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瓜拉姆拉县蚊症肆虐 吉打半年累计2532病例6死

(吉打19日讯)根据吉打卫生局报告显示,今年初至今,吉中瓜拉姆拉县记录了突破千宗的基孔肯雅症和骨痛热症病例,并且是死亡病例最多的地区。

根据报告,今年初至6月15日,吉打共有4宗基孔肯雅症病例,全都发现于该县区,但相较于去年的23宗病例,则有明显的下趋。

同期,吉打的骨痛热症累计病例达2532宗,死亡病例有6宗,其中瓜拉姆拉县有4宗,华玲和居林各有一宗;去年同期则有4宗。

“根据报告,目前吉打州内的病死率( CFR)约为0.24%。”

今年6月9日至15日,骨痛热症再记录一宗死亡病例,死者来自瓜拉姆拉县,累计死亡病例为4宗。

瓜拉姆拉县也是吉打州最多骨痛热症累计病例的县区,共有1121宗,同时共有19个活跃疫区。

“居林县则位居第二,有443宗累计病例,以及哥打士打县有363宗;3个县区都是人口密集的地区。”

依据该局在脸书发布的病例分布图显示,今年初至今,吉打各县所累计的骨痛热症病例为瓜拉姆拉1121宗、居林443宗、哥打士打363宗 、华玲160宗、古邦巴素159宗、浮罗交怡152宗、万拉峇鲁39宗、巴东得腊30宗、锡24宗、铅24宗,以及本同17宗。



反应

 

要闻

继千年佛寺又有大发现 吉打遗址坐佛像出土

(槟城26日讯)继去年在吉打州铅县的武吉皂礼发现千年佛教寺庙建筑后,研究人员最近又有重大发现,即在日莱峰以北的遗址发现一座成人体型般大小的坐佛像,此遗址的历史甚至比印尼婆罗浮屠寺庙群及柬埔寨吴哥窟更久远。

根据考古学家的测量,上述处于盘坐冥想姿势的佛像高度是78公分(从膝盖算起至头部),肩膀宽度45公分,而佛像所坐的莲花座则有12公分高。

佛像已被移到理科大学展开进一步的修复工作。此佛像今日首次公开给媒体拍摄,佛像非常完整,就连袈裟纹路、面部表情仍然清晰可见。

根据研究,铅县这个佛教遗址估计建于公元7至8世纪。

旅游、艺术及文化部秘书长拿督罗斯兰阿都拉曼在理科大学全球考古中心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婆罗浮屠寺庙群是于公元8至9世纪间建成,而吴哥窟则是在公元12世纪建成,以此推算,武吉皂礼佛教遗址的历史比婆罗浮屠及吴哥窟更久远。

他指出,理科大学全球考古中心人员这次获约30万令吉拨款,在武吉皂礼进行约1年的考古工作。在第一期及第二期考古遗址,他们也发现佛像,可惜四肢已支离破碎,必须修复。

他说,第三期遗址所出土的佛像是当中最大、最完整的一尊,包括头部、颈项至以下的部份都安好无损盘坐在地面。

他指出,该佛像以灰泥(石灰、水和沙掺和)材料制成。为了保护佛像的完整性,考古队使用了近2周时间,将佛像慢慢移出。

罗斯兰说,佛像旁边也发现刻有古梵文的石碑,而通晓古梵文的专家目前正研究该古梵文内容并进行翻译。

他指出,理大考古队在之前的发掘工作中,发现一座佛教遗迹及3尊佛像。不过,据了解在古代的佛教遗迹中,一座遗迹的四面应各有一尊佛像。

去年9月,国家文物局和理大全球考古中心宣布在武吉皂礼发现最大且距今已有1200年历史的佛教寺庙建筑。

当时团队也发现2尊保存完好的真人大小的灰泥雕像(石膏),其建筑结构与在印尼苏门答腊岛和西爪哇发现的室利佛逝王国文物相同。

更多文物将出土

“还有2到3座遗迹要挖掘,接下来或许还有更多的文物出土。”

罗斯兰说,武吉皂礼考古遗址曾经是重要的宗教圣地,至今已发现3个古梵文石碑,相关石碑中主要记载着佛教教义,当中包括佛教因果及特质等。

他指出,将这座新发现的佛像与尤其是来自印度、印度支那和马来群岛文明的佛像相比,可以为古吉打的社会,尤其是宗教、文化以及在艺术和技术方面与外界的联系提供重要的见解。

“此遗址的考古发现,也可为古吉打王朝在东南亚航海贸易地位上,带来全新的历史诠释。”

出席者包括理科大学校长拿督斯里阿都拉曼、理科大学全球考古中心院长谢明训教授、吉打州秘书代表祖乃迪、国家文化遗产局代表莫哈末慕德。

婆罗浮屠寺庙群在1991年第1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中通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为印尼第一个世界遗产。

吴哥窟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类建筑,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吴哥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