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封肉讲究“绵烂” 肥油四溢才香喷

仁嘉隆福建菜 系列一

报道|吴梅珍 

摄影|叶添益

若要在雪隆一探“地道福建菜”,不二想,首选去仁嘉隆(Jenjarom)邂逅。第一期的“仁嘉隆福建菜”探食系列说的是福建菜中的大菜——封肉(Hong-Bak)。

说来奇怪,马来西亚名列全球首50个拥有最多福建籍贯的国家之一,而福建人也是大马华人总人口比率最高的籍贯,可是相比起广东、潮州和客家菜系的蓬勃发展,福建菜系就显得低调许多,这可能和福建人沉稳朴实的性格有关。

在雪隆一带,大家都知道“巴生”是一座福建人聚集的地区,照理要认识“福建菜”,巴生应该是标杆,可是就因巴生的城市化冲淡了它的“福建味”。相比起来离开巴生14英里的仁嘉隆反而像是“福建菜”的守护者。

仁嘉隆老厝馆主洪顺明是一位致力于推广“仁嘉隆社区文化”的工作者,其中包括了饮食文化这一区块。在他的带领下,《南洋商报》将以3期的系列报道撰写福建菜系的——封肉、福建经济菜档、刹肉汤、肉羹汤、榜舍龟、福建面、五香、慢煎糕,第一期上阵的是封肉。

封与卤的不同

封肉——先说一说在永春家庭长大的我,从小吃的“封肉”或者家里妈妈煮的封肉取材一定是猪脚或者猪腿肉以大量的葱头爆炒到它充满葱油芬芳,以酱油和黑酱油上色,再丢入一整颗完好的蒜头数粒,封煮到它绵烂,最后再下洋酒增香。妈妈不爱五香,我家的封肉提味的调味就在蒜头、葱油和烈酒的香味。

大日子煮的封肉一定会加上海参,就叫海参封肉。昔日在一些福建人喜庆上也是无封肉不成宴。酒宴上的“海参封肉”有些是以大碗公装载,有些会用锡箔纸成一包包,则可能是预先煮成,上桌前只要蒸热即可。

《灶边煮语/台湾闽客料理的对话》一书,闽南语中:

●“封”注解为“特别针对肉类。不过鸡鸭要取整只,猪肉取蹄膀或切大块,加调味料封锅,盖锅慢慢煮到软的手法。”

●卤的闽南语中是指“加酱油等调味料焖煮入味的料理手法。”

若用福建家庭对于“封”和“卤”的理解,封肉比较甘香,卤味会有香料,譬如:桂皮、八角和一些药材做调味。

封肉相对简单,比较重肉和蒜香。封也等同“烘”的读音,因此,封肉应该是汁稠味浓的。

战乱中受封为闽王

关于封肉为什么成为福建人餐桌上的一道大菜,其中一个关于封肉的传说可追溯至西元910年,五代后梁开平四年,来自河南光州的王审知,在战乱中崛起,受封为闽王。

当时的盛宴上,以黄巾包裹这道几呈方形的焖猪腿肉,形似闽王授印,是驻扎同安的军民给予当时人在福州的王审知最大的庆贺,从此同安一带的宴席少不了这道菜。

大印敕封,黄布封包,烹煮时以面糊封盖,总总封的联想,让封肉之名,不胫而传。当然更巧的是,几呈四方形的肉,方的闽南语发音Hong与封(Hong)相同。

Q弹口感 入口即化

光是一个仁嘉隆有卖“封肉”的食档就有4家,分别是名古屋、新名古屋及有口福和明福肉骨茶。4家店中,有3家与廖文来有一些渊源。

洪顺明带记者探寻“封肉”时就问廖文来要在哪里碰面?他推荐“有口福”,理由大概就是,近年自认年事已高(近70岁)的他,已转战幕后,充当“封肉顾问”,有口福就是今年3月在他的指导下,新开的小食摊。

廖文来祖籍福建安溪,他的封肉传承自他的哥哥廖文国,廖文国二十多年前在巴生班达马兰新村巴士站旁开设的“呂芒芭封肉”是一代人的味蕾记忆,遗憾的是随着廖文国的离逝,“吕芒芭封肉”也成了当地人茶余饭后的思念。

两种口味选择

庆幸的是,廖文来和廖文国的继承人后来将“吕芒芭封肉”迁移到仁嘉隆发扬光大。

只是针对自己和哥哥廖文国的版本,廖文来说:“哥哥的版本是收汁收到很干,肉也是熟烂;仁嘉隆新村的客人却有两种口味,一种要吃Q弹口感的,一种要软烂到肥油入口即化的境界。”

