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邢益腾吁中医师 速申请职业行医证

(八打灵再也9日讯)大马中医总会会长邢益腾博士呼吁中医师尽快申请职业行医证,让中医行业更正式化。

他今日亲临《南洋商报》拜访时说,所有中医师必须在2024年2月前,注册职业行医证,因为明年3月就须拥有职业行医证,否则将不被允许行医。

他指出,截止2022年12月,已有逾千名中医师已获得卫生部批准的职业行医证,而申请注册的中医师近1万名。

邢益腾呼吁中医师尽快申请职业行医证,因这对民众及中医师来说是必要的,同时也是一个保障,让中医行业更正式化,也更具地位。

该会会务顾问兼中华施诊所主席杨伟雄指出,进入冠病后疫情时代,中华施诊所面临3大挑战,即病号多、捐款人少及药物增长至少60%以上。

他希望社会人士能多多支持中华施诊所,也希望民众可以捐款该诊所。

与会者包括该会副总会长林新和、梁裕标、黄胜谦、办公室主任兼中华施诊所执行秘书张伟青及本报教育刊物经理兼教育主编范忠星。

视频推荐 :

反应

 

保健

发病迅速无法预测 猝死“避无可避”?

报道|aNGie

照片|受访者提供/网络

近日不少商界知名的企业界才俊猝死,一位或是在运动中,毫无征兆的倒地去世;一位则可能是心脏骤停逝世;另一位则发生在今日,56岁的大马讲师协会总会长吴进益在中国心脏病发死亡!

消息令人惊愕之余,他们的年龄也不过是45岁、53岁和56岁。

这不禁使人感到疑惑不解,为何年纪轻轻正值壮年并且颇注重运动、健康生活,也会面对猝死的风险?

猝死如何发生?

为何近日接二连三的商界壮年人才猝死,他们据知都颇注重身体健康,生活作息正常,而猝死我们能避免吗?

马来西亚中医总会会长邢益腾中医博士指出,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病发作而导致的突然死亡。它具有发病突然、进展迅速、无法预测的特点,一旦发生,若不及时救治,3至5分钟内就会使病人死亡。

“不少患者有时会出现透不过气、呼吸困难的情况而误认为是胃病或缺乏运动引起。而近年来随着饮食肥腻、缺少锻炼,长时间待在家里,血液循环减慢导致心脏疾病不仅局限于老年人,而开始向中青年人群急剧扩散。

“这些人往往都有健康隐患而不自知。因此,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提高防病治病意识,才是当今防控心源性猝死的最有效手段。”

换句话说,一般所谓“突发性”的心脏病猝死,有可能:

●心脏功能已潜藏着问题,但却没有被验测出来;

●或在不知心脏有问题的情况下进行一些不适宜的活动或行为而出现状况,例如,过量运动或负荷运动。

中医角度的心脏病

心脏病是现代疾病名词,古早年的中医对心脏病又有何认知?

邢益腾引述:“公元前11世纪左右成书的《山海经》中便最早出现了‘心痛’一词;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提到了另两个概念——‘真心痛’和‘厥心痛’。‘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厥心痛,与背相控,善瘛,如从后触其心……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卧若徒居,心痛间,动作痛益甚’。”

因此,尽管平日看起来很健康,其实却是有存在的风险而不自知。

邢益腾博士

学历: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 

身分:马来西亚中医总会会长

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健康管理学院院长 

古代医学如何看待?

●循环受阻而发病

《黄帝内经》中还出现了一个后世应用很广的冠心病心绞痛的对应病名“胸痹”。后世认为《内经》所言胸痹至少包括了“心痹”、“肺痹”在内的所有胸部痹阻性疾病。

所以在概念上,中医认为心脏病是循环受阻而发病。

●心脏病发病迅速

《内经》曰“胃脘当心而痛者”即此,时人以此为心痛,不知心不可痛也,若病真心痛者,必手足冷至节,爪甲青,旦发夕死,夕发旦死,不可治也。

除了说明心脏病部位与胃病相近,更提醒心脏病发病迅速。

●以其阴弦故也

另外,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设《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专篇论述“胸痹”与“心痛”。

对“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症状治疗均作了详细阐述,丰富了这一病名的内涵,如“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首次提出了“胸痹心痛”之名。

●阳气不足引心经气逆

晋代的《肘后备急方》首先提出了“久心痛”的名称,并举出了治疗方剂。

宋代的《圣济总录》对“心痛”的记载更为详尽,对于“心痛”的分类有:按照发病速度分为“卒心痛”和“久心痛”。

沿袭《备急千金要方》之说,按照导致心痛的原因分为九种心痛:“曰虫,曰注,曰风,曰悸,曰食,曰饮,曰冷,曰热,曰去来者是也。”

