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

华裔“以家为本” 85%中小企是家族生意

《百年经济传承》 (下篇)

报道:陈美玲

图:档案照

家族企业是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球民主国家的企业,有90%属于家族企业。而在大马,全国有80%至85%的中小企业属于家族企业,其中大部分来自华裔族群,显示华人特别热衷家族企业。

从事华人家族企业传承研究的马大中文系副研究员李健友博士说,这是源于“以家为本”的传统观念。父母创业让孩子传承,尤其是长子,跟中国的传承观念是一致的。

随着社会开明、教育普及,这种现象已有所改变。如今有许多华裔企业家让孩子出国念书,特别叮嘱他们,如果能在国外创业就留在国外,不一定要回来接管家族生意。

这导致一些传统行业逐渐流失接班人。实际上全球华人都面对同样的情景。

李健友曾研究大学毕业的企二代对工作时间的要求,对比第一代不辞辛劳,不惜一星期工作7天,二代特别向往灵活的工作时间。企业很难迎合他们的要求,因此一些二代要留在家族企业的意愿低落。

两代人的工作思维存在巨大差异,擦出的火花令双方都为难。

不合格也要孩子接手

李健友说,大马华人家族企业有一种“报喜不报忧”的观念,明明没有合适的接班人,对外却硬说有,内里在乎的不是接班人的资格与经验,而是血缘关系,尤其是长子,尽管长子不善管理,也执意要他接手。

往坏处想,若经营不当,不止身家缩水,企业还会垮掉甚至被卖掉。

不妨参考日本企业所注重的工匠精神,为了寻找合适的继承者,家族内的孩子从小就接受观察,确保他们有意愿并符合传承的资格。

如今传到第26代的日本龟甲万酱油,因注重继承人的能力与产品品质,代代都把企业传给族内有能之士,而非直系长子嫡孙。日本铃木汽车也是其中一个把企业传给女婿的例子。

以隐性知识栽培后人

李健友说,富不过三代是有救的,马新两地有多家跨三代的经典例子,如余仁生、槟城义香饼家、杨协成、Amoy Canning等。

企业能跨三代,是因为只限家族内传的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它们的利基促使产品在市场有高度的针对性与专业性,属于业内秘密,不能外泄,用以栽培后人。

隐性的另一面是显性,创造品牌、商标和口碑,都是显性的结果。

譬如余仁生卖中药、义香卖饼干和麻油、杨协成卖饮料。

从隐性到显性,将知识、创新跟文化融会贯通,就可以连结到为什么有的华人企业传不过三代。

李健友说,国内有两个单位每年都研究整体的大马企业传承,即Jasani和Price Waterhouse Cooper(PWC)。

Jasani研究二代不接手企业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因为父辈太爱二代,不愿意二代走他们以前那条辛苦路,于是给二代自由选择,鼓励往外发展。

有趣的是,根据PWC,在冠病疫情期间,许多富二代和富三代自愿回国接管家族企业,原来严峻的疫情引起的经济危机使他们在外国熬不住,正好家族需要他们,就顺应局势回来了。

“协和”比“富”重要

上世纪九八十年代,很多华裔企业传到第二代,发生争产、钱财纠纷、闹上法庭的家丑,最终引致业绩滑落。

大家开始觉悟“富”不过如此,“协和”才重要,“协不过三代”才是家族企业致命伤。

李健友说,根据家族企业的模式,家庭、企业和企业拥有权在某个程度是交汇的。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家庭和企业要有清晰的分割线,家事不掺和公事,不要因公司盈利就想得到最大的权利,或占有整个企业,殊不知这是家族企业争执不休的罪魁祸首。

要得到企业所有权,就必须要够资格,肯为公司卖命并稳定扩张生意。

智慧高于富贵协和

除了注重富贵及协和,李健友提出了智慧比前两者更重要的主张。

如果长辈的智慧传承不够,下一代很容易把企业搞砸,这就是“慧不过三代”,在知识型经济社会,智慧传承要够显性。

在没有电脑和各类通讯应用程式的年代,长辈能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靠得是关系网。

