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力优势 高度竞争也能冒出头
报道|郑美励 图|受访者提供
三八妇女节的发起人或许无法想像百年以后的世界,女性已在众多领域冒出头,实力与成就不逊于男性。今年的3月8日,《南洋商报》找来数名在各自领域有所成就的女性分享个人成就以及女性在该领域的成就与困难。

科技/ 连美玲(大马IBM董事经理)
保持弹性度
连美玲在2019年4月她出任大马IBM董事经理,负责销售、市场营销、服务等的战略与运营事宜。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一直追随自己的热忱去实现个人目标和价值观。在我看来,成功得来不易,因为成长和舒适绝不会共存。
能力表现要有弹性
“23年前我加入科技领域时,这仍是男性主导的产业。我选择每周工作80个小时,要更上一层楼绝对少不了努力工作。
“我学到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努力工作、保持弹性和专注都很重要。终身学习也是帮助我在职业生涯中走得更远并成就现在的我的关键因素。
女性要在企业世界里成功需要有雄狮般的心,对自己和所做的事充满信心,让别人看到你的能力和表现。要有弹性。不管你是谁、在哪个行业工作,失败和失望都会偶尔会发生的事。对我来说,保持弹性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这个艰难的时刻。当不确定性发生时,我们必需有能力适应并向后跳。 ”
领域的影响力:
不论是国际间或者大马,科技领域的女性都不多。科技领域缺乏女性以及没有被看见可能会妨碍女性加入这个行业。毕竟,当你看不见案例就不可能梦想成为那样的人。
除了提供弹性工作时间或远程工作或其他选择予员工,公司组织还应该做得更多,包括齐心协力积极把女性带回职场或帮助她们完全进入。IBM采用弹性工作安排或我们称之为“随时随地工作”的方式,使员工有充足的休息和私人时间又能实现工作目标。
在IBM,女性领导才能已被证明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因为它可提供多元化和激发创新,这两者恰好是公司成长所需。IBM每年都有领导力学习计划和工作/生活整合计划以把女性留在职场并鼓励女性发挥领导作用。不过我们本身要有领导的愿望,这才是最重要的。多元化和包容是IBM的DNA之一,如今,女性员工占大马IBM的55%。

航空/数字科技
Amanda Woo(亚航超级App总商务长)
适应全球变化
Amanda Woo在2011年加入亚航担任市场营销主管,2018年晋升为亚航区域商务总监,2020年10月受委为亚航超级App总商务长。
“在我的职业生活中,适应力强以及果断扮演重要角色。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变数,特别是在疫情期间,许多企业必须战略转向(pivot)来减轻所遭受的冲击。在你的职业生涯中,你必须不断适应各种变化并采取战略行动来超越障碍。就好像亚航已从航空公司转型至数字科技公司,我们的员工对不断变化的环境适应良好。
此外,身为领袖就注定得做决定,有时是模棱两可的有时候是承受压力之下做决定,我一直确保我制定清楚的优先顺序并果断决策。
3建议求进步
“我对年轻一代的建议包括:(1)承诺和决心。设定明确的目标并致力实现。你的承诺带给你追求成功的动力,更重要的是所设的目标、期待和结果应该是切合实际的;(2)别只看成果和成就,也应关注在过程中取得的进步,享受过程中的小胜利,从中你每天都能体验到新冒险,进步的可能性更大;(3)正面思考。积极的心态会带给你很大的帮助。”
领域的影响力:
在这个新的数字时代,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也拉低这个行业的入门槛。我相信女性有能力领导任何行业。例如,在亚航女领导遍布航空业务、数字臂膀如Santan餐厅、农业(airasia farm)、电子商务(airasia super App)及其他领域。

科技/网络安全
努申沙巴(Noushin Shabab)(卡巴斯基全球研究及分析团队高级安全研究员)
别停止发问
来自伊朗的努申沙巴在2016年加入卡巴斯基并派驻澳洲,她擅长网络安全逆向工程和目标攻击调查。
“际遇与努力让我有机会从伊朗去到澳洲工作,这也和两件事有关。第一,我的程式学得不错,大学时一名教授让我帮他教导大一新生;第二,工作后我帮同事培训人才,从这两件事中我发现自己擅长向非技术人员讲解复杂的技术,因此我继续在这方面钻研,最后踏入网络安全世界。”
因素建立自信
“我想对女性同胞说,常心怀好奇,别停止发问也别害怕自己会问蠢问题和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些‘因素’会建立你的信心和知识,使你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技能和潜力得到成长。这是一个可以让你无限成长的行业,学习过程和从工作中得到的回报永无止境。试一试,你不会后悔的。
领域的影响力:
我在卡巴斯基已工作5年,还是会被人问为什么网络安全领域缺少女性?我认应该尽早向女学生介绍IT领域的机会,尽早谈论性别刻板印象并鼓励她们对科技和IT感兴趣。
在这个男性主导行业的工作确实会对女性带来挑战,其中一种克服方法就是建立自己的信心。重要的是,我们应不分性别的支持新晋者并协助他们提高自信心。
尽管两性平等在IT领域依然遥遥无期,但从生物学来说,男女的大脑是一样的,意味都有能力从事需要用脑的工作,所以我更乐于看到更多女性进入传统上由男性主导的网络安全领域。

