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误信投资骗局 公司经理损失逾610万

(莎阿南18日讯)一名私人公司经理因误信名为“K-33投资者俱乐部”的投资骗局,损失超过610万令吉。

雪兰莪总警长拿督胡申奥马汉今日发文告指出,这名64岁的事主是通过脸书广告得知该投资计划,并与一名自称“Raymond Goh”的投资导师联系。

事主随后被拉入一个WhatsApp群组,群组内成员频繁分享投资活动的高额回报。这些信息成功获取事主信任,促使其决定在嫌犯推荐的投资平台“Digzax.com”上注册为新投资者。

“嫌犯要求事主在'Digzax.com'平台注册为新投资者,事主通过9笔交易,转账总逾610万令吉至5个不同户头。”

在约两周的时间内,事主共进行了9笔交易,将总计逾610万令吉转入5个不同的银行账户。

“所有交易完成后,事主发现平台显示利润近2890万令吉,但他想提取利润时,被告知必须缴付各类税款,事主才惊觉受骗。”

警方根据刑事法典第420条文调查此案,并追踪与嫌犯相关的账户和资金流向。胡申奥马汉呼吁民众保持警惕,切勿轻信不合理高回酬的投资计划。

反应

 

雪隆

442人投资外汇被骗逾亿 促纳闽金管查涉案公司

(吉隆坡13日讯)陷入外汇投资骗局损失逾1亿令吉的案件,442名投资者通过大马国际人道主义组织(MHO)向纳闽金融服务管理局(LFSA)提交投诉信函,促该局对涉案公司展开调查。

目前只有442人向MHO求助,相信只占总投资者人数的10%,仍有其他未现身的投资人分布在新加坡、印尼、汶莱及大马国内。

大马国际人道主义组织总秘书拿督希桑慕丁今早与该组织华社公关主任胡杰良,陪同逾60名投资者召开记者会时,这么表示。

他说,有关涉嫌外汇投资骗局的公司,是在纳闽金融服务管理局下注册,同时取得外汇经纪执照后,对外宣称获政府批准并大肆宣传,借此取信投资者。

2023年被除名

“大马法令阐明,有关执照仅限与海外公司之间的交易,不得开放予民众投资,惟涉案公司却违法将该执照作为吸引投资者的道具。”

他说,根据了解,尽管该公司已在2023年末被纳闽金融服务管理局除名,可是迄今仍未被采取对付行动。

他披露,在MHO向警方及国家银行提出投诉后已展开调查,而纳闽金融服务管理局也应担起责任,进行调查及将涉嫌外汇投资诈骗的公司负责人提控上庭。

一名投资者拿督吴明权受访时披露,是于2018年接触到有关外汇投资,先后投入千万令吉。

他说:“我觉得所有人都应该站出来,才能警示社会,可是有些人却不好意思站出来。”

他希望警方及所有执法单位采取行动,才不会让此类事件再度上演。

MHO于去年8月20日召开记者会揭发,由一名印尼男子为首,负责招揽受骗者的大马同伙,以及一名自称外汇交易专家的俄罗斯同伙,于2016至2023期间,以高回酬的外汇投资为诱饵,骗走逾400名本地民众高达1亿令吉。

该外汇骗局利用多家公司,包括在大马公司委员会、纳闽金融服务管理局和印尼注册的公司,以及两家在印尼和阿联酋获得许可的外汇经纪商平台,来进行诈骗活动,多数被骗者损失金额从1万到10万令吉,部分被骗者损失甚至高达上百万令吉。

商业罪案调查总监拿督斯里南利尤索夫随后发文告证实,警方已相继逮捕2名本地及外籍嫌犯助查。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