华人特别讲究建立关系,第一代企业家善于发挥自己独特的隐性特征,譬如谦虚有礼,来成就事业。

因此二代、三代和四代要发掘一代的智慧和隐形知识,以它延续家族企业,传承就有曙光。

有一套外国研究分类了家族企业的几代人:

●第一代为专政时代(Dictatorship),开创生意,就像我主王朝。

●第二代是兄弟姐妹合作(Sibling Partnership),父母老了,希望兄弟姐妹合伙。

●第三代是堂表兄弟联盟(Cousin Consortium),把姨妈姑姐、叔叔婶婶都带进企业。

华人家族企业根深蒂固的观念是关系网,能否延续家族企业取决于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即使是裙带关系也无妨,只要裙带者有专业管理知识和经验,要慎防的是处事昏昏沉沉的关系人物,否则企业前景堪忧。

善用多元优势 南洋华商拓新市场

马来半岛处于亚洲大陆最南端,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为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方商贸。自20世纪初印度人和中国人南来,地缘经济变得多元独特。

大马华人企业家身处多元文化、语言和种族的环境经商,有幸在融合的氛围滋长,适应各类文化,善与各源流打交道。

李健友说,不管是学术界还是媒体,提到华商,大多指中港台华商。从来没有人重新定义南洋华商,也很少探讨拥有多元背景的大马华商如何传承企业。

一直以来,本地华文媒体在报道南洋华商时,一定会提到他的来源国,这现象在马来文和英文媒体是没有的。华文媒体也偏重描述南洋华商勤奋、积极,是资本主义家。

南洋华商文化适应者

若深入思考,南洋华商不是资本主义家,更准确是文化适应者,适应能力特强,因此重新定位南洋华商可带来积极影响。

当各界偏重华人文化,就很少关注到南洋华商如何在多元源流中跟本地政治人物和友族建立友好关系,然后利用关系基础创业。

李健友鼓励华商多观察中小企业怎样与友族互动做生意。多元族群造就了互补关系,当某个族群做得不够好,另一个族群就以自己的优势填补缺口。互惠互利的运作使华商在市场上分到一杯羹。

适时舍华人文化特征

既然南洋华人是文化适应者,何不打开格局,积极开发清真市场和产品,譬如售卖清真华人点心,吸引庞大的友族消费群,打入清真市场。

“平心而论,友族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有心机。南洋华商如果善用多元优势,事业何止蒸蒸日上,甚至可开创新市场,创造新的隐性知识。”

有学者做过研究,华商在做生意的时候,暂时去华人文化特征,可以为企业带来革新,例如说马来语或英语,以新加坡为例,华商暂时去掉华人文化,事业一飞冲天。

李健友看好大马华商的灵活性,能屈能伸,需要去华人文化的时候就去掉,不需要的时候就保留。

他提出让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港台有那么多富商?他们之间的竞争为何那么激烈?

很多文献都指港台资本家是在单一种族环境竞争,在缺乏多元元素的社会经商,各人了解透了对手,那种环境真正体现同行如敌国。如此严峻,完全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真实写照,突破重围就产生了富豪,就是所谓的资本家。

【二代谈一代】

“屋王”黄纪达拥多业务

享有“屋王”美誉的本地著名企业家拿督黄纪达,1926年12月26日生于印尼。

在动荡的浪潮下,他辗转印尼、新加坡和马来亚,锻炼起刻苦耐劳、勤奋耕耘的坚毅。

1960年,他与弟弟成立联成建筑(马)有限公司,承接小规模工程,第一项房屋项目却成为人生转捩点。

他在八打灵再也第8区一片3万多方尺的屋地兴建22间单层排屋,从中赚了不少。

他在雪隆和柔佛发展屋业、购物中心和酒店,其他业务有电缆、金融、保险等。高峰时期,他拥有3家挂牌公司,即吉隆坡工业、环球电缆及金地实业。

设立华文报刊编协

1984年,黄纪达捐资10万令吉设立大马华文报刊编辑人协会,成立拿督黄纪达新闻奖。此后10年,他先后捐款超过50万令吉。

1994年,为了一劳永逸解决编协新闻奖财务问题,他再捐20万令吉,并征求知己好友及热心文化事业人士,如拿督陈良民、丹斯里叶永松、拿督斯里庄智雅及丹斯里张德麟,每人捐献20万令吉,共100万令吉充作新闻奖之永久基金。

