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生”铸造和睦大环境/南洋社论

持续多年的政治缠斗,一直是人们没法摆脱的梦魇;人日初七同桌共餐“捞生”的人文情怀,是马来西亚人欢腾团聚的春节场景。
餐桌上用筷的习俗是纽带,是一种规矩的演示,连结着我们的生活;圆盘代表着团圆、和谐和美好;以组合变化的创新实践,七彩鱼生是舌尖上的马来西亚。
中国驻马大使欧阳玉靖更是赞叹地说,捞生就是马来西亚华人的“年节创新”。
在此春节的宴欢畅饮里,大家围坐在一起捞生,是维系人们关系的纽带,是一种团契精神。
当各族欢聚一堂,团圆共餐时,没有交流障碍和精神隔阂,更承载着人们的美好祝福。
早前拒绝加入联合政府的伊斯兰党领袖还穿上唐装,以春节的红,表示“各族应发挥个别优势,以创建更紧密的关系”。
1998年,因政局变化而与马华分道扬镳的拿督斯里安华,在时隔25年后的大年初一,历史性再度踏足马华大厦三春礼堂,以主宾首相身分出席马华公会举办的马华新春大团拜,昭示大家的重新归队。
因为领导团结政府的新任首相安华理解,要打破藩篱,较劲不如借力,就要草船借箭,要抵挡万千杂芜,更要嘉言懿行。
迎接新开始
因此,春节捞生可被视为一种仪式,一种契机,是迎接新的开始,与旧的决裂。
过去因捞生的创始问题与邻国掀起争议,其实马新两国都可以联合组织力量,就像中国与大马联合为“送王船”成功申遗,印尼与大马联合将“班顿”申报列为非物质国家遗产名录,共同为全民共享的捞生饮食文创正名。
其实捞生就具载着圆融、饱满,和丰富的含义,只要传播就有饱满的内涵,只要接纳就有勃发的活力,只要交融就会越变多姿多彩。
捞生共餐的情感共通,和和美美,原是全世界人民热渴追求和实现的。
过度执拗,就会让自己闭锁起来,自己出不去,别人也进不来;只要打开心锁,卸下心防,打开紧闭的心窗,才会有昌盛开明的大马。
不同种族,宗教,文化都有同样的爱与希望,有着对美好,温暖生活的向往;捞生文化能帮我们铸造一个和睦的大环境,让接受差异,尊重价值的情感共鸣,克难奋进,创新实践的努力,成为马来西亚人的主流思想。
回展局破天荒办团拜 宗教部长将参与捞生

莫哈末纳因
(巴生14日讯)大马回教发展局(JAKIM)将于本月15日和16日(周六和周日)在巴生举办一系列昌明亲善新春活动,届时首相署(宗教事务)部长拿督莫哈末纳因将受邀出席巴生福建会馆的活动,并参与捞生仪式。
此活动由回教发展局主办,雪兰莪回教宗教局及回教非政府组织联办。
对于回教发展局破天荒举办新春团拜,坊间相信是基于早前回教徒参与非回教活动指南掀起争议,当局借举办该活动进行“灭火”。
无论如何,当局并没有就此质疑做出回应。
据了解,这场活动是迟至昨天(13日)才租赁场地(巴生福建会馆礼堂);虽然活动为期两天,惟大马回教发展局只租礼堂一天,即是16日当天。
根据大马回教发展局的邀请函,该局将于15日上午10时30分,探访巴生区的老人院,并派发新春礼品与干粮。
16日则在巴生福建会馆举办,上午9时举办座谈会,10时烹饪示范,以及11时30分的开幕仪式。
届时纳因将受邀致词及为活动主持开幕,随后参与捞生仪式。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