,因为这种贪欲对修道来说是很大的障碍。到底色欲有多厉害呢?在《佛说四十二章经》中佛陀告诉我们说:“在人的欲望中,最厉害的莫过于色欲(即男女之色)。色这种欲望,没有比它更大及更厉害的东西了。幸亏世间只有色欲这一种最厉害的东西,如果再有同色欲一样厉害的东西,两面夹攻的话,那么,普天之下的人,就会沦陷其中,而无法修行佛道了。”

以上所说的都是针对想修行出离世间的出家弟子而言,不适用于在家信众的身上。在家信众可以过着世俗的生活,承担起养家活口的责任,扮演好自己在社会的角色,以及尽到护持三宝的义务。因此,在家信徒不须要像出家法师那样禁止色欲,而是必须依照道德伦理来履行夫妻的责任,也就是说除了合法的妻子之外,不能与别的异性发生性关系。

闭门造车 行为奇怪

不过,有一些人并没有很好的理解佛法,或依照佛教的方法来修行。他们独自闭门造车,以自己阅读佛法的领悟或个人的想法来修行,结果出现了一些奇怪的行为。其中就有一些人会以修道为名拒绝夫妻的性要求,并且在闹出家庭纠纷后,把问题推卸到佛教的头上,导致别人误解及诽谤佛教。

其实,佛教的在家弟子所受持的五戒中已经非常明白地说明:在家人受持的只是“不邪淫戒”,也就是只能跟合法的妻子发生性关系,而不能有外遇的性行为,这跟出家人遵守的“不淫戒”是不同的。因此,当发生类似的事情时,希望当事人能理性看待问题,千万不要对佛教胡乱造作口业,以致损人害己。

家庭是社会组成的最小单位,是个人亲密关系最初的培养,对人生有极大的影响。如果在家庭中的夫妻关系良好,没有不忠外遇问题的话,那么孩子的身心比较容易健康成长;假如不幸因为出轨及小三的问题而造成家庭破碎,那么作为父母者应该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神、及爱心去照顾孩子身心灵,让他们有能力去面对单亲家庭的生活,减少负面的影响。

2000多年前,佛陀以他的睿智为在家信众制定的五戒就是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家庭,让夫妻能够白首偕老,让孩子能健康成长,父慈子孝,家庭和乐。愿意受戒认真持守的佛弟子自然能享有美满的佛化家庭生活;不愿受戒,违背了婚姻承诺,且发生外遇者必然会尝到自己所种下的苦果。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