黄纪达于2004年1月16逝世,得年78岁。

长子5大信念传承父业

其长子黄益宝自父亲逝世后,继续在家族的房地产公司工作,当时手上的发展项目位于隆城中城(KLCC)地区、蕉赖、八打灵再也及沙巴。

黄益宝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说,目前公司在全国各地拥有和管理上百间公寓,且保留一间父亲多年前收购的保险经纪公司。他和生意伙伴重振并扩张这门生意,其他业务还有基金投资、私募股权等。

“父亲去世后,我主要先稳固公司内部,维护他的声誉和传承。我小心翼翼,确保不做出超越财务风险的事,专注准时完成项目,避免节外生枝。对我而言,维护父亲的名誉和地位很重要,我感到高兴,人们仍在谈论他。”

黄益宝说,父亲传承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给他:

1. 谦逊以先,照顾员工,履行财务责任。

2. 以德待人、敬人。

3. 名利诱人,却附带足以影响财富、关系、家庭或健康的巨大成本。

4. 真诚可依赖的朋友,是一生稀有的祝福。

5. 珍爱配偶,善待她,她是你的终身伴侣。

铭记父亲教诲

“父亲以慈善事业闻名,我铭记他的教诲和传承:我们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及所带来的正向变化才能真正长存。”

黄益宝目前半退休,从事社区活动回馈社会。其中一个项目是线上博物馆,为当代大马历史做出贡献,保存和分享不同背景大马人的生平、经验和教训,造福未来世代,例如我国足球传奇运动员拿督苏进安及拿督山督星、备受尊敬的法官丹斯里VC乔治、著名厨师陈有辉及受人拥戴的电影导演达因赛益。

 

 

 

 

反应

 

职场

为大马经济奠基 华裔企业百年不朽

【《百年经济传承》 (上篇)】
报道:陈美玲
图:档案照

《南洋商报》百年经济传承系列,一起回顾国家独立至97金融风暴之前,叱咤商界的华裔企业家,期盼唤醒人们的记忆,曾经有一群华裔实业家务实耕耘,努力推动经济,促进国家繁荣。或许你对他们的名字感到陌生,但是他们的事迹,值得后代记念。

百年以来,马来半岛乃至马来西亚的主要经济产业历经多次转型,每次转型都在为未来铺垫一层层基础,让后来者在稳固基业上发展。

文献记载,马来半岛自14世纪便有人开采锡矿,此后历经葡萄牙、荷兰与英国殖民政府引入投资者开发,自此半岛锡矿业历经百余年兴旺。

经济模式的演变

19世纪末:马来西亚引入橡胶种植业,因世界兴起电气工业与轮胎制造业,橡胶需求量激增,获得英国人重点投资种植。国家独立之后,大马一度享有“橡胶王国”之美誉。

1920年代:大量种植油棕树并提炼棕油,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0年代后期:国家发现蕴含量丰富的石油,自此棕油与石油被称为推动国家经济的“双油”。

80年代:时任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大力推动工业与科技领域,各类制造厂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加上人才与经验越趋成熟,我国迈向发展重工业与半导体时代。

