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窜改1MDB报告案 上诉记录未备好展延案件管理

(布城13日讯)鉴于高庭裁决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和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1MDB)前总执行长阿鲁甘达被控窜改1MDB最终审计报告罪名不成立的上诉记录尚未就绪,上诉庭副主簿官凯利谕令展延至5月26日进行案件管理。

上诉庭原订今天进行案件管理,惟被告知上诉记录未准备好,因此凯利把案件展延至另一个日期。

今天列席上诉庭的包括副检察司巴温哈米达,纳吉的代表律师阿莱斯达,以及阿鲁甘达代表律师杰丝敏锺。

一旦上诉纪录已就绪,控方即可提交上诉状,其中包括他们的上诉理由。

高庭法官莫哈末再尼(已升任上诉庭法官)于今年3月3日裁决纳吉和阿鲁甘达修改1MDB最终审计报告罪名不成立,当庭释放。

再尼在裁决时说,控方无法证明纳吉和阿鲁甘达的表罪。

现年70岁的纳吉被控在担任首相兼财政部长滥用职权发出指示,也就是在上述报告完成及提呈公共账目委员会之前进行修改,以避免受到对付。

该稽查报告在2016年3月提呈给国公共账目委员会,据称此举是让国会无法对他采取任何行动。

窜改及删除的项目包括逃亡富商刘特佐出席1MDB董事会会议,以及1MDB 2014年财务报表的部分内容。

纳吉是在2009年大马反贪污委员会法令第23(1)条文下被控,阿鲁甘达则被控教唆前首相。

联邦法院于去年8月23日裁决纳吉涉及SRC国际公司4200万令吉洗钱案,所有7项控状皆罪名成立,被判坐牢12年和罚款2亿1000万令吉。

 

 
 

 

反应

 

言论

轻视实干者的后果/章龙炎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到我国进行国事访问之前及之后,网络世界冒出许多“历史回顾”。最吸引人的是,当时在野、现在在朝且身居高位的政治人物,在社交媒体发布带有“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出卖国家给中国”等讯息的贴文。

纳吉当时因与中国建立密切关系而遭这些政治人物嘲讽与抨击。

时过境迁,对这些“历史回顾”,有人轻描淡写地说,那是政治。意思似乎是:为了政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即使如此,这并不意味着多数人会接受这样的托辞。凡走过的,必留下痕迹。

搞政治,需要有一定的高度,尤其是在涉及国与国之间关系的课题上。综合这些当初在野、后来在朝的政治人物的谈话内容,他们之所以无上限地抨击纳吉,是因为他们没想到真的能从国阵手中赢得政权,对自己的言行也就不设下限。

他们操弄我国与中国关系的课题,主要目的是借此挑拨马来社会反纳吉及他领导的国阵。

吊诡的是,与中国有着剪不断“情意结”的大多数马来西亚华人,却是“义无反顾”反纳吉的族群,而非马来族群。这意味着,希望联盟打出“反中牌”在马来社会中其实是事倍功半。

那纳吉当时是否误读了华人?根据当时的民意,华人整体是较为“亲华”的。

但他们可能认为,与中国建立密切关系是理所当然的,无论谁当首相都不会影响这关系,因此可以毫无顾忌地反纳吉。或者说,是以“告别腐败”为由反纳吉、反国阵。

从这点看,当时的华人在政治上可说是“画地为牢”,被国内政治宣传误导,没有从马来西亚在国际关系中的特殊地位,尤其是地缘政治的角度,作为选政府的关键考量。

华人偏好善于演说的领袖

更别说重视首相的国际领导才能了。几乎可以肯定地说,纳吉被“当草”,说明华人偏好强硬或善于演说的领袖,而非实干有为的国家领袖。

你看,纳吉任内与中国合作无间。当时被抨击得体无完肤的计划,如东海岸衔接铁路(东铁)、马中关丹产业园、宝腾—吉利合作、TRX等,希望联盟执政后却脸皮厚厚地“继承”了下来。没有高度的政治,是蛮可悲的。

所以,民主行动党秘书长陆兆福赠送刻有“东风浩荡,实干兴邦”的锡蜡盘龙雕给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是锦上添花。要是陆兆福把“实干兴邦”送给他的老板,那才是雪中送炭,也可与其老板共勉之。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