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教师涉嫌个人户头收费 校长:若有证据应报案

报道:王顺荣

(槟城22日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家长总会(家总)指控华小教师涉嫌使用个人户头收取费用一事,受访校长认为若有证据,理应报警处理。

此外,也有学校家协主席认为,这属于敏感课题,如果不妥当处理,难免遭到外界怀疑。

马来西亚全国华小校长协会槟城分会主席周永富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简短回应说:“如果他们有确实的证据,请他们直接去报案。”

周永富坚称,家总一再挑起相关事件,认为没有必要与他们起舞。

“我觉得没有必要去回应他们。大家忙着学校的事务,他们则是无所事事。”

此外,他说,其他源流学校是否有收取更多的费用,且书单的费用更高,可是家总却从来都不敢出声。

家协:妥当处理敏感课题

明新小学家协主席李政容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表示,学校是教育未来国家栋梁的地方,撇开是否真的存有歪念,若没妥当处理这些敏感节点,难免会让外界投以怀疑的眼光。

“我们会引以为鉴,叮嘱学校行政处更加注意,以便不会为社会带来无谓的困扰,专注为孩子们提供教育及发掘孩子们的潜能,让他们在开心及充满正能量的环境下学习成长。”

李政容说,他参与明新小学家协已有3年,该校过往几年并未展开任何乐捐活动,只在去年办了场文娱晚会来筹款翻新礼堂投影设备及已失修的礼堂地板而已。

“此次筹款活动都是通过正规的渠道来完成。很多时候我看到的是更多家长肯定我们的努力,很多时段有些家长都会自告奋勇出钱出力解决问题,不求任何回报。

相关新闻:

家总:或构成洗钱受贿 教师个人户头收费触法 

视频推荐 :

 

 
 

 

反应

 

言论

教师掌握AI,教育展新局/黄燕娣博士

1998年,Google搜索横空出世时,教育界一度陷入恐慌。许多老师担心,学生从此不再好好读书,所有问题都靠网络搜寻,导致思考力逐渐退化。

二十多年过去,我们看到的是大学入学率持续上升,知识传播更快更广。事实证明,每当新科技出现时,人类的第一反应常是恐惧与排斥,但最终总会找到共处的方式。

从2022年11月ChatGPT出现后,教育再度受到冲击。学生轻而易举就能用 AI 写完一篇报告,老师们一边批改作业,一边苦恼。

更让人担忧的是,如果学生过度依赖这些工具,会不会让本就不强的思考能力进一步退化?这个问题听起来,和当年对搜索引擎的担心如出一辙。

但我们也该反过来思考:到底是 AI 让学生失去学习动机?还是我们原本的教育方式早已跟不上时代?

AI照出教育困境

AI 的出现,不只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长期未解的教育困境,也逼着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才是教育的核心。

最近社交媒体上流传着一句令人深思的话:“老师还没被 AI取代,但你们已经把它变得可以被取代了。”这句话看似偏激,却值得深思。若教师只是机械式传授知识,而不发挥人性化的教育优势,确实正面临被 AI 替代的危机。

AI再强,它终究只是工具。它能模仿、能分析,却没有真正的情感。我们该担心的,不是 AI本身,而是对它一无所知却一味抗拒它。与其禁止学生使用 AI,不如教会他们如何更聪明地使用它。

我国的教育改革,包括独中在内,老实说进展缓慢。许多课纲10年才修订一次,早已不合时宜。尤其在科技变化迅速的当下,课程一旦与现实脱节,学生即使学得再多,也未必能实际应用。

带头推动教育创新

独中在这方面反而具备优势,因为拥有调整课程的自主权。董教总作为领头羊,其实可以把握 AI 到来的契机,带头推动教育创新。

例如,可以考虑在部分独中试办 AI 应用课程,先让老师熟悉新工具,再逐步融入教学。或许未来在教育科技领域,独中能跑在政府学校前头。

世界上已有许多值得借鉴的案例,如芬兰的“现象式学习”、新加坡推动的“智慧国计划”,都不是口号,而是把科技真正融入教学。我们不必照单全收,但至少可以吸收核心概念,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版本。

如果我们希望学生能在 AI 时代生存得更好,那他们所学的就不能只是死记硬背或应试技巧,而应具备跨学科视野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T 型人才”。教育应培养能灵活应对未来变化的人,而非被未来淘汰的人。

我们常问:AI 会不会取代人类?其实问题的关键不是“会不会”,而是我们懂不懂得驾驭它。教育的本质从来不只是传递知识,而是帮助人面对未知与未来。如果教师选择观望甚至抗拒,那才是教育改革最大的阻力。

10年后的教室会是什么模样?没人能准确预测。但我相信,愿意学习、勇于尝试、敢于改变的教育工作者,终将走得更远。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