21世纪:科技日益进步,尤其是后冠病疫情时期,数字经济势不可挡,我国于2021年公布数字经济蓝图,今年已进入第二发展阶段,直至2025年。

回顾97金融风暴

百年经济的发展轨迹,清晰可期,也是各族人民合力打拼的。回首席卷全球的1997金融风暴期间,历历在目,各个领域经历了一场残酷凶险的灾难。

风暴平息之后,市场重新洗牌,重创者不得不退场,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如今距离金融风暴25年,波波后浪推前浪,前浪冲去哪儿了?是销声匿迹,抑或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传承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与后浪一起激打出不同凡响的故事。

回顾上世纪华裔富豪

林木荣(锡矿业、博彩业)

1946年马来亚日军投降,林木荣次年随父南来,当时他21岁。

初时他在父亲的杂货店帮忙,直到1955年杂货店关闭。

1957至58年间,林木荣在霹雳怡保布先矿场当书记,两年后在雪州万挠的矿场当管工兼书记。之后他获得一笔2万7000令吉奖金,买下房子安家。

1963年他用5000令吉跟朋友合资买下黑风洞附近的一座锡矿场。

开启万能企业

随后朋友退股,他独自承顶,唯有辞掉工作,全心开采锡矿。由于本钱不足无法多请工人,他一天工作十七、十八小时。

当时锡米价格高涨,他开始赚钱。1970年,短短7年时间,他拥有6座矿场。

早于1968年,“万字票大王”林水成得到万字票执照,找林木荣帮忙招代理,而代理必须认购万字票公司股票,当时每股1令吉,林水成售出每股3令吉。

林木荣为林水成招收120万令吉股金,林水成把这笔钱交给财政部做押金才能领出万字票执照。万能企业由林水成开始,之后林木荣当上万能董事主席。

庞大商业集团

林木荣之子拿督林天杰被誉为商业奇才。1986年,他在林氏家族企业名下设立斯里安卡沙建筑公司,竞标到隆市近郊甲洞高速公路承建、经营及收费管理权。

1987年,林天杰把甲洞高速公路经营权卖给甘文丁集团,继而取得甘文丁控制权,首次买下上市公司。

1989年,30岁的林天杰透过甘文丁集团,以每股2.05令吉买下马化控股29%股权,引起轰动。

马化集团在隆证券市场拥有6家上市公司,市场占有率为3.08%,总资产值近20亿美元,排在大马财政部(33.9%)、国民投资(7.9%)、云顶(6.45%)及森那美(5.02%)之后。

马化控股拥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可惜管理欠善。林天杰坚持己见,势必把这家公司变为“会生金蛋”的庞大商业集团。

丹斯里雷贤雄(马婆金融创办人)

1974年,雷贤雄收购大马婆罗洲财务公司,继而创办马婆金融。

当年,市场上的大客户已跟其他银行合作,雷贤雄难以分得一杯羹。穷则变、变则通,他把小市民视为潜在客户,结果令他在金融界打响名堂。

1983年,马婆控股于隆股票交易所主板上市。

1986年发生合作社风波,市场谣传国行调查马婆金融,受谣言困扰,马婆金融不得不登报澄清。

1987年,马婆金融税前盈利锐减70%,只有318万5000令吉。在雷贤雄领导下,马婆金融在两年后创下佳绩,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

1992年,马婆金融荣获FIABCI“最具创新力产业金融公司”大奖。

1996年,马婆金融在全国拥有151家分行,存户逾200万人,税前盈利达3亿8790令吉,是马婆资本属下最重要的独资子公司。

国行接管步入历史

雷贤雄1997年11月25日病逝,得年61岁。此后,马婆金融开始面临考验,1999年1月被国行接管。

2001年12月20日,马婆金融所有分行被纳入阿马金融(大马金融前身),马婆金融正式走入历史。

其长子拿督雷德雁投身教育领域,目前是泰莱教育集团执行长。他积极教育创新,泰莱大学也越做越好,在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84位。

丹斯里邱德拔(马银行创办人)

