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爪夷化”正在深化/林国安

教育部新近公布了国民型小学六年级《马来语文学科课程与评价标准》,其中包含“爪夷文字”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即“认识日常生活事物(如口号、建筑物名称、牌楼等)的爪夷文字;能展示这些日常生活事物的爪夷文字”,以“认识和欣赏‘爪夷文字’民族文化遗产”。

随着这项发布,国民型小学高年级马来语文学科“爪夷文字”的教学内容已经完整浮上台面,而且学习资源来自日常社会器物,包括:纸钞、邮票、国徽(四年级);国家纪念碑、清真标签、路牌(五年级);口号、建筑物名称、牌楼(六年级)。从语言学概括而言,皆为“语言景观”(Linguistic Landscape)之属,就是公共领域或公共空间可见的书写形式语言文字的应用。

爪夷文字既为民族文化型“语言景观”,且纳入学校课程教学资源,显示这种空间话语构建,除了提供特定信息功能,其背后还蕴含着族群权势关系、身分认同、语言地位、意识形态、历史文化主体性等象征功能。

华社和华校家长普遍不同意爪夷文字纳入马来语文正课,似乎应该聚焦此理据,追求着多元民族社会缤纷多姿的“语言景观”和语言学习的公平性,以促进民族融合,社会和谐。

潜移默化勿小觑

正当教育部罔顾华社和华校家长意愿、依然按计划出台六年级“爪夷文字”课程教学标准之际,彭亨北根教育局为2所华小新制作的附加校牌只见马来文和爪夷文校名,没有中文校名。华社哗然,强烈交涉。校牌中文校名恢复了,但爪夷文校名居首要位置。

北根华小校牌“爪夷化”,不论是地方招牌法规使然,还是“同质化”、消泯华小特质的部署,其举措和影响是严重的;舆论界多有评议,在此不再赘言。

然而,如果把国民型小学马来语文科“爪夷文字”教学内容和华小校牌“爪夷化”事件联系起来看,不难让人生发联想并做学理上的反思。

北根华小附加校牌去除中文校名,或许不是偶发事件,而是爪夷文字“语言景观”象征功能的被强化,以及爪夷文字课程教学理念的现实化。

试想,校牌以爪夷文字书写校名,学生每天上学放学,耳濡目染,爪夷文字无需走进课室,就已经深植学生心中。语言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不可小觑啊!

反应

 

要闻

颜艾菱:仅涉及新注册或替换业者 玻璃市没强制招牌用爪夷文

(加央24日讯)英特拉卡秧岸州议员颜艾菱重申,只有新注册或替换新广告牌的业者,才一定要在牌板上使用爪夷文书写,加央市议会没有强制性要求州内业者在原有的店名广告牌上使用爪夷文。

她或,在这之前的牌板无需再补填书写,并希望业者们不要再混淆。

“前天,我亲自会晤市议会主席阿芬迪后,后者已否认目前强制性执行的不实言论。”

颜艾菱昨午在玻璃市联新体育会主席林加新与新路村乡委会主席刘伟汉陪同下,到新路原南坛及新路蒂沙园篮球场进行巡视后,向记者如是说。

针对商企特别是市区内汽车维修业者控诉市议会出租店前停车格价格每年2000令吉左右极为昂贵一事,她或,市议会主席已允诺让租停车格的业者分期支付。

此外,颜艾菱表示,将会协助新路原南坛向首相署争取拨款,以作为扩建与提升工程用途,日后若有遇上天灾事故,也可充做灾民临时安顿中心等。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