由于阳气不足而引起心经气逆而致心痛者为厥心痛,按照其原发脏腑可以分为肝心痛、脾心痛、胃心痛和肾心痛。对于“胸痹”的论述,涵盖了《金匮要略》、《肘后备急方》、《诸病源候论》的内容,而其所论“心痹”,则沿袭了《内经》的论点。

当代对于此类疾病的中医病名认识基本趋于统一,即“胸痹心痛”。

病因病机

现代中医把心脏病的因素分为以下4种:

1.风寒侵袭

长期在潮湿、寒冷、高热环境中生活、工作,温差变化太大,人体易于感受外邪而发病,其中尤以风寒之邪为常见。

风寒之邪历来是被视作导致胸痹心痛的主要外邪,历代治疗该类疾病的方剂中辛温散寒药物也一直占比较高。

2.七情内伤

思虑过度导致现代人处于高压状态,思虑过度损伤心气,气滞血瘀,病生于心脉,脉痹不通,造成心痛。

3.饮食不节,聚湿生痰

恣食肥甘厚味或者生冷之物,日久损伤脾胃,运化失司,聚湿生痰,进而湿痰化热,或者痰阻血瘀;饱餐伤气,推动无力,气血运行不畅,可引发胸痹心痛。

《素问·五脏生成篇》曰:“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过食咸味则使血脉凝涩不畅,气血不通而发生心痛。所以饮食偏嗜,尤其是食物过咸,可导致心痛的发生。

4.脏腑虚弱

隋代《诸病源候论》明确提出了心痛的脏腑阳虚病因,认为“若诸阳气虚,少阴之经气逆,谓之阳虚阴厥,亦令心痛。”

中医治疗辅助

邢益腾指出,在治疗心脏病方面,西医药确是比较直接,而中医药一般用在辅助治疗。然而,中医药在对治心脏病的每个阶段都有其强项。

“当然,西医也有它的强项,如果说心血管已经阻塞了超过90%,若要中医在短期内有绝对的效果是比较难,而西医今天做手术,明天就能解决了。但在心脏功能刚开始出现问题时,却是中医介入治疗的最佳时机,也能获得最佳的成果。

“心脏血管刚开始阻塞时,如果只是阻塞二三十巴仙,通常西医会认为先观察再说而不必马上动手术。但中医则注重‘无病预防,有病防变’,若这时让中医介入治疗,就能使情况稳定而不会再恶化下去。

中药专注体质调理

“有些病人心血管严重阻塞,但身体虚弱不适合动刀,因为有可能会死在手术台上,这时也适合由中医介入调理,把病人虚弱的状况改变过来,就可以上手术台了。中药专注在体质的调理,虽然没有直接对治心脏,但却可以为西医的治疗作出辅助的角色。当然,在调理的当际,病人也可以服食西药来维持血管的畅通。

“至于心脏功能减退,中医的强项也能体现在增强心脏的功能,比如中药方面的北芪,它既能增加心脏功能又能利水补气;桂枝则能通心阳;若是窦房结放电不规律,也可以使用炙甘草汤等等。但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症状都不同,用药也有所不同,因此绝不能私自采用,而必须先咨询中医师辨证论治。”

病患用药不一样

他也表示,中医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来调整用药。纵使同样的病征,但每个病患的用药都不可能一模一样,必须在辨病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体质来调整用药。

病人的体质有分寒底或热底,但也并非针对单一体质来调理,而必须看整体。比如病人出现心阳虚,但同时却又有胃火。因此用药上就得降胃火之余也要强心阳。所以才强调病人一定要让医师辨证论治而不能私下用药。

针对心脏的中药

有一些常见的中药,对心脏病也有辅助作用:

●山楂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包括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强心、降压、调节脂质代谢。

●三七

抗血栓;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降血压、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

●丹参

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氧供应;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荷;抗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保护心肌。

●西洋参

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降低血脂和抗脂质过氧化等作用。

●当归

抗血栓形成;降血脂;抗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扩张血管、降压。

●茶叶

主要由所含的黄嘌呤衍生物(咖啡因及茶硷)所产生。咖啡因、茶硷可直接兴奋心脏,扩张冠状血管。对末梢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

●银杏叶

通过其扩张动脉血管的作用,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脏缺血状态,使患者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有明显改善。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中药可以作为辅助中药适当服用。唯作为治疗,则需要遵从医生及医师的建议。”

【总结】

饮食节制 起居规律

综上所述,中医提出了心绞痛治疗当重扶阳、调气的观点,并举出了温阳散寒、补气助阳、通阳宣痹、回阳救逆等治疗原则。调理气虚、气滞病机,扶助正气,壮大阳气,祛除阴邪,是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之关键。

至于在保养方面,中医认为保健心脏从日常养生开始。

《黄帝内经》也记载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即劝告众人要遵守自然法规,饮食要有节制,起居也要有规律。

顺应四时变化,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调整饮食、起居及情志,使人体与自然和谐共处,即能达到健康长寿。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