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WWF:解决废物污染 塑胶制造商应负责回收

(吉隆坡21日讯)为妥善处理及解决我国的塑料废物污染问题,马来西亚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建议把“马来西亚废物包装生产者延伸责任(EPR)方案,列为一项重要且有效的策略,令制造商就其塑胶产品和包装被使用后所产生的影响负上责任。

该会今日发文告指出,EPR鼓励在商业领域采用整体生态设计。

该会发表了一项题为“马来西亚废物包装生产者延伸责任计划评估”的报告,提出一个制定EPR的计划,其一为制定一项强制性措施,为大规模的收集、分类和回收包装材料提供财政基础。报告强调,推行这项计划的责任将由非牟利机构承担,并由政府严格监察与管控。

EPR计划也可以以我国“2018年至2030年一次性塑料零化路线图”为基础,减少塑料消耗和浪费。

报告显示,我国有足够的基础设施来处理大量回收的废物。然而,大多数回收商和收集方并没有处理和回收国内产生的废物,而是进口可回收的物品。

“这是由于缺乏系统的分离和回收低价值的可回收物,包括多层包装和混合塑料。这归因于我国缺乏对多层包装和混合塑料在内的低价值可回收物,分离和回收的系统。”

该会可持续市场计划负责人艾德里安朱(译名)博士指出,在中低收入国家,垃圾管理往往面对预算短缺的根本问题。塑料废物流入环境的原因是缺乏健全的废物管理系统,这包括资金和人力限制,致使设施不足,以及高度不受监管的回收市场。

文告指出,根据该会2019年的研究报告, 马来西亚的人均塑料使用量达到16.78公斤,在中国、印尼、菲律宾、泰国和越南之中排行最高,总产垃圾量排行第二,使用后的塑料包装回收率仍相当低。

塑料污染成全球危机

“塑料污染现已成为一场全球危机。近年来,一次性塑料包装在亚洲经济体中使用量越来越高,推动了塑料的产量激增。然而在亚洲,很少有垃圾收集系统得到良好的管理。”

文告也表示,全球的塑料污染已达到令人担忧的程度,每年大约有480万至1270万吨塑料流入海洋,当中绝大多数流入印度洋和太平洋,对海洋生物和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的破坏。

以此趋势发展,塑料垃圾的数量将在2010年到2050年间增加4倍。这意味着,按重量计算,海洋中的塑料可能比鱼还多。

反应

 

财经新闻

多美集团捐WWF自然保育5万

(八打灵再也3日讯)秉持企业环境责任,多美集团捐献5万令吉予“多美自然关爱基金”,用以支援马来西亚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自然保育工作。

随着这一次的捐献行动,该集团的总捐献金额已增至15万2216令吉96仙。

多美集团董事长拿督吴逸平日前移交模拟支票给马来西亚世界自然基金会筹募总执行长提亚甘拉詹,捐赠仪式获得多美市场总执行长陈健源、网路营销经理黄莉玲及马来西亚世界自然基金会企业合作项目经理阿斯利共同见证。

陈健源说,移交予“多美自然关爱基金”的金额,是从每售出一套由多美集团于2022年适逢大马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50周年纪念时使用回收足金熔化打造成黄金重量达100克的“马来西亚世界自然基金会金禧限量版999.9纯金纪念币套装”所得的2%。

截至2024年6月共售出190套纪念币套装,捐赠金额破15万令吉。

他强调可持续发展对于企业、国家及至全球都至关重要,这也是成立“多美自然关爱基金”的初衷和目的,进一步推广环境保护工作,以行动实践企业环境责任。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