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达干:语言文学作为桥梁 诗歌工作坊培育团结种子

艾伦达干
(吉隆坡11日讯)国民团结部长拿督艾伦达干说,团结诗歌工作坊是一个可以激发不同种族、宗教及文化的国人对诗歌产生兴趣和热忱,同时通过语言和文学之美在国人之间培育团结种子的平台。
他也披露,国家图书馆未来将继续举办人民诗歌嘉年华等活动,邀请不同种族、语言的诗人来朗诵诗歌。
他亦呼吁,国人继续通过语言和文学作为团结的桥梁,以及是一个创建和谐国家与社会并连接国人灵魂的容器。
艾伦达干11月5日在2025年团结诗歌工作坊开幕礼上,这么说。
2024年团结诗歌工作坊以“共庆团结呵护语言”(Perpaduan Dirai,Bahasa Disantuni)为主题,旨在通过文学和文化载体,激励和改善阅读文化。
此工作坊选择以诗歌为题材,因为这是一个象征民族身份、文化和自我认同的载体。
工作坊由国民团结部通过国家图书馆、国家语文出版局、和教育部旗下体育、课外活动及艺术机构联合在吉隆坡Seri Pacific酒店宴会厅举办。
今年,已经举办了各项活动来推动这项计划,如小说写作竞赛、诗歌写作竞赛、写作技巧和演讲技巧指导会、诗歌展等活动于今年5月15日至11月5日期间举行,共获得1340人参与。
值得留意的是,国家图书馆今年5月15日开始举办小说写作竞赛,借此鼓励本地文学作家参与并撰写优秀的作品,借此在国人之间推动团结与和谐的价值观。
而诗歌是超越语言、宗教和文化界限的灵魂表达,并反映了人们的共同感受、希望和梦想。
当一个诗人在朗诵一首诗时,不仅表达的是文字,还透过文字邀请众人感受他正在或曾经经历的事情,这便是诗歌的特别之处。

2024年团结诗歌工作坊圆满举办,众人以“L”的手势代表文学。
语言传达价值观
艾伦达干举例道,马来语、淡米尔语、华语甚至是伊班语的诗歌都能够在同一个平台上朗诵,并通过翻译或解释,将当中的讯息传达给每一个人,让人们能够欣赏每种语言的美丽,同时促进团结。
他说,语言对于一个国家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一个基本要素。在多元种族的国家,如大马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还是凝聚团结、和谐及民族认可的主要纽带。
他亦指出,语言在传达纯粹价值观方面也发挥关键作用,这对建立一个具备道理伦理的国家至关重要。此外,通过语言,可以向年轻一代传达和传承尊重、互助、团结等良好的价值观,塑造谦谦有礼的人民。

莎拉西雅(后排左七起)、艾伦达干及诺西山和众优胜者合影。
早在马六甲王朝
国语已被认可为贸易语言
艾伦达干透露,马六甲苏丹王朝在15世纪出现,国语已被认可为贸易语言,并成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如阿拉伯、印度及中国的航海家及商人的通用语言。
他说,国语的历史反映了一段漫长且充满活力的旅程,从最初的当地语言,至今已发展成不仅在国内,亦在国际上得到认可的语言。
他透露,在日益全球化时代中,国语在团结多元种族和多元文化的社会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艾伦达干在致词结束前,亦朗诵一首诗歌,意指提供团结价值,诚邀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们继续团结起来,并为实现国家的共同目标而奋斗。

莎拉西雅(左四起)、艾伦达干及诺西山颁发奖项予诗歌撰写比赛优胜者。
竞赛分为4组
在2024年团结诗歌工作坊上,艾伦达干亦与国家图书馆总监莎拉西雅及顾问团成员拿督斯里诺西山颁发奖金与奖品予早前参与赛事的优胜者。
共有4个组别,分别为线上诗歌撰写比赛、线上古诗撰写比赛、线上马来四行诗(Pantun)比赛及小说写作竞赛。(资讯)

艾伦达干(左)聆听莎拉西雅对马来文学作品的讲解。
团结部长:加强现有法律执行 无需制定反种族歧视法令

(吉隆坡18日讯)国家团结部认为无需制定反种族歧视法令,因为通过加强现有法律的执行已足以确保维护种族之间的关系。
国家团结部长拿督艾伦达干说,目前大约有10项法令来遏制这方面的问题,包括刑事法典、1948年煽动法令、1998年通讯及多媒体法,以及1984年印刷和出版法令,算是足够的。
他说,任何人蓄意在行为上挑衅或发表威胁种族和宗教团结言论,可在这些法令下被查。
艾伦达干今日在国会下议院部长问答环节时指出,透明和公平的执法,无论种族背景、宗教和社会阶层如何,对于确保维护和谐至关重要。
他回答峇眼国会议员林冠英提问,是否将制定反种族歧视法令,以遏制极端和种族主义的政治领袖和个人频繁挑起种族议题的风气。
艾伦达干说,如果情况紧促及政府认为需要检讨现有法令,以遏制这类足以分裂社会的种族言论或行为,国家团结部将全力支持。
针对小贩不卖烤玉米给“吉灵人”事件,艾伦达干说,该部门已交由睦邻计划的成员去调解有关事件。
他说,该场在雪邦一家餐厅举行的道歉会,出席者包括印度社区代表、影响者、民众代表、来自国家团结和民族交融部的代表,以及警方。
小贩不卖烤玉米给“吉灵人”事件
艾伦达干:道歉了事
针对大马民主联合阵线(MUDA)麻坡区国会议员赛沙迪的附加提问,政府是否有依法对付这名小贩,以免这类事件重蹈覆辙,艾伦达干说,该部是采用革新的方式解决这项课题。
“因此,团结部属下有睦邻计划,我们也有多达571名社区协调员,这项课题尚未进入调解阶段,就先在睦邻计划层面通过与警方的合作迎刃而解,最终通过相互理解和道歉了事。”
他说,睦邻计划在解决这场争议中的作用也增强了社区对它作为团结代表及和解人角色的信心,并强调了社区领袖与当局之间合作的重要性,以确保维持和谐与和平的氛围。
“我们都应该努力确保我们的言行不会在不同宗教、文化和种族的信徒之间造成不适、紧张或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