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茴香籽 春风拂上你的脸

香料寻奇|陈爱玲(专研香料,目前任职大学讲师) 

已经是第二次踏上黑山,这个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南部,2006年才正式宣布独立。年轻,充满活力,来了,你就不想走的地方。 

二度访黑山,难忘山中一景 。 

记得第一次从克罗埃西亚透过搭乘巴士入境黑山,预计2小时车程,结果坐了6小时,一次教训之后,这次反其道而行,趁2009年旅居意大利月余之便,干脆一口气从南部的巴里(Bari)搭夜船,第二天一早抵达杜布罗夫尼克(Dubrovnik)。早早预约的司机已在不远处等待,一路沿着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前进,直奔科托尔(Kotor)古城。 

古城早在1979年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高耸矗立着中世纪堆砌高墙,一一见证动荡外来的殖民历史。放下行李,顾不得一路疲惫,换上泳衣投入亚得里亚海(Adriatic Sea),虽是炎热8月天,水却有点冰冷,成群大小鱼在身边围绕,伸手一模即有数不尽的淡菜(Mussels),倘佯在澄碧的海洋,作梦也会笑。 

来黑山一定要造访杜米托尔国家公园(Durmitor National Park),由冰山所形成的地貌,冬天可滑雪,夏天可观湖还有无数松树、杉树、榉木、桦木、五颜六色不知名花草、野莓果和菌类植物,稠密的针叶林间散步。据说,4个小时的森林步道我们竟然走了6小时,处处可见许多香料植物令我印象深刻,尤其是茴香籽(Fennel)。 

罗马殖民带来

原产于地中海,西元前2000年印度人早已将其驯化并广泛种植,其块茎当蔬菜食用,叶子用于染色,种子可增香调味与提取精油。

茴香的希腊语是马拉松(Marathon),当时的运动员吃茴香子控制体重,位于东阿提卡的茴香田一片欣欣向荣,确保供给量充足,著名希腊神话酒神戴欧尼修斯(Dionysus)拿的手杖正是茴香枝,象征繁荣,生育和快乐。 

古罗马人一直把茴香当作蔬菜及调味圣品,同时也是成功的象征,也间接影响中世纪的英国垄罩在一片吃茴香籽的风潮中,并成为皇家御用辛香料,还被列入《奥汀的9种药草之咒》(Woden's Nine Herbs Charm)9种魅力香料之一。 

在黑山期间,由于畜牧业发达,牛羊肉特别便宜,大清早买来牛腱心与新鲜茴香炖起牛肉,清新味道带有微微甜味夹带著茴香脑气息,茴香球茎有大量的维生素C,可促进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也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是黑山居民日常的蔬菜。 

说了那么多,重点是旅居地中海大半个月的我特别想吃牛肉面;想吃只能自己动手做! 

汉代传入东方 

话说茴香籽虽是欧洲香料,汉代才传入中国,一开始人们在自家宅院种植各种芬芳植物并取之藏于衣袖间,当时称茴香为“蘹香”,这名字有“留存”香气之意,一直到南北朝陶弘景将“蘹”改成“茴”。 

宋代苏颂曾提及:“蘹香,北人呼为茴香,声相近也。”直到明代李时珍终于理出头绪,《本草纲目》记载:“宗奭曰︰云似老胡荽者误矣,胡荽叶如蛇床。蘹香虽有叶之名,但散如丝发,特异诸草也。 ” 

在意大利,茴香花粉被当作茶饮,虽然价格不便宜,仍令人趋之若鹜,厨师将花粉拌入意大利面酱,遇见谷物或奶油类仿如入无人之境,只要一些就能让菜肴如虎添翼;托斯卡尼地区居民大方地用它来制作面包、蛋糕、蒜味酱的调香,或是洒一些在沙拉、烤肉、烤鱼来增加风味。 

曾有美食家夸张地说:“茴香花粉就像是天使翅膀抖落的气味,金黄色泽美丽无比,吃著吃着就感觉飘飘然飞了起来……。”

亚洲卤水常隐味

你可能不知道,茴香籽是一种令人非常平和、柔软的辛香料,它不若八角丁香或肉桂爱彰显自己,茴香籽的柔如清风拂过你的脸颊,默默陪伴你身边,是个清澈、干净、充满活力的大男孩。味道清新、有微微甜味夹带淡淡樟脑味,有时感觉微涩,但很快随着火候转化,令人放心。 

由于香气来源系茴香酮(3.7%)、柠檬烯(11%)及茴香脑(68%),特点为无色,因此粤菜师傅常喜欢将其加入各种卤水,能增加香气又不会破坏色泽。 

在亚洲,茴香大多会搭配八角一起出击,不管是传统卤水或常见卤味、牛肉料理,甚至是羊肉料理都能看见它的踪影。 

八角强烈的茴香醚能让茴香子的除腥功能更上一层楼,若不想食物成品飘散浓浓的八角味,采一比一方式也是很好的折衷办法;若想食物侧重清香感,用茴香籽独挑大梁也没有问题! 

