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独家】观众人数媲美演唱会 歌台艺人网络寻春天

【歌台哀歌唱不完(下篇)】

独家报道:黎添华

就在媒体大肆报道本地歌坛殿堂级歌手拿督江梦蕾,在出道40年纪念演唱会忆起男友的往事之际,她的一善举却只是被轻轻带过。

在这场名为《飞跃舞台40线上直播爱心音乐会》,江梦蕾把筹款所得悉数捐给了马来西亚华人演艺人公会慈善基金,以协助疫情期间受到影响的同业。

如此伟大动人的善举不仅在24小时内获得近6万人观看,更让本地演艺人看到另一种生存的可能。无疑,不要以为只有五月天、郭富城、刘若英的直播才有人追看,而歌台演艺人转型起来,随时掀起人生的另一春天。

《Astro欢喜来卡拉2016》亚军得主陈泳錥是将舞台从线下转向线上的一个例子。

全职驻唱的他虽然没有了实体舞台,但却在线上迎来更多听众。

通过网络直播和歌唱手机应用程式的协助,陈泳錥不仅能保温本身的歌唱事业,在家也能获得听众们的打赏。

类似做法多不胜数,槟城多位歌台艺人更连续数月坚持每周轮番开唱。

尽管直播收入不多,但尚算能谋生,同时还能与歌迷保持互动。

以鬼马搞笑为主的歌手锦辉也是一个在疫情期间通过直播开唱谋生的艺人。

其直播更曾收获2万1000条评论、近7000次分享及31万次播放,观众人数不仅比歌台现场来得惊人,更可媲美演唱会。

据了解,锦辉的直播分为两种即普通版及贵宾(VIP)版,普通版直播时间每次约半小时,至于VIP版这是2至3小时。

观众可发红包打赏

VIP平台收费约72令吉,这也意味着,若一次有10个人以贵宾方式观看,锦辉便能取得720令吉。

此外,过去观众买花为歌手吊花圈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线上进行,只要通过银行汇款,观众也可以透过银行付款发红包给歌手。

据《南洋商报》记者观察,锦辉的打赏少至50令吉,高额的甚至可以一次去到500令吉。

不仅如此,由于吊花与红包打赏全在线上进行,因此过程十分透明。

线上听唱或须先付费

伯乐大学学院商学院市场学高级讲师李宏伟博士预测,线上开唱或是未来全球趋势,有朝一日甚至演变成收费制。

他说,这是因为实体演出有人数限制,线上开唱则可吸引全球无论身在何处的歌迷,加上可以透过重播收取版权。

“行动管控下大家不能外出,也避免群聚,现在艺人可以试水温,以后歌迷则须先付费,才能看到这线上开唱。”

风趣幽默意外爆红
“卖鱼哥”王雷迎第二春

歌台演艺人转战网络的例子很多,但是转到网络后再转型,还创出事业第二春的,当属“新加坡歌台一哥”王雷。

他因疫情而取消9场歌台秀,经济拮据只好硬着头皮助朋友在网上直播卖鱼,结果凭着在歌台累积下来的互动技巧及临场表现,加上与生俱来风趣幽默,意外在网络上爆红,甚至成功将本身的市场,从弹丸小国开拓到马来西亚、台湾等地。

如今被网友封为“卖鱼哥”的王雷不仅成为网红,甚至还出现在各大媒体的版面上,知名度更胜一筹,工作机会也比过去多。

魏汉文:歌台不会式微
线上线下结合创新格局

华人演艺人公会全国会长魏汉文指出,过去10年,全球唱片业不断萎缩早就为演艺人带来危机,因此转型到线上无疑是方案之一。不过,这不意味着歌台就逐步式微。

“看歌台的人是少了,但街区主办单位依旧会通过歌台来吸引香客,何况歌台演出是本地节庆传统节目,因此不会走入历史,只是必须转型。”

对这位演艺圈前辈来说,未来将会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年代,因此很可能歌台节目照走,但同时也有转播,而唱酬模式则可能发展成另一种全新格局。

