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非法组织买卖勋衔 “拿督”3万“拿督斯里”7万

刘子健
【窥探“拿督”那件事 (中篇)】
独家报道:黎添华
“说了你都不信,即使是我提名推荐的人,也不一定能获颁‘拿督’勋衔。”
当槟州议长拿督刘子健说出这番话时,语气有点无奈。
尽管刘子健位高权重,但由他所提名的人士却也不一定能获得勋衔,因为槟州勋衔制度的提名与筛选十分严格,除了州元首外,任何高级公务员都不能轻易左右。
各州授勋提名与遴选制度不同,其中,授勋提名及筛选制度都有本身严格的一套的槟州,就得经过提名、秘书处审核、初步筛选、州元首最终批准的4 道程序,每个程序都十分严谨。
刘子健在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指出,“首先,社团、政党,及非政府组织的提名者及被提名者,都需是来自同一单位,其中,社团及非政府组的同一提名人的推荐名额不能超过5人。
不是任何同一单位者都有资格提名,槟州勋衔申请电子表格就列出了哪一些职位的人能成为提名人。
公务员方面,一般由部门主管提名。最高统治者(元首、苏丹或州元首办公室)也能推荐自己认为应得的人选。
被提名者须35岁以上
一般而言,被提名者必须列出自己担任社团的5个组织要职,以及过去出任的另5个组织要职、过去的成就或贡献等。之后,有关申请将由州秘书处进行审核及分类,同时让遴选委员会进行初步遴选。
“遴选委员会一般由州行政议会成员,可以是全体,或部分代表组成。槟城还有一个基本共识,被提名者不能低于35岁。当然,杰出运动员、艺术家则例外。”
初步筛选后,最终名单则由最高统治者(州元首)来拍案定夺。此外,被提名者还会经过报穷局确认是否破产,以及经由警方确认是否有案底后,才能过关。
一些人可能数十年前有案底,事过境迁后,他们需要向警方申请文件,交待事情来龙去脉,再交由上述程序来定夺。任何受封人士在授勋后的3年内不能再受封。
槟州、雪兰莪及柔佛早前曾被大马联邦拿督理事会(MDPM)点名,指这三州在授勋方面标准格外严格,因而促请各州以这三州为榜样。
除了上述遴选程序,刘子健补充,有时候,最高统治者和政府会为了配合一些政策而做出授勋举动,例如早前推出“绿意槟州”运动时,就授勋予清洁工友,抗疫期间也特别以此嘉许前线人员。
槟立法杜绝买卖拿督
授勋季节届临时,坊间自然出现许多说客或代理,进行拉拢与游说工作。
“说客”会不断地向有权势的政治人物、地位超然且有影响力的社团领袖进行游说,希望他们能提名“某些人”受封。“代理”则自称能为所托人争取名额,但他们需要一些回馈。
针对此事,刘子健大力抨击指出,因为槟州政府不容许这类借由勋衔来谋利的做法,2017年勋衔相关罪行法令(787法令)就是其中一个杜绝买卖拿督行为的法令。
他表示,即使坊间真的出现这些“说客”或“代理”,他呼吁民众勿掉落圈套,因为最终拍案的始终是州元首。
“勋衔买卖双方其实都触犯了787法令。”
询及坊间有传政治人物能协助“获得”勋衔,他重申,其实任何人都能提名任何人,不一定需要政治人物提名。
追问槟州内部流传的一说法,即州行政议员能提名“拿督”等级以上的勋衔,而后座议员则只能提“拿督”等级以下的勋衔,刘子健表示,有关做法从来就不是明文规定,但却在执政党内部,形成一种不成文的文化。
“虽然说是谁都可提名,但若党内所有人都随意提名的话,那只会加重审核工作,意义不大。所以一定的规定与过滤,是正面且可行的。”