邱德拔以独到眼光,以1000万令吉与人合资,1960年9月12日创立马来亚银行。

马银行成立初期,邱德拔在马新各大城镇开设分行。1966年,马银行拥有逾100间分行,总存款额高达4亿令吉,短短6年便成为国内主要银行之一。

他不只是马银行创办人之一,也曾为了拯救渣打银行,成为渣打的大股东。

移居新加坡

邱德拔在大马出生,后来定居新加坡,拥有狮城良木集团。2003年被《福布斯杂志》选为狮城首富。

他有两位妻子,共生下3名儿子和11名女儿。邱德拔于2004年2月23日,因心脏病逝世。他的后代,已移居外国。

幼子邱金海在媒体的曝光率最多。邱德拔逝世之后,遗产由4名子女担任遗产信托人,邱金海就是唯一担任遗产信托人的儿子。

根据资料,邱金海在新加坡开设电影公司、导演,2005年推出电影《Be With Me》,口碑不俗。

破除富不过三代

针对上世纪我国华裔企业家的传承,拉曼大学(优大)经济教授锺志强表示,从“富不过三代”这流传多年的俗语,延伸出一套想法,就是一代创业、二代扩业、三代守业再创业(或没落)、四代再起飞(或败业)。

在南洋创业的先贤承载着一种传统思想,就是把财富传承给长子嫡孙,延续祖先血汗、精神与尊严。这些华裔企业家都有相同的发展轨迹,就是从小商做起。

第一代,先找到第一桶金,然后多元投资,尤其投资在地产和房产业。

第二代,从小跟着父亲创业,一起吃苦。他们累积了足够的能力,不但扩展父亲原有的企业,还投入不同领域发展自己的事业。

通常第一代受教育不多,第二代有机会上大学,到了第三代,家族累积大量财富,较注重子孙的教育,甚至让他们就读国际学校或送出国接受更有系统的现代教育,尤其吸收英美的创新与自由模式、培养软技能。

第三代态度决定未来

锺志强说,很多第三代因为从小生长在优渥的家庭环境,没有机会吃苦而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解决不了就轻言放弃或找捷径,只要多多鼓励他们,坚持一下就过了。

“第三代非常关键,他们处于家族的转折点,突破与否取决于他们是否想改变。”

第三代的态度决定家族未来。如果他们有智慧,具备领导与沟通能力,注重数字与科技素养,有能力面对全球化剧变,肯创新或在不同领域创业,他们将循环第一和第二代的历程,第四代会因为第三代的精明决策,带领家族再度起飞。

关键在于三代跨越去四代的过程,有没有传承正确的价值观或好好地培育,像当年长辈那么注重教育栽培他们。

若第三代跨不过种种挑战、固步自封,家族企业可能没落,第四代则可能走向败业。

创基金会护家产

家族如果有好的家法和传承系统,虽然比较容易守护企业和财富,却不简单,长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细小部分,所以有很多企业家设立基金会来保管他们的企业和财富。

“已知成立基金会的富豪有谢富年基金会、林梧桐基金会、郭氏基金(郭鹤年)、李氏基金会(李光前)、许世勋基金(香港),他们有远见,知道富不过三代的道理。”

请专业人士打理生意是善用现代管理,由专业团队以基金会的方式管理财富,避免被某一个或某一代的败家子弟摧毁整个家族,消耗殆尽上几辈的努力。因此财富不只是给一代或二代使用,可能会延续到五、六代或更久。

【二代谈一代】

超越巨人的二代

YYC超越集团总执行长拿汀叶欣向本身是二代,大谈二代能否超越一代?“二代很想突破,可是那是一个巨人,要怎么突破呢?这是很难的。”

她说,很多一代把二代教育得很优秀,为二代奠定稳固的基础,不是财富或企业基础,而是二代吸收了一代的精华,发展出独到且创新的想法。

二代的学习过程一直都不容易,除了听取爸爸那一套,最好的学习是多看书、多上课,不断学习能加速二代的蜕变。

明日预告:
华人家族企业传承源于“以家为本”的传统观念。父母创业让孩子传承,尤其是长子,跟中国的传承观念是一致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