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旅游现象 出游花钱更豪爽

报道|郑美励 图|谷歌、互联网
苦苦支撑将近2年半之后,风向终于转了,旅游业迎来春暖花开的日子。
如果说21天可以改变习惯,那么被疫情困了2年的旅人改变偏好与习惯,自是理所当然。
这些人有什么改变与想法?谷歌提供内部数据与分析,助力旅游业者牢牢掌握旅人的“心”与“口袋”!
报复性出游这一现象是否存在?根据谷歌亚太区旅游主管赫敏乔伊(Hermione Joye)的说法,答案是肯定的。
她指出,报复性出游是全新旅游现象,去年第4季度率先发生在澳洲,如今随着东南亚各国政府防疫政策松绑和重开边境,东南亚地区也掀起这股“出游、重新体验世界”风潮。她形容,疫情期间的封锁影响某些旅人的情感,当政策松绑后他们便极欲重拾失去的时光,把握各种机会再次出游、出游次数更频密,是如今旅游业者试图把握的对象,因为这类旅人深具影响力,他们不仅热爱分享自己的各类体验而且对于科技与互联网十分依赖。
报复性出游的旅人想要什么:
1.积极发掘旅游目的地,要重新体验这世界。今年3月时,“去哪里旅行”的搜索量相比去年成长了336%,这种增长情况普遍发生在新、马、菲、越等东南亚市场。
2.报复性出游旅人的喜好与标准旅人有差异,他们要到访他们最想念的目的地。而且报复性出游旅人转换口味往大城市走参与一些经典的行程如了解文化、历史、发掘当地美食,新加坡、伦敦、迪拜都是4月份的热门城市名单之一。
3.花钱更豪爽。长时间被困在家的好处是可以储蓄更多旅费,数据显示如今报复性出游旅人比2019年更舍得花钱。在住宿预算方面,逾300美元的住宿搜索量成长100%。

赫敏乔伊:报复性出游是全新旅游现象。
加速拥抱数字化
疫情也令东南亚地区出现新兴旅游趋势和偏好,问题是旅游业者是否做好准备?!一些新兴趋势与偏好包括:
1.旅程更加的数字化。
如今的出游,从起心动念寻找灵感——上网研究及策划——上网寻找最物超所值的交易——预定行程——规划行程与交通——上网查资料、搜寻及导航——旅程结束归——和亲友分享精彩程,整个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应用到网络与科技。举预定行程为例,尽管不乏有旅人在线下预订行程,但他们事前仍会以互联网搜寻相关的品牌或商家,再在线下下单。
赫敏乔伊提醒,勿以为这类万事依赖网络、科技的操作只存在于千禧世代、Z世代,事实上疫情加速各行各业乃至整个社会数字化转型进程,也迫使各年龄层的人加速拥抱数字化,即使是在东南亚地区也不例外。
2.花更多时间做事前规划
疫情促使各国推出不同的出入境限制与防疫规定,进而使到“出门旅游”变成复杂的事。为求安心和减少意外“惊吓”,旅人花更多时间来研究、计划和选择,比疫前多20%时间。此外,由于出游时间变长以及增加旅游预算,这也使旅人花较多时间策划。
●搜索出国旅游需满足的条件:整体而言,东南亚地区上升12倍(泰国上升17倍、新加坡上升15倍、大马上升5倍)
●搜索旅游保险:整体而言,东南亚地区比2019年时上升了523%(新加坡上升1004%、大马上升400%、菲律宾上升166%)
出国旅行规划期:上升17%。
上述数据对于旅游业者有什么意义?赫敏乔伊表示,若旅游业可以让整个过程/体验更顺畅无缝,就有可能把旅人变成自己的收入来源或者赢得他们的忠诚。
此外,品牌应尽量为旅游体验与过程带来方便并且用心协助旅人,由于旅人会接收大量的资讯,故品牌方有必要在旅人规划行程的阶段表现积极,才能脱颖而出成为首选。第三,应设法与其他品牌合作,带给旅人顺畅无阻的体验,例如新航就伙拍保险公司,让用户订购机票时亦可顺道购买旅游保险,经由提供方便吸引他们成为回头客。
3.平均出游时间变长
以新、澳为例出游天数从疫情前的平均3至4天增至8到14天。其中,东南亚多国对于度假屋租赁的需求全面攀升,这可能是停留时间更长的迹象。其中,马来西亚对于度假屋的搜索量比2019年3月成长了148%,我国人民倾向寻找全包式度假村(All Inclusive Resort)。
4.渴望豪华游
泰国—— 精品酒店搜索量上升40%
大马—— 全包式度假村搜索量上升120%
菲宾律—— 豪华度假村搜索量上升91%
新加坡—— 豪华度假村搜索量上升1962%
旅人选择更高价位的住宿的原因包括:追求更安全的环境、历经疫情洗礼后想要对自己好一点,而高价位住宿可提供奢华体验和周到服务,赫敏乔伊提醒走高价路线的酒店业者应把握机遇提供良好的体验与服务,包括与其他业者、品牌或行业合作,如导游、餐厅、保险等。
价格定位较低酒店业者同样有生存空间,毕竟不是所有旅人都追求豪华住宿地点。她认为,经济型酒店业者可以强调环境“安全、干净、重视可持续性”来揽客,投资在网站及后台技术以优化网友的数字体验、准备丰富的内容如上传客房、服务等视频等以创造沉浸式体验也有助于强化消费人的信心,最重要的是确保旅人可以在网上找到你!
5.聚焦可持续性的未来
疫情爆发使到消费人比以往重视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是否符合正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环保,人们希望自己的旅程至少可以对可持续发展带来正面影响。她建议业者不妨多分享自己在环保上的努力如减少碳足迹、使用太阳能等资讯,这或将吸引重视这类问题的旅人上门,更何况环保是年轻世代感兴趣的课题。

