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精英班”有教育定位/季尘

一些华校存在“精英班”机制,近期被视为与教育政策及目标有所抵触。依据一些人看法,这是教育根据“有教无类”的教育精神,学校本不应有精英班及普通班的编班制度。

但从就学情况看来,学子被限制按学年制就读,并没依据学子个别实际情况,或学生学习能力做考量,学校体制相对显得僵化。



学生的学习进度快与否,一般学子都有差别,如果硬要限制学习进度与能力强的学生不能个别抽出来多教一点,老实说他们会觉得学习的东西太少,用一般就学进度去限制能力强的学生,这对教育工作来说是一种扼杀。

其实儒家“有教无类”,意思是不管什么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或可延伸理解成一个人无论聪明还是愚昧,贤慧还是不肖,都可以通过教育得以进步。如此,既是符合“有教无类”的精神。

有教无类须因材施教

施展“有教无类”必须做到“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针对性教学,进而得到最佳成效。



我们必须正视就读在同一年级的学子,在一大群学生中,素质非常参差;这其实也可能导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本应被教育与灌输更多,如今反而被限制在同一教学教材的框架,导致学生觉得学习内容反复枯燥,影响学习效果。

如果学府按照能力来分班,其实只需要区隔为针对学术能力优质的“优质班”,剩下的归类为一般的“普通班”。学术教学采取“因材施教”是正确的,学习跟不上进度理应辅助机制,也就是让学子在能力匮乏下,得以重复学习,进而跟上进度。

设立“辅导班”让学子体认自己哪些学习内容跟不上进度,更应该用积极的心态去纠正,进而循循善诱的让每个学子得到相对的礼遇。无知导致的歧视,不应该被视为阻碍。或许一些功利社会价值会让一些学府或教学者把不同的资源投入给“精英班”。但这是教育本身,教育资源被扭曲,与“因材施教”精神并不能同类比。

需时间适应教学法

所有人的学习能力是一项差异非常大的变数,一些人只是起步比较慢,一些人也不过是学习能力一开始很强。如果精英班或辅导班机制存在,这只是对于一个学生当时的能力做评估。一些人小学时期吸收非常快,一些人的学习能力在中学阶段突飞猛进。当然这些学习情况,全部视乎学生面对教学方法的适应能力。

当前的教育体制不断调整教学法,学生需要时间适应与调整。如果“有教无类”变成无法“因材施教”,这是一种遗憾。

人的素质不可能都一样,诸如有“放牛班”此类教育机制的扭曲,这是急功近利的遗憾。如果非得错觉以为一个只有“普通班”的机制,其实一样有优劣的比较。好成绩的学生一样获得老师的偏爱,这些都无可厚非的。

社会存在歧视弱者与觉得学习进度慢就是羞耻,这其实是反映社会存在一些“目光如豆”的短视者,却不应该存在“学习进度良好,却不可以集中在一班学习”的观念。

我们可以办特殊教育,我们也可以针对相对需要调整而让“精英班”存在。

反应

 

要闻

【视频】非华裔生华校摘五大奖 希德尔获网民点赞

(八打灵再也29日讯)非华裔学生在华校就读仍属少数,但一名17岁的巫裔学生日前竟槟城恒毅国民型中学,分别摘下副学长奖、全级第一、班级第一等五大奖项,备受各界关注。

这名学生希德尔,同时在国语与回教教育两科目上获最佳奖项,而获选为该校模范生。

其优异成绩获得大家的关注,而其姐姐在TikTok上传的一段视频,也展示其弟弟获得的五大奖项。

这段视频引发广泛关注,获得了190 万次观看和超过20万点赞,并被本地媒体大量转载。许多大马网友纷纷在社交媒体上留言祝贺他的成就。

网民法拉留言说:“恭喜希德尔,我会用你的名字给我的儿子取名,希望他也能像你一样成功。”

华校多半以华文作为授课语言而被认为对非华裔更具挑战性,因此希德尔的成就显得尤为突出。

一些网民也在留言时,表达他们对华校严格课程的适应难度,感同身受。

网民说:“对马来人来说,(在华校)生存不易, 能够表现优秀的更是少之又少。”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非华裔,包括马来和原住民族群,选择将子女送入华校就读。

根据政府数据,截至2024年,国民型中学的非华裔学生比例已超过18% ,相比10年前的约11%,显著增长。

掌握中文并非易事

从幼儿园开始就接触华文的希德尔坦言,掌握中文并非易事。

“你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成功没有捷径。”

他周二接受访问时说:“困难只是暂时的,坚持下去,保持动力,不断努力。”

希德尔的优异成绩引起大马各族人民的关注,一些华裔网民甚至感叹希德尔的中文水平比他们的还要好。

此外,在希德尔姐姐的视频留言中,也有网民说:“清华大学在等你。你不用申请,他们会主动找你。”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