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贸消局:涉商品及服务类商家 没国语标价可罚10万
(槟城17日讯)槟州贸消局指出,酒店、餐饮店、洗衣店、停车场和理发店类别的商店,在标示商品说明和价格时,必须使用国语,否则可在2020年价格管制及反暴利法令下被对付。
槟贸消局是因为有商家就上述法令中须使用国语标示一事提出投诉,因此,发表文告援引现有法令做出详细解释。
文告指出,上述法令下,上述类别的商店在出售商品或服务时,必须使用国语标示商品说明和价格,就算是非清真食品商店,也必须用国语。
“商店若未遵守此规定,即属违法,个人或公司将面对最高5万或10万令吉的罚款。”
贸消局在文告中以问答方式,解答商家疑问。
贸消局问与答
问:餐馆和食肆的餐牌,是否强制使用国语列明?
答:任何在2017年价格管制和反暴利法令(修正)和2020年价格管制与反暴利法令(修正)下的商店,皆须遵守2020年价格管制与反暴利法令中,关于商品与服务收费标示的条例。而法令所阐明的商店类别是酒店、餐饮店、洗衣店、停车场及理发店。2020年价格管制与反暴利法令(商品与服务收费标示)规定,上述商店业者必须在商品说明和价格时使用国语。而有关标价也必须用令吉与仙(Ringgit dan Sen)的格式。
问:就算是出售非清真食品的餐饮店,也必须用国语标示?可否使用其他语文?若可用其他语文,有否规定国语字与其他语文字形的大小?
答:只要是法令中阐明的商店类别,都须使用国语。也可以使用其他语文,但必须另翻译成国语,且标示必须清楚。
问:此项强制使用国语的规定,是否存在于大马法律?
答:早在1977年,在当时的1977年价格管制法令(零售店标示)下,已规定使用国语,但可使用其他语文翻译。
此法令之后修正为1993年价格管制,并涵盖所有零售商品。直到去年,贸消部以2020年价格管制与反暴利法令(商品与服务收费标示)取代。
问:根据2020年价格管制与反暴利法令(商)用国语标价一事,属强制规定或鼓励性质?
答:此法令阐明,用国语属强制规定(WAJIB)。
问:此使用国语标价的规定,有什么法律基础?
答:2020年价格管制与反暴利法令(商)规定,商品与服务收费皆须用国语,否则等同违法。
问:为何贸消局很少针对此法令采取行动?
答:当局一直根据价格管制法令(厂家、进口商、出产商和批发商标示条例),及1993年价格管制法令(零售商店标示条例)采取行动。槟贸消局于2016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已援引上述法令在844宗违法案件上,开出共18万4500令吉罚款的罚单。
问:若商家不遵守使用国语规定,可被采取什么行动?
答:没使用国语标示等同违法。违例者(个人)可被法庭罚款最高5万令吉,公司则可被罚款最高10万令吉。
问:除了用国语,商店标示价格时还需遵守什么条例?
答:2020年价格管制与反暴利法令也规定,标示商品说明或标价时,须使用令吉和仙(Ringgit Malaysia,RM dan Sen),而字形大小或颜色,必须是消费人可清楚看见的。
推荐视频:物美为什么不能价廉?
吉州贸消局:违一天一次限制 近600外国车重复添油

莫哈末尼占(中)巡察外国车辆添油的情况。
(亚罗士打23日讯)吉打州贸消局发现,在过去近一个月内,近600辆外国注册的汽车每天在该州马泰边境的油站重复添油。
该州贸消局从派驻在古邦巴素县的5个油站和华玲县一家油站的监控人员统计信息所获取资料显示,自9月25日以来,超过580辆外国注册的车辆,被发现违反每日只能添油一次的限制。
吉打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局主任莫哈末尼占说,调查发现,违规活动是以小规模方式进行,无论个人或小团体。
“他们的作案手法是使用小桶添油,有些车辆则疑似装有额外的油箱来储存更多燃油,并在偏远的地方收集。”
他昨日巡视边境油站后说,这些监控结果已经提交给情报部门,以展开后续行动。
他说,当局根据情报,侦破3万7015令吉油和燃油走私活动,包括扣押1300公升汽油 、4200公升柴油 、两辆车辆及转移燃油的设备。
“从10月1至20日期间的汽油和柴油销售记录分析报告显示,与上个月同期相比,柴油销量下降了7至24%,而RON95汽油的销量则下降3至30%。”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