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清晨5点开档8点前卖完 自制酿料粉魅力何在?

【甲板上的美食/中】

报道|吴梅珍   摄影|吴梅珍/谢德煜

霹雳州甲板人的“饭堂”是在布先(Pusing)。清晨的布先,最多美食的聚集地必是当地的巴刹。 

小镇最美的风景线,一定是人文。 

饮食最让人动心的除了食物本身,遇到的人与事,都会让品尝食物的体验升华。 

可惜,两次的旅程焦点都放在甲板(Papan),布先也只是被我们当成“饭堂”,每一次都是来去匆匆,在全长只有500公尺的大街上扑食。

从甲板到布先大街约3公里路程,这座百年老镇,当年也是靠锡矿开采而繁盛。相比起甲板的荒凉,布先算是热闹了。

要一秒便牢记布先,只要端出一位名人即可——双威集团创办人兼主席丹斯里谢富年就是来自布先小镇。

布先名字由来

布先,马来名Pusing,旋转的意思。 

槟榔故乡民宿负责人连一帆宣称,他经过田野调查,得到的回应是:“附近村庄人来到布先,这里已经是路的尽头,无路可走了,车子得掉头回去,于是当地人就一直pusing、pusing地叫,最后小镇就因此被命名‘布先’。” 

维基百科则提供另一个说法:开埠初期,公路只有短短3公里,其余都是碎石路、泥径等。在那个只有马车的年代,马车载着客人向东行约3公里,便可到抵达另一个小埠,马路到这个地区终止,车夫不能前行了必须掉头,马来文即叫Pusing。如此“pusing、pusing”叫久了就叫出了一个地方名称了。 

布先小镇主要居民是华裔与印裔,聚集在此的华人是客家人,所以,这里有丰富的客家饮食料理待客发现,譬如从吃狗肉文化演变出来的狗仔鸭、客家人擅长的酿豆腐(当地都写着酿料)、下午1点开始聚集在大街上的客家茶粿(客家茶粄)等等。 

早餐:巴刹巡礼

布先巴刹最出名的“健发布先自制酿料粉”,我是先在怡保上环十八尝到的,那是郑健发的次子郑国强开设的分店,名为“国强布先自制酿料粉”。 在无人引荐下,从店名联想到“布先”是一个客家小镇,客家人擅长酿料,于是决定一试。当时已是上午9时50分,摊口的酿料选择不多。同行的友人知食,问说:“有炸沙葛吗?” 

郑国强回应:“制作程序太麻烦,没有卖了。” 

望着所剩无几的酿料,挑了鱼丸、炸豆腐……热情的老板娘招呼说:“我们有自制的手打鱼丸,所剩无几了,要来一些吗?我们有对外批一些价格较便宜的鱼丸回来,针对一些印度同胞的需求,但你试看我们自家手打的,识食的都会回头。我先生以前是在布先巴刹卖的,现在布先档口是弟弟在留守,我们出来开分店,卖了整10年了。采用的都是鲛鱼,全手工,都是他做的(指着人高马壮的郑国强)。”

鱼肉芬芳流溢

走入国强的店前,已在隔邻的汶宜茶餐室品尝了该茶室出名的海南干咖哩面和鸡丝河粉,胃已达八分饱,和国强借了一个碗,打包回汶宜茶餐室试食。

先试鱼丸,满口的鱼肉芬芳流溢,才吞下鱼丸就迫不急待夹起酿豆腐,入口的咸鱼香,浓浓的豆腐豆香在舌间迷漫,轻尝两件,已知功夫深浅,兜回店里还碗,再买4颗鱼丸,打算沿途肚子饿了就拿出来解馋。 

父子同样严苛

随后和连一凡聊起国强布先自制酿料粉,身为地道布先人,他力荐最好的面档要到布先巴刹,首推的也是“健发”,说是布先最好吃的酿料。

“健发布先自制酿料粉”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由郑健发所创,虽然目前交给第二代经营,可是孩子们对食物的要求同样严苛。只要鱼肉不好、或捏出来的手感不达标,老板便丢弃不用。只是老板性格较直率,顾客点餐时要明确,不要啰哩啰嗦,否则可能就会挨骂了。星期天及一没开,平日营业时间为清晨5时至售完为止(传言早上8时前就卖完了)。档位前常大排长龙,所以不难找。 

如果真的吃不到,还可以到10分钟路程距离的上环十八的分店享用。

【国强布先自制酿料粉·Restoran Keat Keong

6, Medan Stesen 19/2, Stesen 18, 31650 Ipoh, Perak. 