人力资源/招聘领域
古沁灵(大马Kelly Services企业服务总监)
与公司价值合拍
古沁灵在人力资源、招聘领域有逾15年历史。
“人力资源行业是女性参与率极高的行业。由于这一行专业人士负责塑造和维护工作环境,我们一直致力于为所有人创造包容和快乐的工作环境,这往往很有利于女性工作。很幸运能在一个鼓励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健康工作环境中上班,从未因为性别而遭受压力或歧视,这正与公司信奉的价值观有关。
“对求职者来说,你和公司的价值观必须合拍,你们才会是彼此适合的对象。但不论选择什么行业,最重要的是能力和心态。专注于培养自己的才能和进步的思维,你就会成为你该行业一名有价值的成员——无关性别。 ”
领域的影响力:
简短的答案是不够。不过,重要的并不是某个领域的女性人数而是给予她们与男性并肩参与的机会,无论她们的成功之路是否与男性同行平等。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最重要的是那些努力工作的女性能够取得和男性一样的成就。专注在你的目标上,这些目标会给你带来幸福,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实现。

银行/金融
黄慧慧(大马大华银行董事经理兼机构银行服务地区主管)
保持工作热忱
黄慧慧在银行业拥有逾20年经验,是大马大华银行执委会成员,也负责监督银行的外国直接投资咨询和回教银行业务。
“在职业生活中保持热忱、专注和决心,同时家人的支持也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仅靠努力工作是不足够的,我们必须对本身所从事的工作充满热忱。若热爱本身的事业,自然而然就会充满干劲,找到前进的动力并保持优秀。
这么多年来我学到:
●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大胆作梦。别让性别偏差限制自己的成长。相反的,证明自己能够为工作带来有形价值;
●家庭排在首位。把家庭放在正确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唯有这样,我才能专注工作;
●拥有坚定的价值观确保自己和他人做对的事也很重要。在事业早期便设好道德准则会对自己在事业晋升方面有莫大的帮助。 ”
领域的影响力:
近年来女领导人数有很正面的增长,但仍有改善空间,女性占了职员的大多数,但女性在高层或董事局代表方面的人数仍少于40%。这个领域需要更多的女高层。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确保每个阶层的女性都被赋予同样的机会,以作出与同侪一样的表现。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一直在性别和文化背景都十分多元的团队里工作。我相信,多元化是塑造高绩效文化的重要基石。多元和代表性已屡次被证实可为组织、经济,乃至社会带来好处。包容性和合作的工作文化,以及重视差异性的工作环境,可带来不同的视野并孕育创意思维解决企业挑战。这是银行吸引、培养和留住涵盖女性在内的人才的策略里的重要元素之一。
过去10年,银行金融领域致力推动性别多元化,女性在追求事业和家庭平衡之间有更多的机会与选择。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事业与家庭之间也不应是一个零和游戏。
在我的公司,提供了弹性工作选项,比如兼职安排,以便支援职业女性能够继续与我们共事。
女职员也享有丰厚职员福利如产假和托儿费;办公室和分行也设立哺乳室设备,而位于新办公大厦的托儿中心也将在今年内竣工。
吴美锜·梁韵诗 我的美丽我做主
【三八特备:撕掉标签·活出真我】(下篇)
报道|黄佩娟 图|有种人、受访者提供
两位女性的故事或许不同,但都传递着同一个讯息——人生的价值,不该由外界来定义,而是自己决定自己的美与可能!