他强调:“真正的封肉讲究的‘绵烂’,就是要煮到肥肉化成白色的油花、瘦肉松散,可是居于仁嘉隆有部分居民觉得太烂吃起来恶心。”所以,客人要自强,适好哪一种口感要对店家说明。

廖文来这一系的封肉在酱油、黑酱油之外还会下少许的香料药材调味。

“八角、桂皮、胡椒、五香、当归少许。我们还会下鸡脚和猪皮一起下去煮,不然它不会黏稠。住家自己煮汤汁要黏稠一定要下鸡脚和芋头才会显黏。

“我教大家如果在家里煮封肉,买一只猪脚、芋头和鸡脚下去,芋头稍炸一下,封肉煮到差不多要好了才下芋头,切记一定要用槟榔芋。福建人吃芋头是有典故的,原因是芋子芋孙,多子多福的意思。”

“不浪费”油花焖梅菜

饮食文化是人类生活智慧上的延伸,尤其是一些厨艺高手常在“不浪费”的思维下用“厨余”创造出一些超乎想象的美味。

封肉上桌后,锅底留下的浓浓汤汁被一些厨师利用来煮蔬菜类,譬如在台湾美浓地区,会以盛产的包菜或者冬瓜一起煮,包菜沾了油花变得异常香甜,于是渐渐在餐桌上出现的不只有封肉,还有封包菜和封冬瓜。

廖文来是觉得封肉剩下来的油花焖煮梅菜,比率是七成咸、三成甜,梅菜被满满的猪油香滋润了,油香逼出菜色,封得够软,配软腴的封肉吃,还有解腻的功效。

封梅菜和中国福建地区的封咸菜是一样的概念,消腻。

福建人爱黑有理

在研究大马福建饮食文化的过程中,洪顺明将这籍贯食物的特色归纳为5大特色:偏咸、偏油、偏黑、偏重和偏干。

仁嘉隆的福建人主要是来自泉州、安溪、永春和南安人。基本上这里的饮食文化和中国当地都很相似,唯一中国找不到的特色就是,中国福建菜,它不是偏黑的。

为什么本地福建菜偏黑呢?

洪顺明观察到,福建菜来马变黑的理由有二:

1. 入乡随俗

福建人好咸,迁移到南洋时却发现当地人的饮食偏甜,甜和咸是两种不同的味蕾,可是福建人又不喜欢在菜肴中直接加糖,然后发现到加了黑酱油,它会产生焦糖的香味,焦香中隐隐透露一点不明显的“甜”。

2. 务农人的务实心理

昔日福建人大都是务农,昔日交通不方便,他们一早出去农里也顺便准备好午餐带去芭里吃,田里沙尘多,黑色料理就不会让沾在食物上的“沙尘”显得那么的脏,以前的人物质有限,若不小心掉落泥地,也会扫掉泥继续食用。黑色藏“污”会让他们吃得安心。

【仁嘉隆有口福古早味封肉】

203,Lorong 6ampung Jenjarom,42600,Kuala Langat,Selangor.

电话:012-399 5416

营业时间:5am-1pm/5pm-8pm(不定时周休常落在周二或周三,建议前往时致电咨询)

下期预告:介绍“榜舍龟”,80岁老人家坚持手作手磨!

 

ADVERTISEMENT

 
 

 

反应

 

美食

糯米泡3天大石磨米浆 古法守护榜舍龟

仁嘉隆福建菜 系列二

报道|吴梅珍 

摄影|叶添益

“榜舍龟是福建永春人的;满煎糕原生地域则在福建泉州。”——仁嘉隆老厝民宿馆主兼社区文化工作者洪顺明给了熟悉食物的一个身分认证。榜舍龟,福建话俗称龟仔(Ku Kia),是道地福建食物,更明确的说,它是永春人专属。永春人听到,更感亲切。

这一期要探讨的是福建永春榜舍龟,只要有永春人的地方,就有人在做、在卖。但,像仁嘉隆陈三发依照古法坚持花上3天浸软糯米、转动石磨缓缓倒入糯米、缓缓推磨出米浆、以石块迫挤出水分、留下糯米磨出的“糯米粉”……则是少见!

三发太太会负责炒馅部分。浸绿豆、去皮、拌搅成沙状。甜馅加白糖;咸馅杂复得多,葱头油、胡椒粉、盐,视糕量决定慢炒时间,大锅馅料需要3小时慢慢推炒;小锅馅可能两小时就大功告成。

说出时间都是给未来人当参考!手作人都是心里有一个标准,凭经验、手感和香味控制时间。

文化守护者

86岁阿公陈三发是“榜舍龟”的文化守护者,无疑!