郑综宪:收入不稳
艺人更需做好财务规划

若你以为只有像王雷那样的大咖才能通过网络及领域转型,带来事业第二春,那么2018年“欢喜唱响全球”冠军郑综宪的例子将令你改观。

从事全职歌唱及主持长达8年的他同样在管控期间失去工作机会,而他的团体Super Band更是在这半年内损失高达6万令吉。然而,凭着累积的舞台主持经验、歌唱事业赢得的粉丝以及与生俱来的好口才,他成功在产品销售缔造佳绩。

他受访时说,自己过去都很抗拒销售,后来才发现重点不是你能不能,而是你要不要。

他也忠告晚辈,指艺人的收入本就不稳定,因此比其他人更迫切需要做财务规划及备案。再来,他也鼓励同业需要改进思维,多尝试自己不专长的事务,因为个人的成长与突破,往往就建立在我们做了自己过去不擅长的东西上。

彭永添:直播主持网卖
喜见艺人积极学新事物

北马华人演艺人公会会长拿督彭永添在疫情期间极度关注会员们的近况,除了担忧外,他坦言也看到了可喜的现象,因为发现不少艺人将舞台搬上网上外,还积极学习新事物或展开事业转型。

“一些艺人还是很积极,比如做线上演出、直播、主持、网卖。有的也趁机会上网学习其他技能,学制作短片、学做蛋糕。”

他坦言,演艺事业从来就不是一条好走的道路,在本地当全职艺人更是不容易,因此除了要有财务规划外,更要居安思危。

他也对早前江梦蕾为艺人筹款,以及总会多次会见文化部副部长磋商如何协助艺人表示赞赏。

据了解,马来西亚华人演艺人公会曾在疫情期间,多次向政府寻求援助,尤其是希望政府能针对演艺圈提供援助。

结语:舞台经验成转型筹码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所有人的计划,影响每个人的生计,其中,早在疫情前就已千疮百孔的演艺人,更因为失去工作机会而苟延残喘。

然而,纵观上述的种种例子,演艺人的哀歌原来并不是宿命,反之在舞台上累积的魅力、技巧、经验和粉丝,全都可以是他们转型的条件,甚至是开创新领域的最佳筹码。前提是,艺人们究竟有哪些表演以外的技能,以及心志与思维上的准备又做得如何?

郑综宪在接受本报访问时就分享:“这是一个顽强艰难的时代,但也就只有最顽强的人会留下来。”无疑,歌台上的哀歌已经谱上了词曲,然而艺人绝对能一改编曲与唱法,如此一来,哪怕同样的哀歌依旧传唱下去,但或许节奏与心情早已不同。

反应

 

要闻

批放“仅非穆”牌属“无事生非” 社青团挺雪歌台照旧举办

(无拉港12日讯)民主行动党社青团总秘书王俊伟支持雪州行政议员黄思汉的宣布,即庆典活动仅需按以往方式举办即可。

针对刘华才建议登州酬神歌台应放“限非回教徒”告示牌等,王俊伟揶揄刘华才无事生非,同样是国盟执政的吉打都如常办理,不解刘华才为何要自我矮化,更质疑刘华才的“全民政党梦”去了哪里?

王俊伟也是无拉港州议员,他今天发文告指出,歌台活动没必要放置告示牌、安排人手阻止回教徒观赏或放置警戒线。这样只会徒增主办方工作量。

“酬神歌台已举办多年,一直以来都相安无事。为何要多此一举,放告示牌告诉他人‘闲人免进’?主办方也从来没刻意误导回教徒群众观看;相信回教徒也会分辨这些活动的性质,不会贸然参与。所以就算是在公共空间,也不应该自我审查。”

不该使用统一规范要求

王俊伟表示理解每个族群与宗教有各自的文化和教义,只要彼此互相尊重就好。不该使用统一的规范去要求、麻烦非回教徒活动,这是变相在阻扰其他宗教活动的进行,不解为何民政党仍迎合和妥协这不合理的要求,而非极力争取维持现状。

“刘华才当初口口声声说‘民政党并非种族政党而是全民政党?’,那么‘全民政党’的精神去哪里了?

“主办方为了要安排活动和吸引信众,已需付出巨大努力,如果还增加繁文缛节,根本是徒增主办方烦恼,让活动更难举办及推广,进一步限制文化传承。”

他认为国盟总是没事找事,制造不必要的纷争,不利于社会和谐。他希望民政党能追求进步,别和伊党一起玩弄旧政治。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