日常生活中可在烹煮肉类时加入,例如在汤品中加入一小撮茴香籽,不管是清汤,如清汤排骨、浓郁罗宋汤抑或西式番茄牛肉浓汤,自己仿如化身高明的调味师。 

说着说着我又闻到黑山当天的牛肉面香了。 

反应

 

美食

外皮似红毛丹 爆开却是香料?

香料寻奇|陈爱玲(《辛香料风味学》作者,专研香料,目前任职大学讲师)

疫情后第一站迫不及待飞到越南中部,距离上一次已经7年了,相较于北部比较华化的氛围,南越胡志明受法国殖民文化影响,我对中部香河蜿蜒流经岘港、顺化、会安更念念不忘。

这次的行程只有短短的8天,由于不想太劳累奔波,就选择从岘港进入越南中部,这座建于公元192年,当时为占婆王国,全盛时期势力范围延伸至现在头顿市(Thành pho Vung Tàu),最终在15世纪被扶南人所灭。

吸收中华文化

岘港与顺化不到2小时的路程,这里却是古代占婆与中国汉代所管辖的分水岭。11世纪李朝(Ly dynasty)延续孔老夫子思想,设立翰林院培育知识分子到陈朝(Tran dynasty)立都,国号大越,在最初100年间有贤君当政。

15世纪之后阮氏王朝(Nhà Nguyen)可就没有这么幸运,先是家族内哄,后又试图向邻国真腊(Chenla)、暹罗(Siam)拓展版图,消耗国力引起民怨,最后不得不求助法国,最后沦为保护国。

越南从过去一直吸收大量中华文化,当然也包括饮食,尤其在前面提到的王朝皆选择在顺化建都,各种精巧饮食于焉诞生。我一路从蚬港走到会安,中部米食尤其最爱一种名为胭脂籽(Annatto)的香料,其原乡远在地球的另一端——南美洲。

它来自小型热带树胭脂树科(Bixaceae)胭脂树属(Bixa)果实,外皮裹着短毛,乍看如红毛丹,果实成熟会自动裂开,内有大约50颗大小的艳红色种子。

血液神圣象征

玛雅人将它视为血液的神圣象征,以胭脂汁墨书写经文,借新鲜种籽泡水或浸泡释放出亮丽色彩彩绘身体借以掩饰身分,防止敌人侵袭。成分中有类胡萝卜素亦能抗紫外线防止晒伤也能免以蚊虫叮咬,既可染发或制作古代胭脂膏,所以又有唇膏树(Lipstick Tree)的别名。

胭脂籽的拉丁文:Bixa orellana是为纪念16世纪西班牙征服者法兰西斯科·德·奥雷亚纳(Francisco de Orellano)发现亚马逊而取的名字,紧接着哥伦布出航,抵达他认为的“印度”,后来才证实是美洲,15年后麦哲伦帮他圆梦,登陆菲律宾群岛。同时也开启欧洲人来到广南省最大的秋盆河河口附近,也就是现在的“会安”,聚集在此进行贸易。

微胡椒淡花香

中国人用丝绸、沉香交换盐、肉桂等民生用品;日本人用五金换取糖及中国商品;欧洲人从四面八方寻获奇珍异宝,包括胭脂籽也在这时期进入会安。

胭脂籽带有微微胡椒及淡淡花香味,越南人会取胭脂籽炼油释出橘黄色泽,或用油炒肉、炖肉、腌肉。越南面包内馅里有一片金黄色烧肉就是来自胭脂籽上色的效果,许多中部米线汤碗沿浮一圈金黄色泽,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辣椒油,这是因为种籽内含有脂溶性的胭脂素(bixin),还有水溶性的降红木素(nor-bixin),越南人取之制作各种米食类的汤头,以及用在鱼板上色、炭烤肉串,呈现亮丽金黄色泽,让人食指大动。

近年来医学证实胭脂籽的生育三烯酚(Tocotrienol)有抑制胆固醇的能力及抗癌功能,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纳入合法、安全且具有商业价值的辛香料。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