电话:016-3598328

早午餐:猪杂粥/咖哩生虾面

若问我布先第一必吃,绝对是“人和茶室”内的布先猪杂粥。 

如果曾吃过顺德闻名的“无米粥”,大概就能领略到老板江志忠熬出的粥是怎样的面貌。与其说吃粥,更贴切的是在喝粥。他的粥,食客不会触碰到一颗“米”感,都是滑滑的米水,是经过3个小时文火慢熬出来的好粥。 

当地人来此都会请江志忠针对自己的喜爱配搭猪杂,大肠、粉肠、炸肠、猪心、猪舌(从前还有猪红,现在卖不到就从缺了)。不嗜猪杂者,也不用因此却步,还有鸡丝和皮蛋粥可选。 

走过五十多年历史的布先猪杂粥 ,是很多当地人的饮食记忆,江志忠透露,店里的招牌粥是父亲有一回在怡保吃到猪杂粥后,回到布先自己研发而成的,属于广府人的粥食。

来人和茶室,原是为了“秀珍咖哩生虾面”,只可惜,两次都因时间点不对而错过。这家咖哩生虾面从清晨7时经营至下午1时,非常准时收档。如果想同时品尝到猪杂粥和咖哩生虾面,最理想的抵达时间是中午12时,一个刚开店,一个方要结束营业。

【人和茶室·布先猪杂粥】

布先大街(鸣凤酒家对面黄色竹帘的店屋) 

电话:016-5297343 / 12:00PM-3.30pm

【人和茶室·秀珍咖哩生虾面】

电话:010-3738559 / 7:00AM-1.00pm 

必试:海南干咖哩面

若到怡保上环十八寻味“国强酿料”,隔邻“汶宜茶餐室”里的海南干咖哩面同样必试。 

何谓海南咖哩呢?一般就是重印度味,大小茴香、茴香籽是第一入口就碰触到的味感。 

面档老板陈光强早前曾在八打灵再也美嘉花园(Taman Megah经营一家叫强记烧腊的档口,数年前搬回家乡怡保,面对烧腊重镇怡保,他退而选择卖干咖哩面和鸡丝河粉。

源自姑姑的独家配方,重香料,有分咖哩汤和干咖哩,著名的是后者。一个小档口就专卖干咖哩和鸡丝河粉,虾油也是自熬,非常用心经营的小档口,值得一探。

【汶宜茶餐室·海南干咖哩面】

电话:0182764538 / 7:00AM-12:00PM(逢周一休) 



反应

 

美食

一小瓶黑酱油 须曝晒半年才诞生?

【甲板上的美食/下】

报道|吴梅珍  摄影|吴梅珍/谢德煜

旅行总是想要带一些手信回家。梁文记饭店(茶叶鸡)是从霹雳州甲板(Papan)返回吉隆坡的必经之路,值得一买的美食;而合德酱园是人在怡保,纵然再忙都要抽空去买一系列黄豆制成品,尤其是晒油,必抢。

站在“合德酱园”的晒酱区,第一次见识到传统工艺制酱人的晒酱法。一缸缸的寻常人分不清酱缸里装着的是酱油、豆酱,还是晒油,伫立在太阳底下。

头抽至少要晒3个月才能抽取,晒油更离谱了,要6个月才能“晒”成。在速成时代,还有一些诚诚恳恳在做“良心酿造”的手工食品人,在在叫人感动。

难以追溯发展源起

70年代生以上的人,经历过劳动年代,常会感概科技小孩活在一个张口就给的年代,生活常识和体验贫乏,见到超市的宰割鸡,就以为那就是鸡的原形。

明代诗人唐寅有一首诗,题为《开门七件事》,开头那一段就写: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就是说:柴米油盐酱醋茶,每个人家里必有的)。这一期就说诗中的“酱”,每个人家里必有酱:光是酱油和黑酱油,很多人都不懂它背后的故事。