清晨在仁嘉隆巴刹,陈三发会骑着摩托车,后座就用两个纸箱以黄色塑胶绳绑实,一个纸箱装着黄色甜榜舍龟,咸味粉红色榜舍龟则装在另一个纸箱里。

不要问干嘛要染成黄红色。“视知百料”曾针对“为什么红色和黄色成了华人的代表色?”给出二个点:“世界上大多数早期文明都崇拜象征太阳、火焰和血液的红色,而与水稻、小麦、玉米、土地相联系的‘黄色崇拜’,主要是出现在农业社会里。”意味着,就是天与地的崇拜。

3天浸泡糯米

仁嘉隆人普遍都熟知去哪里可以找到“三发榜舍龟”。当大日子、满月、对年或者节庆需要用到榜舍龟,他们都会致电预订。想要吃新鲜、热腾腾的榜舍龟可以在下午3时到陈三发住家购买,而没有卖完的榜舍龟,陈三发隔天清晨就会骑摩托车载到仁嘉隆清晨早市巴刹兜售。

现在,很多人都改用现成“糯米粉”,陈三发依然以3天为限来浸泡糯米,以石磨磨成米浆,再静待石块将它慢慢压榨出水才能混上颜色,揉成粉团。为什么这位老人家不让现代科技帮助他呢?如果你知道陈三发也是一位色士风表演者,一个酷爱艺术的人,将他对艺术的态度和坚持搬到“榜舍龟”职人身上,就不难理解。

值得一提,陈三发是陈家榜舍龟第二代传人。

陈三发说:“我都做了七八十年了!”推算上去,陈家在榜舍龟的史上至少有百年历史。只是可惜,老一辈人一辈子兢兢业业,却不像现代人懂得打造品牌、创造人设定位。很多重要的饮食文化记载都流失在时间长河了。

“供与需”传承要素

文化要传承,需具备2大条件:供与需。

洪顺明很欣慰仁嘉隆的“榜舍龟”后继有人。陈三发有一大学毕业的孙子,非常乐意在工余的周六周日陪伴在公公婆婆侧,学习如何制做榜舍龟。后代愿意继承,老一代人是含蓄乐见,脸上掩不住的笑意让人明白。他很骄傲。供有了,需又在哪里?

洪顺明建议,榜舍龟用平底锅煎到它外皮起泡非常好吃,年轻一代对油炸物有偏好,若能迎合喜好,以油煎榜舍龟闯入年轻人的心房,老文化以新姿势走入新世代人的生活,才是让文化绵远长流的关键。

永春榜舍龟的典故

“榜舍龟”的传说有以下解说:

古时,连续三代当官就可以尊为“舍”。有一个叫榜啊的人,他正好是第三代官家子弟,大家就把他叫作“榜舍”。榜舍自出生以来就享受福禄,懂事后就讲究吃穿,从来就不懂得什么叫做艰苦。成人之后更是官家子弟乐逍遥。榜舍他老婆陈氏,是一个勤劳贤惠的人,过门之后的第二天,榜舍府中设宴请客,她就去厨房帮忙。她看见厨师在制作“龟仔”用的配料,看得目瞪口呆,整个人都懵了。

因为她的娘家制作 “龟仔”,是用杂粮作皮,杂豆拌红糖作馅。榜舍他家里制作“龟仔”,是用糯米作皮,用绿豆拌金桔、冰糖作馅,绿豆还要去壳。嗨!在以前艰苦的时候,很多人吃地瓜都没剥皮,榜舍他家里制作“龟仔”连绿豆都要去壳,真是饱思甘味,饥不择食!难怪客人吃了以后都感觉甜爽冰凉,赞不绝口。榜舍他老婆是一个勤劳的人,闲不住,就经常到厨房帮忙,久而久之就学得了一手好厨艺,特别是制作“龟仔”的功夫更加厉害。

“龟”福禄寿象征

后来榜舍家道中落,榜舍就和陈氏制作绿豆龟来卖,榜舍卖绿豆龟的消息一传开,大家都争着去买,从此大家就把绿豆龟称为“榜舍龟”。

为什么榜舍龟更多人懂的名字叫“龟仔”,而不取其它的名字或造型,原因不外是“龟”带有福禄寿的象征。在华人习俗里都会使用各式各样的龟粿来表示喜庆和吉祥。一些正式的节庆一些人是会盖上“龟”的模型的,只是现代人渐渐忽略了这个部分。

【三发榜舍龟】

658,Lorong 11,42600,Kuala Langat,Selangor。

电话:03-31913289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