警方曾多次捣破售卖假拿督的案件。(档案照)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即使提名与筛选制度可以做到十分严谨,仍有些人迫不及待想获取勋衔,以致促成了 “买卖勋衔” 这一领域的发展。
本报通过特别管道了解到,目前市面上的“假拿督”琳琅满目,有的是在本地酒店举办受封仪式,有的须远赴外国由当地的“皇室”高规格颁发。
有些须赴外国受封
据悉,一些非法组织颁发的勋衔会因为授勋国家、颁发代表、仪式地点的不同,而有不同价码。
在本地,有传一个声称是“汶莱王室”颁发的“拿督”就叫价3万令吉,而“拿督斯里”则为7万令吉。
至于到底是谁颁的,天知道。
最贵可达百万
买“拿督斯里”送“拿督”
有趣的是,记者也从知情人士那听说,若有意购买者“抱怨”价格昂贵的话, 不法分子甚至愿推出 “买‘拿督斯里’送‘拿督’”的配套。
另外,由于不同非法组织售卖,因此各别地区的价位也会有所不同,本报就从特别管道处听说,一些地区开价5万至10万左右,而最贵的则可能来到50万至100万令吉。
欣慰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假拿督”的存在,而警方也多次捣破这些非法勾当,显然的,授勋制度开始受到关注,惟当局需要做的还有很多,而这一切得先胥视我们是否愿意正视问题。
醉酒骗钱打人
恶行影响拿督形象
除“假拿督”,“真拿督”品德不好,也是民众对勋衔人士抱负面看法的另一关键。
单是去年,我国就先后传出勋衔人士喝酒滋事、直播爆粗、公开诅咒开骂,甚至被指骗钱、欠钱、打人等刑事罪,除了让人侧目外,更令民众对“拿督”有着负面印象。
全国爱国者协会(Patriot)主席拿督莫哈末阿斯哈早前就直言:“以前只有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者才有头衔,现在却有拿督因犯罪和贪污被捕。”
应限制勋衔数量
另一个说法是指拿督数量太多,因此容易出现害群之马,莫哈末阿斯哈就建议当局每年给予的勋衔数量必须有一个限制,因为太多的“拿督”头衔,恐怕有朝一日会让这勋衔落得一文不值的下场。
无独有偶,柔佛州苏丹依布拉欣陛下就曾在2015年发表过一则强而有力的声明。
由于有感封赐太多勋衔会失去其价值,陛下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曾指本身不会轻易封赐勋衔,更对随意授勋一事直言:“只要我在位的一天,这不会发生在柔佛州!”。
陛下更直言,“若封赐太多勋衔,别人就不会尊重你,人们还会询问受封者,从哪一个州属获得该勋衔?这是会对王室威严带来深远影响的。”
苏丹陛下的谈话铿锵有力,不过,要全面根治眼下的问题,或许还需要更多单位的配合。
“受封人士”大暴走案例
■2017年10月:廖顺喜因不愿移开被指阻碍交通的车子而殴打3名志愿警卫,过后被指涉嫌吸毒,拥前科。
■2021年1月: 一名拿督及友人在火锅店与一青年发生肢体冲突,更当场掌掴在场一女子。
■2021年1月:一名拿督因不满邻居家水蓊树延伸到其家,因而打了女邻居。该女邻居父亲是一名“丹斯里”。
■2021年3月:一名50岁的“拿督斯里” 被指非礼20岁亲生女儿长达11年之久,在刑事法典第354及509条文下被控。
■2021年3月:柔佛一名“拿督斯里”商人涉嫌敲诈及勒索,甚至出言恐吓执行任务的警员。之后证实,该勋衔非我国颁发,而商人拥有23项前科。
■2021年4月: 廖顺喜拥有“拿督斯里”勋衔的大弟和“拿督”勋衔的幼弟,因涉嫌及多起案件而在国安法令下被提控。同样被控的还有另外5名有“拿督”勋衔的嫌犯。
■2021年4月: 一名拿督被指用枪恐吓保镖,并指示助理毒打保镖、掌掴及攻击腹部,出言侮辱保镖信仰,因而被警方提控。
拿督斯里涉冒用勋衔 雪州王室报案促查

雪州王室证实,脸书上的证书都是假证书(左),并举报冒用雪州苏丹册封勋衔的脸书账号用户。
(莎阿南5日讯)疑非法使用“拿督斯里”勋衔企图在脸书上误导民众,结果遭雪州王室揭发后向警方报案,举报这名在脸书上谎称拥有雪州苏丹册封勋衔人士。
雪州王室办公室昨晚在官方脸书发布声明称,经过核实后发现,该名注册为“Dato ’Seri ANSELM WONG(JP)”的脸书用户,并未获得任何雪州苏丹颁发的荣誉或勋衔。王室确认,这一行为属于非法使用“拿督斯里”头衔,涉嫌欺诈。
雪州王室进一步表示,警方已要求该脸书账号持有者现身协助调查,并重申将严厉打击任何滥用雪州苏丹赐封勋衔或非法使用勋衔的行为。
根据2016年雪州徽章、勋衔、赐封(防范滥用)法令第4条文,任何人如声称拥有雪州苏丹赐封的勋衔或头衔,却未获授勋,使用这些头衔将面临10万至25万令吉罚款,或监禁1年至3年,或两者并罚。
此外,若该行为构成欺骗公众,涉案者还可能依刑事法典第420条文(欺诈)受到高达10年监禁、鞭笞和罚款的处罚。
雪州王室办公室强调,该项法令旨在防止滥用由雪州苏丹所设和赐封的任何勋衔、名称、头衔及荣誉等,并于1962年5月23日起,在雪州正式生效。此外,这项法令已于2015年修订,以加强对违法者的惩罚力度。
雪州总警长拿督胡申前天发文告证实,警方已针对一名男子在社交媒体自称拥有雪州苏丹赐封的“拿督斯里”勋衔的投报,开档调查。此外,警方援引刑事法典第420条文(欺骗)和2017年勋章罪行法令第3(1)条文查案。
“警方调查发现,相关脸书的账号用户,自称获雪州苏丹赐封‘拿督斯里’勋衔;但经过查证后,发现有关人士并没受封,而且是非法冒用勋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