各国复苏步伐不一。菲、印领先,新加坡紧跟在后,而泰、马、越的复苏力度相对温和。
重开边界需求爆增
疫情爆近2年多,东南亚旅游业的变化?
赫敏乔伊引用《经济学人》的数据指出,与2019年相比,2020年国际旅客人数下跌82%,2021年跌幅更深达到98%,在700万旅游相关的工作中,多达430万份工作受疫情冲击。
第4季度展露曙光
随着疫情逐渐受控、各国注射疫苗人数居多以及陆续解除国境封锁,本区域旅游业在去年第4季度展露曙光。谷歌内部数据显示,当时的需求(依照对住宿和机票的搜索)的反弹受到国内和国际旅游所驱动,今年首两个月虽有奥密克戎病毒肆虐而放缓复苏脚步,但自3月起东南亚各国陆续放宽防疫政策、重开边界,本地及海外的需求爆增,表现优于2020年第一季度。
■本地旅游需求:
与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3月东南亚5国的本地旅游需求暴增,其中大马和印尼增长100%,菲律宾、泰国和越南则上升90%、84%和80%。
特色:疫情期间与家人共处的有品质时间以及照顾自己极为重要,宅度假(staycations)成了替代方式。相比2019年,宅度假的搜索量暴增,例如大马上升408%、越南270%、新加坡262%。
旅居新加坡8年的赫敏乔伊自曝她在这期间参加了4次宅度假,因为这对于热爱旅游的她来说,是唯一能短暂逃离公寓和家庭生活的方式。
■海外旅游需求:
今年3月27日至4月2日期间菲律宾的入境需求达到118%,胜过疫情尚未爆发之前的2019年同期,印尼屈居第二也有105%,而入境新、马、泰和越的需求虽然上升但仍未能超越2019年的表现。在出境方面则是印尼独占鳌头,相比2019年同期,今年3月27日至4月2日期间出境需求达111%。