吴美锜:胖又如何?
我活得自在又开心!
标签:胖≠懒惰≠不自爱≠不自律≠没人爱
“胖是事实,但这不代表我是懒惰、不自律、没人爱!”
身为网络红人的Meeki吴美锜对自己的身材没有任何自卑,反而乐于拥抱自己的样子。她对于外界加诸在胖女孩身上的标签,向来一笑置之,但这不代表她认同这些偏见。
有些人发胖可能是因为饮食不当、缺乏运动,但也可能是荷尔蒙失调、家族遗传。
“身材跟个性、能力完全是两回事,但为什么胖就是不自爱呢?难道对一个人的评价就只能来自外型吗?”
胖与爱情与职场
30岁前没谈过恋爱,吴美锜听过太多“因为胖所以没人爱”的评论。
“大家觉得这是主流认知,但其实非主流的观点也不少——很多人就是喜欢这样的身材!”
她说,有些人更在意内在的契合,而不是外表的条件。不只是在爱情上,在职场上,胖女孩也常常被贴标签。
“去面试的时候,别人会觉得胖的人应该不太灵活、邋遢、不够聪明。”
吴美锜直言,这样的刻板印象让她曾经感到无奈。
“以前我也许真的不太会打扮,但那只是还没找到方法,跟能力根本没关系!”
她比喻这种现象,就像一个原价59.9令吉的花瓶,却被硬生生贴上19.9令吉的标签。
“一朵山茶花,怎么能说成是玫瑰呢?”
时代变了,标签该换了!
近年来,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虽然减少,但仍有根深蒂固的观念难以改变。吴美锜举例,当人们看到一个年轻女性开名车、住豪宅,第一个念头往往是“她背后一定有金主”,而不是“她靠自己的本事赚来的”。她认为,这些带有歧视的标签,不应该继续存在。
“女生自己赚钱买名牌,这没什么不对啊!为什么一定要依靠男人?”
她也认为,女性的选择权变多了,不再像上一辈那样被限制在家庭角色中。
“以前妈妈那一代,结婚后就是相夫教子,但现在的女性,多是职业女性,家庭和工作是可以并行的。”
她特别提到现代婚姻的变化:“以前婆媳问题很严重,但现在年轻一代的女性,会直接表达自己的立场,如果不想和婆婆住,就会坦率沟通。”
她认为,时代变了,女性应该拥有更多选择,而不是被旧有的标签束缚。
最好的反应是不必反应
“标签这种东西,撕掉一个,可能又会被贴上一个。”
吴美锜过去会因为这些标签而在意,但现在的她已经释怀。
“你可以贴,但我不会接受。我只要不往自己身上贴就行了!”
她认为,每个人都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容易被标签所左右,但真正重要的是自己的态度。
“如果你自己都接受这个标签,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了,那才是真的被影响。”
她强调,自信和自我认同,才是摆脱标签最好的方法。
但她也明白,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做到这一点,尤其是那些容易被贴标签的群体。
“有些人会说:‘这么胖还穿这样难看!’但我觉得,这些话不需要反击,与其纠结,不如学习如何与这些人和平共处。”
“其实很多胖女孩也很注重健康,我自己也会运动,为了让身体更健康。”
她说,现在很多美妆、潮流博主,并非大众审美里的标准身材,但她们依然自信、美丽、时尚。
吴美锜理解,有些人面对恶意评论时,会感到受伤。
“有些人就是见不得胖女孩自信,会说‘这么胖还穿成这样?’但这些话我们不需要去反击,因为没有意义。”
她强调:“最好的反应,就是不必反应。别人的话,不该影响你的心态。 ”

想摆脱“搞笑”标签
如果说胖这个标签已经对吴美锜影响不大,那么“搞笑”这个标签,倒是让她有点无奈。因为比起胖,她更想摆脱的是“搞笑”的标签。
“大家看我影片都觉得我很欢乐、很搞怪,但其实私下的我,没有这么爱搞笑啊!”
她有时候认真起来,大家反而不习惯,“怎么MEEKI今天不搞笑了?”
“这不能怪大家,因为他们认识的是萤幕上的我,还不够了解真实的我。”
她举例,去拍摄时,摄影师会要求她摆搞笑POSE,但她不一定想这么做,“有时候我也想做回平时生活中最舒服的自己。”
对她来说,标签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是否影响到自己。她坚定地说:“胖不是标签,说胖子不能当艺人才是标签!”
希望声音能被听见
吴美锜举例,近年越来越多女性成为企业家、领袖,这些新时代女性正不断刷新旧有的标签。
“火运开始,中女抬头了!”
她笑道,世界上已经出现太多优秀的女性企业家、慈善家,时代正在改变。
“如果一定要贴标签,那何不换上一个更好的标签?”
她认为,真正的改变不是大声喊“撕掉标签”,而是让世界看见不一样的可能。
“改变别人很难,但让别人听见我们的想法,这比较容易。”
她不会刻意去挑起性别对立,也不会为了流量发表敏感言论。
“标签无法消失,但只要站稳脚步,这些标签就影响不了你。 ”

