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破纪录”的教育喜讯/南洋社论

教育部长马哈基尔吉宣布批准增建10华小、搬迁6华小,无疑是国阵政府对马华多年来在重大教育事务要求上的“破纪录”回应,而以华社先贤为9所新华小命名,更是对华社伸出了让人“喜出望外”的橄榄枝。

这个时候这样的宣布,很难不让人作大选前政治及派“糖果”联想,尤其是反对党。



没有人会或应该反对派来的糖果,尤其教育与经济向来是华社最重视的两大领域,仿佛炎炎10月天,接近40摄氏度中的一阵清凉,受用无穷之余,但是否永久沁人心脾?以国阵过去行事作风与记录,华社当必“听其言,观其行”,继续默默观察。

其实,今天的好“康头”酝酿有时,特别是近周来,华社一直感受着“清风”徐来。

上周六,首相纳吉先后在两个场合,即第14届大选国阵竞选机制闭门会议及2017年全国华青高峰会上,表达了同一个基调:国阵领袖应遵循社会契约,勿鼓吹单源流教育。

周二,霹雳苏丹纳兹林沙在呼吁华小生掌握国语促进团结之同时,表示“大家应该珍惜多源流政策”。

纳吉还说,国阵政府不仅捍卫,也会继续支持华小,并自诩是拨款给华小最多的首相。



周三,马华总会长廖中莱强调,内阁同意在有需要的华人地区兴建华小。

言犹在耳,教育部长就捎来了喜讯。与此同时,教育部副部长张盛闻也宣布教育部已接获财政部给予华小的5000万令吉及国民型中学1500万令吉特别拨款的批准信。

喜讯纷至沓来必有因——大选就在角落间,会否帮助到国阵或其华基友党,尚未可知,但至少缓和了近期数个突发事故的氛围;比如对国阵领导人在清真洗衣店、啤酒节,及355法案动议立场模糊的怨气。

华小及华中特别拨款拖延今天才算有个了结,华社记忆犹新,过去的朝令夕改必也会是一个考量,大家需要继续实事求是,方能抛下历史包袱。

清真洗衣店、啤酒节,以及355法案动议,希盟友党一样也立场模糊,反之统治者们先后对引起种族与宗教误解课题的坚定立场,赢得全国一再击掌赞颂。

国阵政府如今要在华裔人口稠密地区增建华小,甘露是落对了地方,也来得正合时宜。

话说如此,筹建新校,在全球及全国经济低迷时刻,华社难免乍喜还忧;毕竟眼下行情,筹钱不易,政府要是发出“执照”之余还发力建校,肯定的,橄榄枝下还有甘露,久枯也会逢春。

种种迹象显示,希盟在国阵犯错和错误中获取选票的时代渐过,而经过两届大选后的无大作为,以及立场不断见风转舵,也让人民看到了一些端倪。

承诺的兑现如果需要时间,回心转意何尝不也一样?不过,只要坚持捍卫多元教育路线,同时加强华校生对国文的掌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奇迹,迟早冒现。

反应

 

言论

优质母语教育需良师/郭史光宏

“教师是保证教育公平、教育供给和教育质量最有影响力、最强大的力量之一,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教师的培训、招聘、留任、地位和工作环境仍是值得优先关注的问题。此外,缺少训练有素的教师还是一个全球广泛存在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今年9月,脸书创办人扎克伯格推介了母公司Meta的多项重要新产品,其中一项为新款的Ray-Ban Meta眼镜。这款智能眼镜能够在用户与他人交谈时,实时翻译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等语言,帮助用户克服语言障碍。

现场演示中,扎克伯格与一位讲西班牙语的演讲者运用智能眼镜进行对话。尽管出现轻微的翻译延迟,通过科技实现跨语言同步对话的想象已然成真。

改变语言学习定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语言学习的定位也在发生改变。诚如台湾数位达人侯智薰所言:“未来我们学习语言,大概剩下文化价值跟情感连接。”是的,掌握多语以更好地跟世界沟通的时代就要过去。

通过智能技术,语言之间的转换几乎已然畅通无阻,学习的关键落在了思维的深度和表达的品质。这方面,母语教育至关重要。

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无需同时精通多种语言,但一定要在自己最熟悉的母语上做到炉火纯青。与第二语言的交际功能不同,我们用母语思考,在母语中感知生活,通过母语建构心智世界。

母语的程度,直接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水平和认知品质,决定了我们如何在这个世界安身立命。“语言是民族的灵魂”(Bahasa Jiwa Bangsa),应当放到这样的脉络中理解。

 要想实现优质的母语教育,启蒙阶段的小学基础教育必然是重中之重。我们需要专业的师资,将优秀的资源带进教室,用先进的方法展开教学,为孩子创造丰富的学习体验,让孩子领略非凡的母语魅力。

就像中国朱自强教授所说:“语文教育就是通过对具有创造灵性的语言的学习,发展学生心智的一种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创造灵性的人。”

于是,师范教育将扎实的文学内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前沿的教学创新编入课程,致力于培养具备深厚文化素养与开阔教育视野的母语教师。

师范华文班招生额低

然而,碍于各种偏差,教育部已连续几年按最低名额招收主修华文的师范生。按目前数据估算,2028至2030年,3年之内,本科毕业并投入华小的华文师资不会超过100人。

全马1300多所华小,3年之内会有多少华文教师退休离职?当空缺无法填补,可想而知,那就只能让非主修的师资顶着上了。

“PISA之父”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曾说:“教育体系的质量永远无法超越教师的质量。”优质的母语教育,在师资专业不匹配的情况下无异于天方夜谭。

 科技新时代,母语教育越发关键,放诸四海皆然。吊诡的是,我国师范教育的录取制度却在此时选择与世界趋势背道而驰,日后恐将自食其果。

(作者为怡保师范学院华文组讲师)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