更可惜的是,老一辈的人在自身领域上务求完美,且也视其为平常,因此,很多后人要追溯回发展和源起,只有一步步的推敲。

譬如:合德现任掌门人刘栢棠告知,昔日合德共有3位股东,都是中国新会来的。在刘栢棠的印象中,从事酱园厂的,新会人占大部分。

问他为什么就是新会人特别擅长制做酱料,他也说不出由来,只是笑笑说:“来到我这一代,股东的孩子都无意继承,我未婚,制酱工艺就传授给我外甥胡德顺,他是福建人,所以,酱园工作者多是新会人的说法,逐渐就会淡出历史。”

合德这个名字是取自谐音“合得”,象征老一辈在创业之初,无论是面对股东或竞争对手,都以“合”为贵,希望远离纷争。

4间酱园仅存1间

工业化让很多老行业消失,刘栢棠捏指一算,从前光是务边就有4间酱园,现在合德是硕果仅存的一间。

合德是在一间新村板屋,屋前安置了上百个酱缸,屋内进行生意买卖,屋外是一个晒场。

传统酱园,是看“天公”吃饭的行业,除了技师的技艺,阳光也是制酱很重要的一环。

合德酱园最近在政府单位的指令下,在酱缸上搭起了棚子。

众所皆知,晒酱要靠阳光,棚子的用途是遮阴,问他:“可会影响到酱园的运作?”刘栢棠无奈地说:“没办法,官家要求只有照办,太阳不能直晒,可能晒酱的时间就要拉长个10天8天吧!”

酱油最多可四抽

酱油乃是黄豆制成品,在黄豆之外,还有面粉、糖和盐。

刘老的说法,黄豆先要煮到它软化,待冷却就揉进面粉,黏成一块块的,它就会发酵了,良菌就在这个情况下诞生,这时就可以加入盐水浸泡,晒上3个月,每一天日上当天,大烈阳天,技师就会掀开酱缸上的盖子,让它在阳光下曝晒。

3个月后,技师就会以个人的经验,依据酱油的色泽、香味来判断,是不是可以抽酱、装瓶。第一抽的酱油,也就是最好的酱油品质就叫:头抽。抽取了这一个缸,技师会继续添入盐水,再晒,再抽就是二抽,最多可以做四抽。

晒足6个月成“晒油”

从前看到有些黑酱油也挂名:“晒油”。到了合德一看,终于明白了,晒油原来是指酱油从酱缸里抽出来,再另外晒足6个月,从“稀”逐渐干化成“浓稠”的黑酱油,只有真正是在阳光下“晒”出来的,才能被标签为“晒油”。

而豆酱的做法和酱油的做法大同小异,同样是用黄豆发酵。酿成的豆酱,只要刮去表面那一层,再混合糖做加工,就成豆酱。

在合德你可以找到新豆酱和老豆酱,分别就是收藏的期限,老豆酱的特色就是色泽看起来偏黑,刘栢棠说:“卤鸭放一些下去,味道充满了豆子的香味。”

【合德酱园】

999, Kampung Rawa, 31600 Gopeng, Perak. (012-521 0786)

茶叶熏甘榜鸡

华人一般都有食物要新鲜品尝的习惯。可是这茶叶鸡就是奇怪,人在现场吃,有些干瘪,反而试过两次打包,一次是冷藏一周,用烤炉加热,味道非常美味,另一回就是最近,前往甲板,本来打算周五回程才顺路去打包,怎知老板娘说:“我们周五休息”,结果我们特地兜过去吃。

梁文记茶叶鸡制作是必须前一天用盐腌制,翌日取出蒸熟,再以大火用茶叶熏3分钟。由于采用的是甘榜鸡,脂肪少肉质较有弹性。

人在现场品尝到的茶叶鸡不如打包的好,理由可能是,打包回家的茶叶鸡都是全鸡上桌,手撕着吃的,油脂都在过程中流在锡箔纸中,可以沾汁吃,而在餐厅时,老板为了方便食客都是砍好,油脂在过程中流失,失了油脂失了风味。

【梁文记茶叶鸡】

153, Jalan Pahang, 35000 Tapah, Perak. (016-5265816)

延伸阅读:

【甲板上的美食/上】一茶室侍候一村人? 这里“柴食”过人

【甲板上的美食/中】清晨5点开档8点前卖完 自制酿料粉魅力何在?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