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牌经营因不知如何申请 气球哥否认三度接警告

视频显示,吉隆坡市政厅执法人员取缔无牌商贩。
(吉隆坡30日讯)日前遭吉隆坡市政厅执法人员粗暴对待的气球小贩“气球哥”,否认曾三次接获执法人员警告的指控,并强调自己只是想维持生计,希望政府给予合法营业的机会。
根据亚娄国会议员拿督斯里沙希淡分享的一段视频显示,“气球哥”在视频中对市政厅发表的文告感到不满,并对当局发表不实言论表达失望之情。
“他们说的并非事实,因为我很害怕他们。我没有营业执照,如果遇到执法人员,货物肯定会被充公。”
吉隆坡市政厅周六发文告时表示,周五在茨厂街无牌经营的气球小贩,曾三次接获执法人员警告,并在第三次接获警告后情绪激动,甚至推搡执法人员,导致发生肢体冲突。
较后,“气球哥”透露,他会无证经营,皆因不清楚申请营业执照流程。
“我确实想申请营业执照,但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他说,他自己有健康问题,希望通过小本生意赚取微薄收入,以支付生活开销。
“现在开斋节也快到了,我需要赚点钱维持生计,同时也要照顾还在上学的弟妹。”
此外,“气球哥”也否认网传他是非大马公民的指控,并强调自己来自彭亨州而连突,只依靠做小本生意谋生。
“我现在的情况是脊椎骨折,希望能够获得政府帮助,以获得营业执照,此外,我也恳请拿督斯里帮助我获得营业执照,这是我唯一会做的事情。”
相关新闻:
气球哥事件引发政治博弈/许国伟
社交媒体上“气球哥”莫哈末再慕丁事件的热度,虽有降温迹象,但不意味着马来网民就不会关注此事,在野党也不会再大做文章。
“气球哥”因为没有营业执照,在夜市摆摊时遭吉隆坡市政厅执法人员驱赶,双方发生肢体冲突,这段视频在社交媒体流传引发热议。
成朝野过招工具人
事件一开始,就已经政治化了,“气球哥”已经成为朝野双方轮流出招的工具人。
第一轮过招,在野党和亲在野党的网红大肆抨击政府没有帮助马来人,还驱逐马来小贩,让他们难以谋生。
这时候,执政党、执法当局及相关评论人士,把焦点放在没有营业执照就是错,依法行事何错之有?
只是,这番话虽理直气壮,可缺乏共鸣。
毕竟,并非每个人都认同法理,且对于不少普通百姓来说,无照营业似乎并不罕见。况且,在野这一方还指责当局是选择性执法,更是激起民间愤怒。
第二轮过招,媒体一则报道引发关注,即“气球哥”拥有13项犯罪前科,大部分与毒品有关。
报道还说,这是警方审查“气球哥”背景后发现的。
那么,13项犯罪前科能让舆论转向,从同情和支持“气球哥”变成认为他压根就不是守法的良民吗?
或许有这一点效果。但是,巫青团长阿克马迅速表态继续声援“气球哥”,说不能因为他有前科就被欺压。
再者,“气球哥”坐着轮椅召开记者会,声泪俱下哭诉“卖的是气球,不是毒品”。这一轮,“气球哥”扳回劣势。
拖字诀下保持热度
针对伤势,律师指称医院证实“气球哥”的胸椎有压缩性骨折。不过,也有网民质疑“气球哥”演得过于夸张,自称脊椎神经受伤可能导致终生瘫痪,但又能行动自如,有博取同情之嫌。
尽管持不同意见的网民,谁也没办法说服谁。不过从几家马来媒体网站,网民的留言来看,“气球哥”获得同情还是稍胜质疑。
“气球哥”虽被质疑演得过于夸张,但他毕竟是受伤的一方;多数人还是同情弱势的一方。
显然,朝野在“气球哥”课题上的博弈,只要“气球哥”依然有热度,执政党在舆论风向上还是不占优势。
如今,警方说还需30天左右才能获得“气球哥”伤势的完整报告。这时间一拖,很可能也拖掉了“气球哥”的热度。
就不知在野党和“气球哥”,这段时间还会祭出什么招来保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