梁韵诗:浴火重生
从崩塌世界走出来
标签:撕掉完美主义,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和善、真诚、简单”这是Vincci梁韵诗为40岁的自己所贴上的标签。然而,过去的她,并不总是如此笃定。她曾是众人眼中的“完美人生模板”──年轻有为、事业成功、爱情美满,27岁便拥有稳定的未来蓝图。
她以为幸福已被牢牢掌握,未料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她的世界瞬间天翻地覆,一切轰然崩塌。
外貌严重受损,事业一夕归零,感情也无声无息地结束,她仿佛被世界抛弃。
在这场人生的大浩劫后,她开始反思——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为某些标签而奔波,但真正值得追求的,或许只是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她彻底改变对“成功”与“美”的定义。标签,那只是别人给的,自己才是人生的主导者。她决定撕掉过去所有的标签,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样子。
“人生总在追逐不知足,但现在我只想要简单平静的快乐。”

从逃避到直面
“刚开始出门都戴着围巾、口罩,把自己包得像忍者,结果反而更引人注目。”
发生意外后的梁韵诗,越是想隐藏,反而更容易被看见。最刺痛她的瞬间,是有个孩子指着她喊:“妖怪!”那一刻,她内心的伤口比脸上的伤更深。
她开始害怕与人接触,出门吃饭时总选角落座位,因为用餐时得摘下口罩,这让她无比不安。她甚至对家人感到愧疚:“为什么只是因为我样貌的改变,我们就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好好吃顿饭?”
她选择封闭自己,与世界隔绝。然而,在无数个独自落泪的夜晚,她开始反思:为什么要让别人的目光决定自己的价值?
“疫情期间,大家都戴着口罩,那我又何必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这世界上,有多少人真正会记住你长什么样子?”她决定勇敢跨出第一步。
从不再刻意遮掩,到愿意直视别人的目光,她发现,那些“异样的眼神”,往往只是自己内心的恐惧。她学会了放过自己,也学会了坦然接受人生的不完美。
从讨厌到拥抱自己
“最难的,不是面对别人,而是面对镜子里的自己。”
她因为无去接受自己在意外发生后的容貌,整整两年不敢照镜子。她甚至还想改变信仰,这样就能一直戴着头巾,不必面对异样眼光。但她发现,那不是解决问题,而是逃避。
她还去看了心理医生,却始终无法真正走出来。直到在前老板的鼓励下,她参加了一场成长课程,第一次直视内心深处的伤痕。她开始改变,穿上短裙,露出小蛮腰,为自己拍摄写真,大方在社群分享,甚至拍以前从不会拍的素颜照。
“以前的我,连素颜出门都不行。现在的我明白,女人的美,不在妆容,而在内心的强大。”
从一个对完美外貌执着的女人,到如今以内在美定义自己,她学会了欣赏自己的不完美,因为那正是她最独特的印记。
不活在社会标准之下
这场意外,不只夺走了梁韵诗的容貌,也让她失去了19年来努力经营的事业。
当她被前公司无情辞退时,她满心怨恨:“这世界真的这么现实吗?”
但后来,她选择换个角度看待这个“残酷事实”:“活动策划的工作需要经常面对人群,老板的考量或许现实,但我无法改变这个社会,我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她直言,这个社会对女性的标准特别严苛,女性不仅要被标签,还常常要符合某些“社会期待”,例如穿高跟鞋才能显得专业、要身材标准才算漂亮。
“以前为了符合‘专业女性’的形象,我经常穿高跟鞋,现在因为伤势只能穿特制鞋,结果身边的女性朋友竟然羡慕我,不用再忍受高跟鞋的痛苦。”
她曾经怨恨这个社会,如今却选择理解并超越。
“我们无法改变社会对女性的标准,但我们可以选择不活在那些标准之下。”
不标签自己,也不标签别人
在人生最黑暗的时刻,梁韵诗曾经想过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她为了妈妈选择活下来。现在的她,珍惜每一天,享受每一个当下,庆幸自己当年没有轻易放弃。
“2016年到现在,我觉得自己赚了9年,能够陪在妈妈身边,看到妹妹结婚生子,每一天都是上天送我的礼物。”
只要还活着就没有输
她深受大S事件的启发:“只要还活着,就没有什么好输的?”
“以前,我也曾习惯用标签定义他人,但现在的我,选择亲自去了解每一个灵魂。”
她想告诉所有女性,别让外貌或缺陷否定自己,别人的目光不该是一个枷锁。
“别人多看你两眼,不是因为你丑,就是因为你美。既然如此,何不干脆当作自己是美的?”
她曾怨恨社会的不公平,如今选择用自身经历鼓励更多女性:“不完美,并不等于失去价值。我们都有权利决定,让自己如何活出精采人生。”

【活动资讯】
“有种人”播客频道集结了 42 位来自不同背景的女性,以素颜样貌拍摄肖像照,呈现真实之美以更具冲击力的视觉展览及多元体验,呼吁社会重新审视女性的真实价值。
日期:2025年3月7日至9日
地点:GF, Vanity Atrium @ Sunway Velocity Mall,K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