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华:参考国际做法 佩戴国旗扣章决定已深入讨论

(莎阿南28日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表示,政府推行学生校服佩戴国旗扣章的决定已经过深入讨论,同时参考其他国家的做法,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他说,这项措施早已由教育部提出,但推迟执行,如今已获内阁批准,任何一方都不应就此事掀起论战。
他今天在16区的拉惹敦乌达占美回教堂参与周五聚礼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么指出。
他说,“这个国旗(扣章)是免费的,直接贴上就行。许多邻国早已实施类似措施,我们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推行,以便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仅此而已。”
教育部昨日发文告宣布,自4月21日起,分阶段在其管辖下的教育机构推行在学生的校服上,佩戴国旗扣章的措施。
随后,惟部澄清,该倡议旨在培养爱国精神,并非强制性措施,未佩戴国旗扣章的学生不会受到惩罚。
另一方面,安华强调,RON95汽油补贴合理化措施不会给低收入群体带来影响。
他指出,人民不应轻易相信不负责任的一方所传播的未经证实消息,因为上述举措并不会导致大多数人民受到影响。
“我认为老百姓无需烦心,因为85%至90%的人不会受到RON95汽油补贴合理化措施的影响,不要听信谣言。
“例如,当我们调高电费时,受影响的只是富人。同样,RON95汽油(合理化措施)……将针对外国人和超级富豪,例如月收入5万令吉的人需要多付一点,但大多数人不会受到影响。”
第二财长拿督斯里阿米尔昨日指出,政府正在研究RON95汽油目标试补贴的实施机制,包括探讨双价格措施,并考虑使用大马卡系统。
莎迪娜:无关穿什么 心灵上表现爱国精神
佩戴国旗扣章掀争议
(吉隆坡29日讯)净选盟财政莎迪娜认为,教育部要学生佩戴国旗徽章,以培养爱国精神,这是一个崇高的目标,但实际上爱国精神不应仅仅表现在制服上,而是在心灵上。
“无可否认,符号拥有力量。辉煌条纹有着鲜艳的条纹和新月,象征着团结、进步和大马的多元特色。但爱国精神不该是穿在身上的东西,而是人民该做的事情。”
她说,爱国精神可通过行动参与塑造国家的未来及为国作出贡献来体现,而不仅是通过视觉表现。
“我们应该注重实质性的互动,而不是仅限于外在地展示民族自豪感。当年轻人卷起袖子参与志愿行动,为国家共同努力时,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爱国精神,而是视为共同的责任。”
莎迪娜以水灾和土崩事故为例,当2021年12月发生大水灾时,雪兰莪和彭亨有数千个家园被毁,当务之急不是象征性的姿态或激励性的口号,而是救援行动。
“当时参与志愿工作的都是年轻人,其中很多是来自雪兰莪队等组织的志愿者。他们带着清洁工具,怀着坚定的责任感,进入满是泥泞的房屋劳作,这不是因为他们肩负着这一任务,而是他们明白,爱国意味着在同胞最需要你的时候挺身而出,这种民族自豪感会留下印记,不仅在制服上,而是在心灵上。”
为此,她强调,尽管佩戴国旗徽章的举措初衷很好,但这不应成为最终目标,爱国精神不能单靠强制来培养,它必须通过经验来培育。
“我们必须为大马年轻人提供真正的机会去贡献、合作和创造改变。
“我们也必须记住,校服上的徽章可能会提醒学生自己的身分,但他们的行动才将定义他们所继承的国家。毕竟,对祖国的热爱与我们穿什么无关,而是和我们的努力和工作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