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家”不是意指老板/江振鸿
我可以理解马华于此次新古毛州议席补选中,不为同为团结政府阵营的希望联盟民主行动党候选人助选的立场,因为毕竟双方数十年的恩怨,不是能轻易说化解就能化解的。
但是,其一些领袖在新古毛补选中的一些言论,包括马青总秘书号召新古毛选民勿将选票投给行动党候选人,而马青总团长也上载彭小桃当年攻击国阵的影片,有“助选”团结政府阵营的对手之嫌。团结政府阵营的对手是谁?大家心中有数。
这个对手,让大部分与国阵尤其是巫统“誓不两立”的华裔选民,在11·19大选开票之夜后,却可以马上放下对巫统的怨恶,转态支持希盟与国阵组织政府;而力主与希盟组织政府的巫统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更是于一夜之间成了华裔网民们的英雄。可见得华裔选民们对于这个在11·19大选中强势冒出头的对手有多么的恐惧。
所以马华的这些举动,证明了马华似乎与华社渐行渐远,不接华社地气,不解华社民意,因为给人刻板印象高高在上的马华,如果有在市井街坊咖啡店多走动,应该就会能了解华社普遍上对于这个对手的恐惧。
因此,除非马华于下届大选打算完全放弃华裔选票及选区,否则在目前我国多元包括华社的自由生活方式正面对“挑战”的此刻,马华就算放不下过去的恩怨,不与华社站在同一阵线为华社分忧,也不该搞破坏助长对方的气焰。
果不其然,在此选战中,华裔选民们恐惧的这个对手,炒作团结政府阵营候选人的华校背景,仿佛在我国,接受华语教育就是一种原罪。
马华与华社民意脱节
与华社民意如此脱节的马华,在下届大选,还想在华裔选区重新崛起吗?
最后,我始体会到行动党秘书长陆兆福前阵子上某个访谈节目时,称马华是“头家政党”的背后意义。
“头家”,并不单意指老板级人物,也可以意指平时如“头家”般高高在上,不接民间基层地气及民意。
操控数据的真相/江振鸿
贸易逆差是否操弄数据?常言道,数据是不会骗人的。但事实上,数据可以被操弄,例如选择性公布,或采取某些片面的数据作为依据。
举个例子,我国某些单位时不时会发布一些危言耸听的数字,例如宣称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劳工每年从我国汇走了天文数字般的金额,但却对这些劳工为我国经济所带来的效益只字不提。
以所谓“贸易逆差”为借口,美国几乎对全世界发动了关税战。
然而,难道有关方面真的天真地认为,一台在中国代工厂制造并出口至美国的苹果手机,其售后所得利润会完全归于中国代工厂?
身为美国品牌、且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的苹果公司,就没有从中赚取一分钱?
这就如同,一辆在我国组装的本田轿车,其售后所得利润是否全归我国?身为投资方的日本本田公司,难道就没有从中受惠?
全球供应链纵横交错
即使是由中国制造的中国本土品牌产品,例如华为,也不能说其出口利润就完全归于中国。
因为在全球化的今天,产业供应链早已纵横交错。中国纵使被誉为“世界工厂”,也不可能制造完一件产品所需的所有零件。
美国当局声称其长期贸易逆差,即进口大于出口,因此经济利益受损。但几十年来,美国却一直稳坐世界经济龙头地位,美元优势也无人能撼动。
所以,有关方面是否也在选择性公布或引用某些片面数据,作为发动关税战的理由?
当然,据了解,这场关税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迫使企业回流美国本土设厂,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一般出口,除了成品消费品,也包括半制成品和原材料。而半制成品和原材料,对美国本土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事实上,美国的工业模式一直是我国所极力追求的方向。
迁走低端 保留高端
许多美国公司把低价值、低技术的所谓“低端”制造业生产线迁移至包括我国在内的低成本国家,而将高端生产线保留在美国本土。
即使有些美国公司在美国本土没有生产线,也设有设计、研发或市场开发中心。
我曾在不少美资厂商工作过,这些厂商常在我国生产低价值、低技术的半制成品,再出口回美国本土的工厂进行最后的组装与测试。
虽然这些低端半制成品往往占据整个产品80%的工序,但其价值却仅占整件产品区区20%。
正是这些在他国制造并输入美国的低端产品,成就了美国本土的高端工业,使得美国员工得以享受高薪,也使得产品能够保持价格竞争力。
因此,若一刀切强行将所有工业迁回美国,无异于不切实际。毕竟,美国的生产成本加上美元汇率,根本无法与现有生产基地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