善用资料顺畅无阻
赫敏乔伊表示,如今是赢取旅人的心的好时机,“人们想要出游,人们也正在出游,关键在于我们(旅游业者及谷歌)有没有用他们选择语言与他们交流,所以我们提供第一手资料,带给旅人更顺畅无阻体验。”
她鼓励:
1.投资数字科技以迎合旅人的需求并让旅游体验更顺畅无阻。她指出新航、亚航等航空公司趁着近两年的低潮期大肆投资科技并打造数码体验如事前预订餐点、免税品等等,堪称是聪明的作法。
2.善用数据,以精准了解并锁定目标群体。
旅游业者可应用的部分工具:
●谷歌旅游深入分析工具(Travel Insights with Google):免费旅游洞察工具帮助旅游企业、政府和旅游局及时优化运营;
●谷歌免费酒店预订链接(free booking links):提供酒店预订链接帮助中小型企业接触广大消费者并可在谷歌酒店中心(Hotel Center)平台追踪点击量
●对旅游业者更友善的广告费用支付方式。
德国情报机构:冠病更可能来自实验室泄露

(柏林14日讯)据《南德意志报》和《时代》周报报道,德国联邦情报局(BND)认为,冠病有可能源于中国一家生物实验室的泄漏事故。报道称,德国情报机构早在2020年就做出了这一评估。其依据除了对公开数据的分析外,主要是通过代号为“Saaremaa”的情报行动获取的材料。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研究机构的数据,尤其是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科研数据。
报道称,这些资料不仅包含有关所谓“功能增益”(Gain-of-Function)实验的线索,即对自然界中的病毒进行人工改造的高风险实验,还揭示了大量违反实验室安全规定的情况。情报部门由此认为,实验室泄露说的可能性高达80%到95%。
德国联邦情报局在2020年就向默克尔政府报告了调查得出的上述结论,但总理府当时决定,不对外公开这一敏感的评估。
肖尔茨政府上台后,联邦情报局再次通报了有关评估。但总理府也没有知会议会的相关监察机构以及世界卫生组织。2024年底,总理府委托多名科学家,包括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所长沙德(Lars Schaade)、柏林夏里特医学院的病毒学家德罗斯滕(Christian Drosten)等,对联邦情报局的评估结果进行审核。审核工作目前尚未结束。
默克尔否认隐瞒重要信息
本周三,德国总理肖尔茨在一场记者会上面对媒体有关询问表示,涉及情报机构的工作和具体评估,“这里不是讨论的恰当场合”。他的前任默克尔周四也通过其发言人回应媒体的质询,否认曾对公众隐瞒重要信息。
《时代》周报根据总理府及消息人士的透露分析,默克尔政府对联邦情报局的评估持有保留态度,有其原因。首先是联邦情报局对情报信息的判断水平不够信任,毕竟此前该机构对阿富汗形势的评判出现了重大失误。一位了解此事的人士认为,联邦情报局所提供的线索,在法庭上都不足以成为证据。
另一个原因是,评估出台之际,有关病毒溯源的问题已被高度政治化,成为美中两个大国之间博弈和推卸责任的筹码。德国总理府选择不公布情报评估,是不想让柏林成为攻击的目标。
北京:反对政治操作
据瑞士《新苏黎世报》的报道,过去几周,德国联邦情报局曾与多名专业科学家进行交流,认为大量迹象表明病毒可能来自实验室。并非全部参与讨论的科学家都认为病毒源自实验室,但一些科学家认为,病毒来自武汉病毒研究所的可能性提高了。
今年1月,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出人意料地表示,“以较低确信度”怀疑新冠病毒源自实验室。此前,该机构多年来一直称无法确定病毒是实验室泄漏的结果,还是源自自然界。《南德意志报》报道称,去年秋季,德国联邦情报局向CIA通报了其调研结果。
中国政府坚决否认实验室泄漏的说法。在13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德新社记者再次提出新冠病毒溯源问题。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实验室泄漏不可能”是中国-世卫组织联合专家组在实地走访武汉相关实验室,并同相关科研人员深入交流的基础上得出的“权威科学结论,得到了国际社会和科学界的广泛认可”。她说在冠病溯源的问题上,中方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操作。
冠病起源以及追偿的问题从一开始就被赋予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过去几年,全球已有数亿人感染,数百万感染者死亡。疫情还给全球各国的经济和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上周,美国密苏里州一名联邦法官裁定中国应对新冠应对失策负责,并做出罚款240亿美元的判决。
新闻来源:德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