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

节后综合征 不想上班该怎么办?

报道:游燕燕

转眼间,农历新年已经过了一半,不少人陆陆续续开始回到工作岗位。但经过一段长假,相信大部分人都难逃“节后综合征”,上班一直不在状况,心理特别消沉。面对这种状况,要如何尽快调整过来?

别怕,“节后综合征”并不是一种病症,而是一种习惯心理引发的短暂生理或心理不适。

行为心理学专家张秋明博士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表示,很多人长假以后会出现失眠、疲乏无力、精力不集中、情绪不太好,甚至有的人有心慌胸闷这种感觉,从而很严重地影响了工作和生活,这就是“节后综合征”。

“当人们从紧绷的工作状态进入放假的轻松状态,尤其是长假,把工作抛之脑后的心情会完全放松下来。”

“可是,当从放松状态重新进入紧绷的工作状态,心情自然会特别沉重,以致影响了心理状态。”

他指出,这种状态一般会维持3至5天,过后自然能调整回来。

3招让你恢复“上班一条龙”

1.合理安排工作
对工作进行优先排序,把最重要的任务放在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完成。比如,早上先处理需要深度思考的工作,下午精力稍差时处理一些琐碎事务。

2.改善工作环境
一个干净、整洁的办公环境能让你的思绪更加清晰。从整理办公桌开始,把不必要的杂物清理掉,把文件、文具等物品分类摆放好。

再来,可以调整座椅和电脑屏幕的位置,确保自己在工作时姿势舒适。合适的座椅高度和屏幕角度可以减少身体的疲劳,让你更专注于工作。

3.利用工具提高效率
善用时间管理工具,帮助你在工作时更专注,同时也能保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松弛要有度

开工前,要懂得收拾好心情,提早做好上班准备,才能尽快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张秋明建议,所谓松弛有度,在假期尾声先给自己一段缓冲期,做好心理调适。

“首先,最重要的是做好心理建设,杜绝对上班的抗拒心理,臣服和接受现实。”

此外,他也建议开工第一天要饮食清淡,避免吃得太撑,尽量减轻身体负担,以免加剧生理或心理不适。

“在调整过程中,可以不断做呼吸运动,这有助于身心放松。此外,也可以做一些热身运动,让身体充满活力后,再投入到工作中。”

反应

 

大千

中国惊现“假装上班公司” 失业者付钱“工作”瞒家人

(北京3日讯)近年来中国的失业人口增加,许多人为不让家人操心,而选择早上离家在外混一天“假装上班”。

对此一名网民嗅到商机,在微博上公布“假装上班有限公司”招人启事,让有意的失业族付费假装上班。

当地媒体报道,招人启事内容提到,如果最近失业又想瞒着家人,就可以来“应征上班”,一天付费约人民币30元(约18.4令吉)能提供工作位置、假装分发工作,上午10时上班傍晚5时下班,不必打卡上班,每天还有10道菜的午餐。

根据启事“雇员”上班期间可以玩手机,身为“公司老板”的这名网民会定期巡视,还会假装分配工作,可以用任何理由拒绝,“你们甚至可以把方案摔到办公桌上”。

这则付费假装上班的启事引来两极评价,也有网民以“过来人”身分道出辛酸经历,例如“我骗母亲出门上班,其实在楼下小公园坐摇摇木马,后来木马被我摇坏了,物业打电话通知,母亲才知道我一直没上班”。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